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為了“圍剿”紅軍,蔣介石要親自去視察和慰問川滇黔將領。陳立夫決定讓一個“替身”隨蔣去貴州一線,以防不測。
陳立夫提出好幾個人選,蔣介石都不滿意。最后,蔣介石想到了結拜兄弟何云。陳立夫立即調來何云的照片,覺得此人果然形象與蔣極為相似。于是立即連夜派車到杭州接何云。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何云趕到南京當晚,總統府設宴。席間,蔣、何談起了往事,何云十分感激蔣介石:蔣介石當了黃埔軍校校長后,破格錄用未曾讀過一天書的他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北伐攻克杭州后,蔣介石不忘舊恩,任命他為杭州市公安局局長、浙江省軍事廳副廳長。上海光復后,蔣介石又把他調到上海,任上海市公安局督察長。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秘密訓練飯后,陳立夫把何云引進一間密室。陳立夫開門見山地說道:“此次緊急召你進京,讓你承擔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貴州情況復雜,為確保委員長的安全,必須替委員長找一個替身。你來當,怎么樣?”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不用考慮,選中我說明委員長與陳主任信任我,我一定效忠委員長。”何云回答得很干脆。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好!”陳立夫大聲說,“不過,當‘替身’不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大到處理軍政大事,小到飲食起居,你必須學得跟委員長一模一樣,讓別人看不出一點破綻。于是,何云便以蔣介石貼身侍衛的身份出現,只要蔣介石在工作,他都時刻跟隨左右,注視著蔣介石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下班進了密室,何云必須把白天記錄下來的東西,像放電影一樣,復習一遍。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模仿蔣介石并非容易,蔣介石說的是奉化官話,比較軟。何云故鄉是浙江西南部,在習慣用語及發音上與蔣區別很大。蔣介石很少吃葷,吃葷時必有魚,而何云葷素不分,吃得也太多太快……總之,差距太大,何云要反復練習。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中山陵首次亮相
1934年12月上旬,蔣介石決定在中山陵檢閱衛隊,有意讓“替身”亮相,試一試效果。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已蓄上日本式短須的何云換上特級上將軍服,胸前戴上一大堆勛章和獎章,披著黑大氅。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檢閱是從蔣介石的貼身衛隊開始的。通過主席臺時,隊員們一律行注目禮,并高喊:“委員長好!”臺上的“蔣介石”一臉莊嚴,向士兵們揮一揮手,喊一聲:“弟兄們好!”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抗戰勝利后,何云奉令回杭州隱居。他多次寫信給蔣介石和陳立夫,請求恢復公職。可是,一直杳無回音。何云直到病逝前還感慨:“我當過‘委員長’,可是委員長不認我了!”1947年9月,何云病逝于故鄉建德縣,終年61歲。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21672.html
相關閱讀: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