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蔣介石任職黃埔校長20年 為何最偏愛黃埔一期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華民國歷史上,蔣介石任過諸多要職。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民政府主席、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總裁等。然而唯黃埔軍校校長一職是其最愛。蔣任此職20余載,門生眾多,一期生無疑是其最為倚重、寄情最深者的群體。這個群體,既令其欣喜、驕傲,也令其無奈、憤懣,還令其遺憾、痛心。個中真味,如鴨鳧水,冷暖自知。

  一

  1924年5月3日,孫中山任命蔣介石擔任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兩天后,該校第一期正取生進校,又兩天后,120名備取生進校。從此蔣校長即開始了對該期學生親施訓誨的經歷。據不完全統計,從1924年5月8日始至是年年底,蔣親自給第一期學生長篇訓話近30次。內容涉及辦校目的、教育方針、學生責任、仁民愛物、秩序紀律、犧牲精神、耐勞苦、務團結、槍的意義與效用、餉的意義與來源、官兵關系、軍校與黨的關系、三民主義等等。其中既有對學生“拯國民于水火之中,登人類于衽席之上”的期許,亦有“為主義而死,為國家而死,雖死猶榮”的勉勵。

  據徐向前回憶:“軍校開課后,蔣每個星期都到學校來,要找十個學生見面,談上幾句話。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和蔣介石單獨見過面,談過話。當然見面談話時間有長有短。他坐在辦公室,要學生站在他的門外,一個個叫進去問話。我們山西十個人蔣介石都單獨談過話。他總是用盡手段籠絡人心!

  蔣時常召詢學生,聯絡師生感情兼及考察學生思想、志趣及長短處,作未來任用的參考、借鑒。學生期擇高枝而棲,師者須尋利器而用,胡宗南、賀衷寒,蔣先云、李之龍、陳賡等學生翹楚漸漸印鐫于蔣校長的心中。

  1925年2月,黃埔軍校教導第一團一次東征。淡水之役,營黨代表、一期生蔡光舉壯烈犧牲。蔣知榜樣的作用無窮,遂親撰追悼蔡光舉之公告:“光舉浩然捐生,如遠游之還鄉,從容赴義,為黨殉烈求仁得仁,固無遺憾。惟本校同志應如何奮斗繼起,以成光舉未竟之志,而雪我黨無窮之恥。使其瞑目九泉,而盡后死之責!睂ν稣咴u價殊高,對后死者期許更大。

  然同在此役,教導第二團第七連連長孫元良臨陣率部逃跑,蔣雖在士兵大會上凜然表示將按“革命軍連坐法”處孫死罪,但以后卻沒了下文,孫如人間蒸發一樣不知所終。后來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教室里看到了孫的身影。

  一次東征戰后,時任連長的桂永清擅自將沒收的敵軍財物郵寄回江西貴溪老家,事泄后蔣判桂死刑,后因學生聯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請念桂戰功,從寬處治,蔣順水推舟于1925年4月8日照準。桂不僅保住了腦袋,而且還保住了烏紗,甚至因禍得福,被蔣資送住德國留學軍事。以后高官任坐,好馬任騎,先后任教導總隊總隊長、第二十七軍軍長,國民革命軍海軍總司令等要職。

  蔣對一期生的寵愛也得到回報。

  1927年8月13日,蔣介石被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所逼首次下野,他未料到其麾下第一軍軍長何應欽竟與桂系沆瀣一氣,不僅下令解散了由黃埔一期生任團長的7個補充團,而且還命令第一軍與李、白的第七軍作不利換防。消息傳來,蔣對何恨之入骨,授意黃埔同學會秘書曾擴情與原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朱紹良召集20余名黃埔一期帶兵軍官在上海秘會,一致表示堅決抵制何應欽命令,不惜武力抗命。會上,時任第一師副師長的胡宗南發言最多,態度最為慷慨激昂:“校長的英明,在國內無出其右者,F雖下野,但不久必會再次出山收拾殘局,故由我等黃埔同學率領的隊伍絕對不能脫離其領導!焙谀系膱詻Q擁蔣,獲與會者一致贊同。此乃胡后來一直被蔣重視及信任的重要原因。由此看來,蔣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

  1948年年底,國民黨軍隊在淮海戰役中敗象日顯,蔣介石心急如焚,急召時任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十四兵團司令的宋希濂到南京面授機宜。宋居南京12日,同蔣見面七八次,見蔣經常是神情沮喪、兩眼疲乏、焦灼不安,完全喪失信心,悲觀失望。12月8日晚6時半,蔣邀宋及參謀總長顧祝同、參謀次長林蔚、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從雙堆集戰場飛來南京匯報的第十二兵團副司令官胡璉及其蔣經國共進晚餐。餐后,蔣別有深意地下令放映影片《文天祥》,3個多小時聚餐和觀看,蔣幾乎未講什么話。宋被此悲情所感動,幾乎掉下淚來,默默走出蔣的官邸,坐在汽車上一路在想:“老頭子多可憐呀!”正是因為有這種思想支配,有這種情感縈繞,1949年12月19日,當宋希濂被解放軍圍困于大渡河畔時,曾有過舉槍自戕盡忠黨國的意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78032.html

相關閱讀: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