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內戰期間陳賡三抗林彪軍令立戰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在我軍向華南、西南的進軍過程中,一代名將陳賡在戰略方針和戰役部署上與威名赫赫的林彪發生了幾次直接的沖突。在殲滅白崇禧集團這樣一個共同的大前提之下,兩位名將各抒己見,各顯其能,最后使我軍在規模空前的大迂回和大包圍作戰中獲得了全勝。

《軍事文摘》2002年10期封面圖

本文摘自:《軍事文摘》2002年10期,作者:越光 鄭軍 劉健忠,原題:陳賡三抗林彪軍令

1949年4月20日,我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強渡長江,向盤踞在江南的國民黨軍隊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勢。為了確保四野尋殲盤踞在湘鄂贛地區的白崇禧集團,中央軍委電令從九江以東渡江的我二野四兵團(陳賡兵團)暫歸第四野戰軍司令林彪指揮,全兵團沿浙贛線向西進擊,拊白崇禧集團之側背,配合四野主力全殲該敵。

此后,在我軍向華南、西南的進軍過程中,一代名將陳賡在戰略方針和戰役部署上與威名赫赫的林彪發生了幾次直接的沖突。在殲滅白崇禧集團這樣一個共同的大前提之下,兩位名將各抒己見,各顯其能,最后使我軍在規?涨暗拇笥鼗睾痛蟀鼑鲬鹬蝎@得了全勝。

西進三湘,林彪醞釀大決戰

南下廣東,陳賡執意大迂回

對于率百萬雄兵滾滾南下的林彪來說,在武漢一帶殲滅白崇禧集團無疑是他的夢想。但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也絕非徒有虛名,在明知不能力敵的情況下,他金蟬脫殼,率部棄守武漢,退踞三湘,使林彪想在湖北的家鄉父老面前美美地露上回臉的愿望變成了泡影。機警過人的白崇禧雖然閃轉騰挪,但依舊難以躲過林彪的步步追殺。國民黨的“小諸葛”碰上了共產黨的“黑土地之狐”,幾乎連還手之力都沒有。見白崇禧退守湖南,作勢欲戰,一直苦于抓不住他的林彪不禁大喜過望,他決心將計就計,在長沙與衡陽一線發起一個被稱為“新的百團大戰”的戰役,徹底把白崇禧集團封閉并消滅在湖南境內。

為此,他一邊嚴令正面攻擊的四野各部向敵人壓迫,一邊電令陳賡的第四兵團西渡贛江,經宜春、萍鄉進入湘境,進而威脅醴陵、衡陽、株州一線,配合四野的正面攻擊部隊,與白崇禧的主力進行決戰。為了顯示自己的決心,林彪甚至在命令中為四兵團指定了開進路線。令四兵團之十三、十四、十五3個軍為第一梯隊,十八軍為第二梯隊,全兵團沿浙贛鐵路以南西進;同時令四野十五兵團作為右翼,沿浙贛鐵路以北西進。兩路大軍齊頭并進,拊敵側背。

從林彪的部署來看,這實際上是一個擊潰戰的布勢。他一廂情愿地幻想著白崇禧會在湖南境內跟他決戰。事實上,以白崇禧的狡詐和機敏,他決不會做這種拿雞蛋碰石頭的蠢事。接到林彪的電令之后,陳賡實事求是地分析了整個戰局。他認為:在四野強大的正面壓力之下,白崇禧的退縮肯定是很快的。

以四兵團當時的位置(位于江西吉安)來看,向側擊充其量是揪一下白崇禧的尾巴,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為。相反,如果他此時能率部南下廣東,從長遠距離上對白崇禧部進行大范圍的迂回,則可以一舉封閉白部出逃的退路,進而達到封閉全殲該敵的目的。在考慮成熟之后,陳賡果斷地致電中央軍委并報林彪、劉、鄧,建議由他率四兵團南下廣東,作大迂回運動,占領廣州,堵截白崇禧向廣東及海南島的退路。同時,他附電說明,部隊正集結待命,隨時準備執行第四野戰軍的作戰計劃。沒料到,畢業于黃埔四期的小師弟林彪并不買陳賡這個黃埔一期老大哥的帳。他既不等軍委的回電,也不征求劉、鄧的意見,而是干脆利落地重申前令:“我決心已下,不可更改,立即執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2118.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