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公開的蔣介石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一年間的日記真跡。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研究員陶涵最新出版的《蔣介石傳》,從全面的觀點著眼,對蔣介石給予了不少正面的歷史評價,迥異于過去西方及大陸的描述。書中并告知一些不為世人所知的一些秘辛。
蔣曾昏迷半年臺民眾渾然不知
陶涵的《蔣介石傳》,透露了蔣介石在最后幾年,許多不為人知的情況。有蔣個人的,也有大時代中的變遷,例如尼克松總統打定主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不支持“臺獨”等。各方也很清楚,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臺灣退出,只是遲早的事。
蔣在82歲(1969年)出現心臟病,對外保密。接下來幾年,陸續出現假牙不適、關節酸痛、腿部癢等病癥。本來蔣介石從六○年代起很少發脾氣,多數只見在日記中發火。可是這幾年,副官發覺他發脾氣的時候變多了。不過他依然洗冷水澡,依然坐姿筆直。
1972年7月,即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后5個月,蔣介石心臟病發作,醫官注射強心針,挽回性命,但蔣陷入昏迷。所以那年“雙十節”,蔣介石沒有露面,是1949年來的第一次。來年元月,蔣介石忽然恢復意識,原因無從解釋。于是回到士林官邸,但從此坐輪椅,一直很虛弱。蔣經國每天晨昏定省,陪同吃晚飯。
這年10月,蔣夫人發現患乳癌,需化療,為免蔣擔心,編個理由,說是“感冒了”。1974年,夫人必須動乳房切除手術,于是又編個理由,說是到美國走一趟。
1975年4月5日晚,蔣介石突然心跳停止。醫官以藥物直接刺入心肌注射,心跳恢復。夫人趕來后,蔣介石心跳又停,醫官再次急救,但無效。此時蔣經國亦趕來。醫官準備第三次急救時,夫人說,算了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8237.html
相關閱讀: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