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民國的圣誕節:民眾逛百貨、通宵跳舞、吃大菜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為中國開放較早的港口城市,上海一直是西方文化傳入中國的前沿陣地。歐美國家最為流行的節日??耶穌圣誕節,被開埠后定居上海的外國僑民帶入上海,并由此推至全國,掀開了它進入華人世界的序幕。

  華東師范大學劉芳在《制造圣誕》一文中說,從清末上海開埠到20世紀早期,人們還處于對耶穌圣誕節的觀察階段。上海人民通過觀察租界里洋人放假、裝飾及彌撒等節日習俗,對耶穌圣誕節有所了解。但是了解過程中也有偏差謬誤,例如將耶穌圣誕節誤稱為“外國冬至”。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耶穌圣誕節成為最熱鬧的狂歡節日,同時也是愛國人士宣揚“和平”“博愛”和“犧牲”等革命精神的良好契機。1929年12月25日的圣誕節,長沙海關署稅務司的摩爾根發出布告,允許海關工作人員在圣誕節這一天休假。

  20世紀30年代以后,耶穌圣誕節儼然成為一個常規的節日,形成了以逛百貨、通宵跳舞、吃大菜為主的娛樂狂歡活動。

  在南京,一些大學生會聚集到學校體育館里,猜謎、唱歌。教堂里都會“張燈結彩”,想要過節的人們就會在晚上7點左右開始成群走進教堂。他們不一定真的清楚圣誕節的來歷和儀式,但也會學外國人一起唱詩禱告。

  不僅有人們的游樂狂歡,精明的商人也開始抓住機會,利用圣誕節兜售商品,試圖打造“購物節”。圣誕節前幾天,一些商家就開始做準備,窗戶上貼滿促銷的宣傳告示,但不會像現在一樣在門前擺放圣誕樹。1948年,中華圖書館刊發“介紹圣誕禮物”廣告,推銷名人字畫。湖南《大公報》則也有十分接地氣的商品推薦,肥皂、香煙,甚至跌打藥等商品也相繼搭上圣誕節的順風車,連續在報紙上發布打折信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8395.html

相關閱讀: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