馮玉祥用200把駁殼槍向孫殿英要人:
“宣俠父一張嘴,能頂二百門大炮”
宣俠父,號劍魂,1899年出生于浙江諸暨,1923年在杭州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后轉為中國共產黨。宣俠父的堂侄宣涵現住諸暨老家,他告訴記者:“因為家庭環境不好,伯父從小就很上進,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6歲時就會背很多的古詩詞,1920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公費留學日本,后來因為參加留日學生愛國運動,被迫回國!
1924年,宣俠父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然而僅過了三個月,宣俠父又離開了軍校。原來,軍校成立后,蔣介石為加強控制,以校長、軍校特別黨部執委兼監委的名義要求軍校內的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黨小組長必須匯報黨內活動情況。文件下發后,宣俠父認為這是軍閥的作為,他給軍校特別黨部寫了一封信,要求否定蔣介石的決定。蔣介石很不痛快,叫來宣俠父當面談話。“但年輕氣盛時的伯父說話干脆利落,毫不避諱,當著蔣介石的面仍堅稱他的命令不合規定!毙嬖V記者。蔣介石震怒之余,要求宣俠父寫悔過書,否則便要開除。宣俠父當即回敬道:“我沒錯,沒有什么好悔過的。”第二天,宣俠父憤然離開了學校。
1925年春,宣俠父在李大釗的推薦下,到張家口馮玉祥的國民革命軍做政治宣傳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馮玉祥也在部隊中實行“清黨”,宣俠父等共產黨員被迫離開。宣俠父根據組織指示,返回家鄉開展農民運動,“伯父30歲那年與伯母金婉琳結婚,那時國民黨特務已發覺他的共產黨員身份,結婚不久后的一天晚上,突然有一群特務來抓人,伯父連夜逃走,這次一離開后就再也沒回過老家。”宣涵告訴記者。
身份暴露后,宣俠父轉向兵運工作。宣涵向記者介紹道:“伯父的口才很好,他的社會交際能力很強,當時國民黨的一些上層軍官很賞識他。中原大戰期間,他輾轉多個地方做兵運工作,認識了國民黨的很多高級將領,先后做過中將參議、主任、秘書長等職務,這為他以后的統戰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馮玉祥后來多方打聽到宣俠父就在自己的舊部孫殿英處,向孫提出要人,孫殿英毫不含糊:“要宣俠父也可以,但我這里缺兩百盒子炮(駁殼槍)!瘪T玉祥爽快地送去了不多不少正好兩百門德國造盒子炮。
此事傳開,有人曾作詞傳誦道:“浙江出了個宣俠父,他的一張嘴,能頂二百門大炮!
1933年5月,馮玉祥和吉鴻昌、方振武等愛國將領組建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宣俠父是吉鴻昌第二軍政治部主任和第五師師長,他跟隨吉鴻昌先后收復了康保、寶昌、多倫等地,一度將日本軍隊逐出了察哈爾。但因孤立無援,抗日同盟軍最終被迫解散。宣俠父同吉鴻昌等輾轉逃到天津,再喬裝成商人秘密抵達上海,其間宣俠父介紹吉鴻昌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宣俠父神秘失蹤后,國民黨當局一直保守秘密,宣俠父遇害的經過一直是個謎。周恩來曾三次要求蔣介石追查宣俠父的下落,蔣介石最后答復道:“宣俠父是我的學生,他背叛了我,我愿意怎樣處理就怎樣處理!薄1963年,伯母在北京戰犯管理所找到了正在服刑改造的國民黨特務張嚴佛,從他口中終于知道了宣俠父當年失蹤之謎。”宣涵介紹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19376.html
相關閱讀: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