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事件,對毛澤東身心的打擊是十分明顯的。從那天起,我發現毛澤東的身體日漸衰老,食欲也大大下降了。他老人家病重后,則以鮮牛奶、豆漿和肉湯、雞湯等流食為主。
毛澤東 資料圖
本文摘自:大洋網,作者:佚名,原題:毛澤東與他最后一個廚師的情誼
于存是毛澤東的最后一個廚師,從1965年起為毛澤東做了11年的飯,也是毛澤東的廚師中“任期”比較長的一個。
毛澤東曾幽默地叫他“老西”
由于于存貌似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毛澤東曾幽默地叫他“老西”。
“毛澤東去逝后,不少新聞單位的記者要求采訪我,出于種種考慮,我都婉言謝絕了。對你,我就破個例吧!”于師傅人很隨合,也健談。對我打開了話匣子。
我是1954年到北京飯店工作的。不久,拜著名川菜大師羅國榮為師,比較熟練地掌握了川菜的烹調技術。我還虛心向淮揚菜大師王蘭等學習烹調譚家菜、淮揚菜和廣東菜等技藝。從1959年起,我開始到北戴河等處執行為首長做飯的任務,受到朱德、楊尚昆等領導人的好評。但給毛澤東做飯,我毫無思想準備。1965年8月2日下午,飯店保衛科通知我去執行一個任務,要求1小時內帶上洗漱用具到中南海勤政殿報到。勤政殿這個地方我并不陌生,因為我在這里搞過宴會筵席?墒菑膩頉]讓我帶洗漱用具呀?我心里納悶,又不便多問。來到中南海之后,領導才正式告訴我是給毛澤東做飯。
給我所愛戴的人民領袖做飯,我當然很高興,但我能完成任務嗎?當時我年僅29歲,說實在的,心里沒底。聽介紹,我的服務對象在生活習慣及生活上有3個特點:一、喜食的領域比較寬;二、年近72歲,牙口不大好;三、習慣于晚上辦公,白天睡覺。
我又想,我是共產黨員。組織上派我來,說明是對我的信任。我暗下決心邊干邊學邊摸索,為毛澤東做好飯。汪東興特意叮囑我:“這里的工作無大小,小事也是大事。”
我的前任廚師叫東林發,與我年齡相仿。他擅長做粵菜,在毛澤東身邊干了不到一年。我出來乍到,什么都不摸門,很希望他帶我一段,但他說:“不用了。一帶你,你勢必受我的烹調技法的影響,自己的特色就沒有了。”他只是向我介紹了毛澤東的飲食嗜好及特點,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中南海。這樣,我一來便開始獨立承擔給毛澤東做飯的任務。
毛澤東愛吃烤過的玉米棒子
毛澤東是南方人,自然愛吃米飯,但他往往喜歡米飯與粗糧搭配著吃。我剛去那幾年,他飯量比較大。2兩米下肚后,再吃塊烤白薯、烤玉米棒子。他曾對護士長吳旭君說:“光吃細糧和好吃的不行,粗糧、細糧搭配著吃才好大便。”吳旭君將毛澤東的這番話轉告給我,意思是提醒我安排食譜時考慮這個因素。我認為,這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他符合營養配餐的原則。何況毛澤東有“習慣性便秘”的病癥。據說紅軍長征時,“毛澤東解下大便了”的消息常常能使身邊的人高興不已,以水代酒,舉杯相慶。
于是,每頓飯我都要給毛澤東準備上兩塊烤紅薯,兩根烤玉米棒子。毛澤東愛吃烤過的玉米棒子,但直接在火上烤的玉米棒子,他吃著又嫌硬。汪東興和張耀祠曾親自為毛澤東烤過,毛澤東說咬著費勁。怎樣解決這個矛盾呢?我想了個辦法:將比較嫩的玉米棒子先放在鍋里蒸熟,然后放在火上象征性地烤烤。毛澤東吃飯時一看是烤過的玉米棒子。很高興,食欲也就來了。除了白薯和玉米之外,毛澤東還喜歡隔三差五地吃點燜高粱米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21761.html
相關閱讀: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