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南京法國梧桐是因宋美齡喜歡 蔣介石才種的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南京廣種法國梧桐,始于1920年代。1917年,孫中山發表《建國方略》,盛贊南京“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此佳境也”,決心營造一個理想中的首都南京。孫中山的宏愿,正是六朝古都20世紀民國范兒的歷史源頭。 爾后,1919年《南京新建設計劃》、1920年《南京北城區發展計劃》、1926年《南京市政計劃》、1928年《首都大計劃》陸續出爐,至1929年《首都計劃》定稿,“民國首都南京城”的宏愿,終于變成了設計圖紙。

  國都設計處處長林逸民在交出《首都計劃》時說:“全部設計皆為百年而設,非供一時之用,故于設計事項,不敢不格外慎重!(《首都計劃》)設計者們的目標是“將首都一地不獨成為全國城市之模范,并足比倫歐美名城也!(《首都計劃》)對于包括園林綠化、城市建筑等多種元素在內的總體城市風格,設想“建筑方面,不獨易臻新巧,且高下參差,至饒變化……主要機關建在中央,其他環列兩旁,有如翼輔拱辰之勢,若出自然,抑建筑大道,互相貫連。察其地形,施工又便,加以鑿筑湖池,擇地最易,園林點綴,隨在皆宜,于莊嚴璀璨之中,兼擅林泉風景之勝!贝嗽O想在宏觀上采納歐美模式,微觀上則采用中國傳統形式,極富詩意,讓人聯想到漢唐氣象,天人合一的中華大美。

  設計者們甚至給出了具體的園林綠化規模標準“大南京每一百三十七人,即占公園一英畝,此數實城市設計家所認為最適宜者也!(《首都計劃》) 這標準,相當于公園和林蔭道占全城面積40%,且平均每個南京市民可享有9平方米的林園綠地??超過了當時的倫敦、巴黎和柏林。為華盛頓的6倍之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78016.html

相關閱讀: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