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認為中共會打贏,輿論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
重慶談判的時候,國共兩黨領袖的口袋里都有一個清單。
正值抗日戰爭剛結束,蔣介石的個人聲望達到了頂點,而當時國民黨國民政府的威望、軍事力量也達到了高峰,軍隊總人數接近500萬。國民黨軍隊中最強的就是陸軍,陸軍主流部隊的裝備和當時反法西斯戰場上的盟軍是一樣的,就連士兵的鞋帶都和美軍的一樣,更不要說武器了———輕武器都是盟軍裝備,重炮都是美式榴彈炮。
而那時毛澤東主席兜里也有個清單,是劉少奇從延安發過來的,當做一個談判的籌碼。
這個清單上寫著的軍隊總人數是127萬。其實,我認為這個數字大大地有水分,當時我們的正規部隊可以計算出來———抗戰期間八路軍有3個師,新四軍基本上沒有了,哪里來的127萬人?只能是算上民兵了。但最重要還不是人數,是武器,我們最好的主力部隊裝備就是步槍,部隊的火炮就是繳獲的日本山炮。而我們的民兵甚至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手持大刀就上戰場。
近年來學者到臺灣訪問,突然發現一個問題:臺灣的一些學者,甚至蔣介石的高級將領以及他們的后代,總要提這樣一個疑問,直到現在他們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從1947年到1949年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國民黨好好的一個政權就沒有了?坍塌得太迅速了!
(二)“在一場戰爭里,軍人們擁抱著什么樣的信仰很重要,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而戰!”
蔣介石在1948年8月的一個軍事檢討會議上曾說:“現在我們大多數高級將領精神墮落、生活腐化,革命的信心根本動搖,責任觀念完全消失。尤其使我痛心的是,這幾年來有許多受我耳提面命的高級將領被捕受屈而不能慷慨成仁,許多下級官兵被匪軍俘虜,編入匪部來殘殺自己,而不能相繼反政,這真是我們革命軍有史以來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這是蔣介石的原話。
國民黨相當一部分的高級將領,在抗日戰爭期間為民族做出了貢獻,他們是能打仗、誓死不屈的,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在解放戰爭當中,被我們的普通小戰士、甚至是民兵摁在地上活捉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少將級別以上的就有260多人。許多有名有姓的抗戰名將就這么被我們生俘了,包括杜聿明、黃維等人。還有很多的高級將領不是在戰場上被俘虜的,而是逃出了戰場、已經走出一兩百里地了,居然被我們的民兵抓住。
解放戰爭打到中后期,許多國民黨的將士都開始疑惑,自己究竟是為什么而戰。戰斗中,共產黨每場打下來傷亡很大,但是越打人越多,渡江戰役時共產黨的軍隊達到了400多萬人。
我查了一下渡江戰役的詳細部隊構成,發現其中相當一部分連隊百分之七八十是“解放戰士”。什么叫解放戰士?就是國民黨俘虜,甚至有的連的干部、指揮員都是“解放戰士”充當的。
最有意思的例子是遼沈戰役。第一戰打廖耀湘,在野地里俘虜了國民黨士兵17萬人,這是第一場大規模決戰,第一次能抓那么多人,共產黨的政工干部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按照政工條例,抓了俘虜是要甄別的。但是17萬人怎么甄別?
最后沒有辦法,就在野地里拿松樹條搭了一個門,上面貼了三個字“解放門”,愿意跟著共產黨部隊參軍的,從這個門走過來,不愿意的從門邊上走,給兩塊大洋的路費,讓他回家種地去,家里分地了。
最后,有三分之二的國民黨士兵從門里面走過來。我們的政工干部就在門邊握手歡迎。
(三)“在解放戰爭中,國共雙方一個是對信仰的擁有,一個是對信仰的喪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解放戰爭另一個重要的勝利原因在于土地改革。
我查到當時土改的一份文件,很驚訝。其中有一個條款很有意思,是這樣寫的:“在分土地的時候,如果本村有在國民黨軍隊服役、現役的官兵家人,一視同仁,一樣分地。”
當時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國民黨軍隊被包圍,包圍圈里沒吃沒喝,共產黨就拿大喇叭喊話。他們的長官最害怕我們喊兩個內容:第一是“趕緊過來吧,這邊有肉包子”。因為他們食物只能靠空投,一圍就是一個月,餓得慌。但共產黨這邊確實有肉包子,是老百姓給的,這香味抵擋不了;第二就是“兄弟趕緊過來吧,回家吧,你們家分地了”。后者更不可阻擋,造成國民黨軍隊成建制地往這邊投誠。
信仰并不是抽象的詞,它是很具體的。堅信自己做的是正義的事業,堅信民族能夠得到解放、繁榮,堅信自己能為此貢獻自己的一生,這就是信仰。
盡管現在一些年輕人以標榜自己什么都不信為時髦,但我還是想說,我沒見過哪個真正成功的人,心里是沒有信仰的!
(四)“當時國民黨的腐敗直接反映在軍事上。國民黨高級戰區將領多數身兼二職,一是指揮作戰,二是做生意。對于其中大概三分之二以上的人來說,軍事只是他們的副業。”
國民黨在1945年抗戰勝利之后,一股不可遏止的腐敗浪潮迅速席卷了全黨。后來蔣介石到了臺灣總結自己為什么失敗,他還說,“我們失敗就失敗在‘接收’二字。”
當時全國上下約有2300多個接收委員會。抗戰勝利之后,國民黨的軍政大員發“國難財”,打著“接收”的旗號,把土地、企業礦山、國家財產都拿來中飽私囊,從此重新開始國民黨作為執政黨的統治,但是內部的腐敗已經不可遏制。
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時,海州的司令官是李延年。國防部讓李延年帶著海州部隊和野戰軍沿著隴海鐵路趕緊向徐州收縮,但這一行動要冒極大危險,因為陳粟大軍就壓在隴海鐵路北邊,決不能讓對手事先知道。
因此,對這次行動,國民黨內部保密做得很嚴格。嚴到什么程度?———第二天要出發了,頭一天司令官還不知道。
毛澤東親自為西北野戰軍籌糧,找到郟縣當時的縣長說:“我準備打三天仗,將郟縣拿下來,但是你要給我想辦法籌來三天的糧食。”于是,縣長把老百姓的口糧和所有堅壁清野找到的糧食拿出來,供軍隊吃了一天;第二天,又把田里的所有青苗都割了,又供軍隊維持了一天;最后一天,把村里的羊和驢都殺了,又維持了一天。老百姓相信共產黨,把糧食都給了部隊,自己只能吃“觀音土”。最后一天,郟縣被打下來了。
直到現在,郟縣縣志還有這樣一句話:“此役之后,郟縣全縣三年不見羊和驢。”
我覺得,解放戰爭給我們最大啟示,就是共產黨人始終要站在大多數人的利益一邊。但是現在,黨員貪污受賄的現象屢屢發生,他們完全遺忘了“為人民服務”這一崇高宗旨。共產黨人永遠要記住,取信于民非常重要,解放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當時的出發點是人民的利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0287.html
相關閱讀: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