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蘇聯境內德軍戰俘關押、勞動、生活情況的報道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后便陸續曝光,但鑒于俄羅斯與日本近年來因北方四島等領土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導致兩國關系時常緊張,為了不刺激日本反俄羅斯勢力,俄羅斯當局直到近年才開始對日軍戰俘“解密”。資料顯示,日軍戰俘雖然干活賣力而且從不逃跑,但他們卻十分好色,時常言語調戲蘇聯婦女。
聽話而且賣力
據俄羅斯坦波夫市檔案局研究員克羅托娃女士介紹:“卡列利村第64勞動營最初只關押關東軍戰俘,從1946年開始,也有普通日本人被關押在此。村外一公里的莫爾桑斯克森林里,曾經有一處只埋葬日軍戰俘的墓地。當時關押日軍戰俘的所有勞動營都曾得到過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命令:不許肢解餓死或病死的日本人的尸體,不許秘密掩埋,日后將把他們運送回國。”
關押在蘇聯的日本戰俘確實有數千人死亡,特別是在西伯利亞地區,關押的日軍戰俘較多,氣候寒冷,許多人凍死、病死。當地居民回憶稱:“在日本人被分批運來時,整個路上到處都有死人。”
但在卡列利村,死亡的日軍戰俘并不多,只有兩百多人?肆_托娃說:“被俘的歐洲人,如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在押送的路上裝聾賣啞,經常伺機逃跑。小眼睛、黃面孔、身材較小的日本人從來不敢逃跑,他們比較順從。不過,他們也有讓勞動營領導最為擔心的時候:每到日本天皇生日,高傲的日本戰俘中經常有人剖腹自殺。”
勞動營前看守斯維里多夫回憶了日本戰俘當時的生活:“日本戰俘在泥炭開采場工作,干活非常賣力,從不偷懶。他們在我們這兒,就像在別墅中生活一樣,休息時就挖牛蒡根吃,補身子,捉青蛙,在火上烤著吃,還招待過我們。”
在勞動營內,日本戰俘與德國戰俘經常打架。克羅托娃說:“日本戰俘和德國戰俘經常打架,真正的原因是德國人經常蔑視日本人,說他們是低等民族。日本戰俘曾就此向勞動營領導提出過書面抗議。”
但從整體上講,日本戰俘表現得非常好,聽話,順從,態度好,工作比較賣力,還經常參加社會主義勞動競賽,主動打掃衛生,不罷工,不酗酒。
色性難改調戲婦女
但讓蘇聯人感到“氣憤”的是,雖然身陷囹圄,沒有自由,整日在泥煤開采場勞動,日軍戰俘卻色性不改,還在想著性 愛之事,時常說什么“俄羅斯花姑娘的干活”,經常請求村里的小男孩幫忙,搞好與蘇聯農村姑娘的國際友誼。
據斯維里多夫回憶說:“我看管的日本人外形上都一模一樣,小手,小腿,一個尺寸,就像從模子里做出來的。夏天,他們基本上全部光著身子,像小孩一樣,手腳并用,互相戲弄,還到處亂跑,經常嚇得我們的女孩子握著眼睛尖叫。有傳言說,日軍戰俘來到蘇聯時,行李里帶有橡膠女娃(性偶),用于自慰,解決本能需求。顯然,這些東西在車站時就被轟搶一空了。沒有愛情的日本人開始憂郁起來。”
他還說:“鄰村有個年輕的姑娘,名叫維拉,在我們這個戰俘營里當看守。她身材勻稱,苗條,白里透紅,一個日軍少校看上了她。我那時雖然只有十五歲,卻已經明白了一些事情。有一次,他請求我幫忙:請您換一下夜班,讓我和維拉在一起吧,她已經同意和我結婚了。我知道,這是不允許的,但我開始可憐他們了,這畢竟也是愛情呀,我就同意了。第二天天亮前,一臉不爽的日軍少校把俄羅斯美女送回來了,說了一句非常難懂的日本話:俄羅斯姑娘什么什么的。之后,這個日本人再也不想見我們的維拉了,甚至連其他日本人也都安靜了下來,不再像法國戰俘那樣與當地寡婦勾搭。”
據稱,日本戰俘說的“難懂的日本話”的意思是:與日本女人相比,俄羅斯姑娘身材太好了,她們過于人高馬大了,過于寬松了,因此無法給身材矮小的日軍戰俘帶來滿足。他們最初可能會互相吸引,但不會長久。
對愛情失望、憋了一肚子邪火的日本戰俘轉移矛頭,開始與昔日的盟軍、德國戰俘死掐起來,雙方經常打架。其實,日本戰俘和德國戰俘經常打架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性,而是德國人則經常蔑視日本人,稱日本人為“小眼睛”,是劣等民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2110.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