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是蔣介石外交活動的重要助手。
所有派到中國的美國軍政要員,或國民政府請來的外國顧問,幾乎都對這位“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樂于傾聽他們的意見,化解了不少矛盾。
抗日戰爭爆發后,她積極參與對外宣傳,撰寫文章,發表廣播演說,揭露日寇,呼吁支持中國。
僅憑以上兩點,已經足于成為出色的“第一夫人”;而三次重大外交活動,更使她聲譽鵲起。
1942年2月蔣氏夫婦的印度之行,在與英國殖民當局會談的同時,會見了甘地、尼赫魯等民族領袖,發表了《告印度人民書》,主要是兩大民族在道義上的互相鼓舞。
人們至今津津樂道的是1943年她在美國的活動。1942年11月27日至1943年6月,宋美齡歷時七月的北美之旅,先是治病,1943年2月17日開始公開活動。18日分別在美國參眾兩院發表的演說,贏得了巨大的贊譽。
這兩次演說的主要特點是力圖讓美國人認為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是他們為自由而戰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她在參議院的即席演說中說:“基本上我們是為了同樣的原因而打仗。我們兩國人民有相同的理念。你們的總統向全世界宣告的‘四大自由’猶如自由之鑼在我們的廣大的土地上回蕩!薄拔蚁蚰銈儽WC,我們的同胞愿意為了實現這些理想渴望和你們合作!雹賉①陳平譯:《蔣夫人一九四三年訪美之行》,《傳記文學》總第398期(1995年7月)第16頁。]所謂四大自由指的是羅斯福當時極力提倡的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不虞匱乏的自由和免受恐懼的自由。一切專制統治的特征都是摧殘這些自由。說國民黨領導抗日戰爭是為四大自由而戰,當然是當面撒謊;國民黨后來丟掉大陸,說到底與它以自由為敵息息相關。
可是,這位“第一夫人”長得漂亮,能說會道,加上珍珠港事件后,美國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她四處演講、活動,對爭取美國人民同情和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起了良好作用。在一個民主國家,民間的同情與理解絕非小事。從1882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第一個排華法案開始,美國一直在移民和取得美國國籍等方面歧視和限制中國人。宋美齡訪美期間,正值美國朝野正在推動廢除排華法,她的活動也有助于有關法案在國會順利通過。她和羅斯福的會談,還就戰后中國和亞洲不少問題取得了共識,為后來的開羅會議作了鋪墊。
她演講后的第二天,羅斯福也鄭重宣布即將給予中國最大的援助。不過,這些政治家的語言往往真假參半。這次羅斯福的諾言,或是原有成案的宣傳,或是口惠實不至的空話。其實,美國援助中國的計劃,在上一年大體已經敲定,無論是宋美齡這次訪美,或者同年11月的開羅會議,都沒有促使美國大量增加對中國的援助。
這一年11月陪同蔣介石到開羅美英中三國首腦會議,在7天的活動中,宋美齡確實非常賣力。蔣介石甚至為此特地給她頒發了勛章。不過,在這次會議中,除了肯定中國收復失地的正義要求外,軍事上討論得最多的緬甸之戰,經濟上蔣氏要求10億美元貸款,后來都一一落空。
要比較準確評價宋美齡的這些活動,必須對美國對華政策有所了解。
羅斯福政府的對華政策以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三國締結同盟條約,特別是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為分水嶺。在此之前,其要點是:1.世界和平和西方文明的主要威脅在歐洲,主要敵人是希特勒!按笪餮蟮谝,歐洲第一”,既是傳統外交政策,又符合當前需要。2.不允許日本進一步擴張,但又要盡量避免與之正面沖突。3.中國是牽制日本的主要力量,雖然蔣介石政府專制、腐敗、無能,但目前找不到可以代替的力量。因此,它一方面不肯堅決制裁日本,聽任戰略物資源源流入日本;另一方面在不激怒日本和不違反美國《中立法》的前提下,盡可能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02194.html
相關閱讀: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