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毛澤東稱哪位開國上將指揮的軍事奇跡為“二次長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1944年11月10日,王震肩負黨中央、毛澤東賦予的特殊使命率部從延安出發,戰勝日偽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圍追堵截,越過山岳河流險阻,克服嚴寒酷暑、饑餓傷病等困難,輾轉兩萬余里,歷時658天,于1946年8月29日勝利回到陜甘寧邊區,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的又一個奇跡,毛澤東稱贊它是“我黨歷史上的第二次長征”。

王震 資料圖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賀斌,原題為:王震率部“第二次長征”

有“胡子將軍”“飛將軍”之稱的王震,在革命戰爭關鍵時刻總是勇挑重擔,出色完成任務,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是毛澤東最為欣賞的將領之一。1944年11月10日,王震肩負黨中央、毛澤東賦予的特殊使命率部從延安出發,戰勝日偽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圍追堵截,越過山岳河流險阻,克服嚴寒酷暑、饑餓傷病等困難,輾轉兩萬余里,歷時658天,于1946年8月29日勝利回到陜甘寧邊區,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的又一個奇跡,毛澤東稱贊它是“我黨歷史上的第二次長征”。時隔30多年,王震回憶往事時,認為這段經歷是其抗戰時期最難忘的。

組成南下支隊

1944年,為加快抗日戰爭勝利進程,黨中央決定在鞏固和發展華北、華中等抗日根據地的同時,抽調部分主力向華南地區發展。

7月的一天,毛澤東將正在南泥灣主持屯墾練兵的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旅長王震召到他的住地,交給他一項重要任務,要他派一個團長帶領一個加強營,護送干部團經鄂豫邊新四軍五師根據地,再南下廣東,與東江縱隊會合,發展華南抗日根據地。

王震回到駐地后,與幾個團長一商量,感到這次護送干部要經過日、偽、頑占領區,長途行軍,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于是,他向毛澤東請纓:由他親自帶領隊伍護送。毛澤東見王震態度堅決,經仔細考慮后同意了他的請求,但告訴他此次南下的不再是一個加強營而是由整個三五九旅及地方干部組成的南下支隊。南下支隊的主要任務是:護送干部,挺進華南,會合東江縱隊開辟湘贛粵桂邊的五嶺抗日根據地;抗戰勝利后,如果蔣介石發動內戰,要能成為牽制蔣介石南方一翼,配合解放區自衛戰爭的重要力量。

受領任務后,王震立即著手各方面準備工作。首先,將營以上干部組成訓練班集中在中央黨校學習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和在敵后工作的經驗。毛澤東親自到訓練班講話,他說:這一回你們是去長征的,一直要到湖南、廣東,要準備餓飯,沒有房子住,生病受傷沒人抬擔架,要有克服各種意想不到困難的精神準備。他還打了個比喻:人民軍隊應該像松樹和柳樹那樣。松樹四季常青,不怕風吹雨打,不怕冰雪嚴霜,巍然不動;柳樹生命力很強,迎風擺舞,插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我們革命者要像松樹那樣堅強,經得起考驗與鍛煉;還要像柳樹那樣到處生根發芽,迅速發展壯大。其次,連以下干部學習《軍隊政治工作》等文件,并對部隊進行了深入的思想動員。此外,給部隊補充了武器、彈藥、服裝、糧食和經費。

10月31日,黨中央召開書記處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南征部隊正式授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獨立第一游擊支隊”(簡稱南下支隊)。王震任支隊司令員,王首道任支隊政委。南下支隊以三五九旅第七一七、第七一八、第七一九團和南下干部組成第一梯隊,共約5000人,分列6個大隊。三五九旅留下的5000人,由副旅長蘇進領導,繼續執行保衛邊區和南泥灣生產建設的任務,并作為第二梯隊,待機南下。

11月1日,南下支隊在延安東關機場舉行盛大的誓師閱兵儀式,毛澤東等中央領導視察并檢閱了部隊。王震帶領全體南征指戰員向黨中央莊嚴宣誓:“我們是人民的軍隊,我們為解放千百萬華南的人民而南征。我們要嚴格遵守革命紀律,愛護人民,保護人民,緊密團結,克服困難,英勇作戰,用我們的血和肉,獻給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戰士們的錚錚誓言響徹延安上空。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隊離開延安,正式開始了孤軍萬里征的艱難歷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79370.html

相關閱讀: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