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孫中山的洋顧問:“加侖將軍”布留赫爾簡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 - 戎馬一生

  布柳赫爾1890年生于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省巴爾辛卡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09年在莫斯科附近的梅季希車輛制造廠當鉗工。1910年,布柳赫爾因鼓動罷工被監禁。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布柳赫爾入伍參戰,最初為列兵。后來由于作戰出色獲得喬治十字勛章2枚和獎章1枚,并晉升為下士。

  1916年,布柳赫爾在作戰時負重傷,被迫退役,先后在索爾莫沃造船廠、喀山機械廠做工,并加入布爾什維克黨。1917年二月革命后,根據薩馬拉黨組織的決定,布柳赫爾又回到軍隊從事革命工作。在駐薩馬拉的后備步兵第102團當志愿兵,被選人該團委員會和市士兵代表蘇維埃。

  十月革命開始時,布柳赫爾任薩馬拉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在國內戰爭時期,布柳赫爾幾乎在一切打擊白軍的戰場上指揮過作戰,是蘇軍中神話般的英雄人物。1917年11月底,布柳赫爾被派往車里雅賓斯克任赤衛隊政委,并當選為革命委員會主席,平息杜托夫叛亂,很快布柳赫爾就表現出了他的軍事天賦。

  1918年初,布柳赫爾指揮的赤衛隊從反革命的哥薩克人手里解放了奧倫堡。1918年5月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叛亂,使東線的形勢急劇惡化。堅守奧倫堡達兩個月之久的蘇軍部隊陷入了敵軍包圍:在東面、北面和西面有捷克白匪,在南面有退入圖爾蓋草原的杜托夫匪幫。通過白匪盤踞的地區到最近的蘇軍正規部隊的路程也有1500多公里。布柳赫爾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率領被圍困在奧倫堡地區的軍隊向烏拉爾突圍,經過與兵力上占優勢的白衛軍進行一系列激戰之后,于1918年9月進入昆古爾地區,同第3集團軍會師。

  1918年9月20日,烏拉爾混成支隊所屬各部隊進行了改編,編入烏拉爾第4師(1918年11月11日改為步兵第30師)。布柳赫爾任該師師長。在1918年秋冬各次戰斗中,布柳赫爾完成了在昆古爾和彼爾姆方向粉碎敵人進攻的戰斗任務。

  1919年1月31日,布柳赫爾晉為第3集團軍副司令,1919年4月3日兼任維亞特卡筑壘地域司令。1919年夏末,由特別旅、北征支隊和維亞特卡筑壘地域各要塞旅抽調的部隊在烏拉爾組編成步兵第51師。1919年該師在布柳赫爾指揮下,從秋明打到貝加爾,多次擊敗白衛軍。在10月的各次戰斗中,布柳赫爾在托博爾斯克地域粉碎了高爾察克妄圖前出至第3集團軍深遠后方的計劃,重創敵軍。處于被包圍和實際上與第3集團軍首長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步兵第51師實施了巧妙的、出敵不意的機動,于10月22日解放托博爾斯克。隨后擊潰了沿額爾齊斯河退卻的高爾察克北方集團的主力。

  1920年3月,布柳赫爾被任命為步兵第51師的一長制指揮員。不久,蘇軍統帥部派遣布柳赫爾領導的步兵第51師轉戰南方戰線。1920年5月該師勝利地堅守了卡霍夫卡登陸場,為南方面軍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布柳赫爾被任命為卡霍夫卡筑壘地域司令。

  在短時間內,布柳赫爾把他負責防御的筑壘地域變成了敵人攻不破的堡壘。構筑了一整套的筑城設施。在卡霍夫卡登陸場首次設置了反坦克火炮防御,這在當時還是軍事學術上的嶄新事物。1920年10月14日弗蘭格爾在強攻卡霍夫卡登陸場時發起了整個國內戰爭時期最猛烈的一次坦克沖擊,由于采取了反坦克炮火措施,這次坦克沖擊被擊潰。

  后來在南方面軍解放克里木的戰役中,布柳赫爾指揮了彼列科普突擊集群從卡霍夫卡登陸場對敵人實施突擊。布柳赫爾領導的各步兵團和騎兵團,在火炮、機槍和裝甲車的支援下,以迅猛的沖擊于10月28日率部突破彼列科普防線,攻占了彼列科普地峽上的兩個筑壘陣地??彼列科普陣地和伊順陣地。之后,彼列科普突擊集群的2個旅與第15師、第52師一起強渡錫瓦什湖,然后從利托夫斯基半島對敵翼側和后方實施突擊,其余2個旅從正面強擊土耳其壁壘,取得了巨大勝利。為表彰步兵第51師的戰斗功勛,蘇聯政府獎給該師1枚紅旗勛章,并授予它“彼列科普師”的榮譽稱號。

  1921年6月27日,政府任命布柳赫爾為遠東共和國軍事部部長兼人民革命軍總司令。他在貫徹黨關于解放遠東而同時又不使日本發動戰爭的路線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對軍隊進行了徹底的整頓,克服了在軍隊中形成的游擊習氣,促進了它的正規化。當時,還特別注意軍隊的訓練教育,加強紀律和黨政工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23201.html

相關閱讀: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