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件大事,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的不抵抗。張學良曾經說不抵抗是執行蔣介石的命令,但在臨終前卻供認老蔣并沒有給他下過這樣的命令。事實上,決定不抵抗的,只能是張學良本人。就象在中東路事件中,決定跟蘇聯人死磕的也只能是張學良本人一樣。關系東北命運的事情,即使老蔣有所旨意,張學良不認頭,還是會自行其事的。因該說,抵抗蘇聯而不抵抗日本,都出于張學良自己的主張。值得玩味的是,在不抵抗日本這件事上,老蔣似乎也沒有過多責怪張學良。那時,老蔣剛剛取得中原大戰的勝利,按照“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方針,馬不停蹄地把打擊目標對準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熬乓话恕钡臅r候,假如張學良與日開戰,老蔣勢必加以支持,那樣中日戰爭必將全面爆發。
而此時國民黨軍隊的力量還不夠強大,而中國的西南、西北還屬于割據狀態,而馮、閻、李殘余勢力還相當大,中共又在南方發展到30萬之眾。此時老蔣要抗戰,中國非亡了不可。張學良放棄東北,實際上暫時滿足了日本的胃口,延緩了中日爆發全面戰爭的時間,為老蔣爭取到了時間。老蔣從1931年到1935年結結實實地進行剿共,1934至1935年借助追剿紅軍,進而把貴州、云南、四川等西南諸省盡收中央,并把四川做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基地,其實已為日后的持久抗日埋下了伏筆。同時在此期間老蔣還在江南構筑了數道國防共事,在抗日時期還是發揮了一定作用。因此,張學良的不抵抗,并沒有讓老蔣覺得怎么樣。
張學良做的第五件大事,是在老蔣即將對撤至陜北的紅軍進行最后一擊之時,發動了所謂“兵諫”。這一次,他可真把老蔣給害了。張學良放棄東北后,顏面掃地,老蔣發配他到西北剿共,他此時已經不敢不聽了。開始的時候,張也的確想跟紅軍練練,結果碰了碰卻發覺根本不是對手。而這時蔣介石又借張學良剿共不利而集結中央軍準備進駐西北,對紅軍進行最后一擊。假如此時中央軍進剿紅軍,紅軍只有北去的一條路,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退入外蒙。就在這個歷史時刻,張學良幫助了紅軍。
事實上,紅軍聽說張學良抓住老蔣,興高采烈地以為可以致其于死地。但蘇聯與張學良卻都沒有這么想。蘇聯現在想的不是中共,不是中國,而是他們自己。他們明白,殺了老蔣,中國必亂,得利的只能是日本。假如日本乘中國大亂而輕易征服中國,那么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們了,蘇聯必須面對來自德國和日本的雙重威脅。因此,他們要保蔣介石,并將此次事件當作中共找國民黨進行談判求得合作的最好時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0102.html
相關閱讀: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