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的戰士家里親人被日本鬼子殺害,控制不住仇恨的心情,悲憤地哭了。于是大家對上級規定戰犯行兇或逃跑只能捕獲降服,不得動用武器擊斃或傷害有意見,但是通過學習和教育還是都想通了。
撫順戰犯管理所 資料圖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閻惠忠,原題:看押日本戰犯紀實
如果說,當年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戰的徹底勝利,那么看押和改造日本戰犯,就是勝利的繼續和延伸。上個世紀80年代末,我受《公安部隊·回憶史料》編輯組的指派,先后赴沈陽、撫順、大連、哈爾濱等地,造訪了當年曾負責押解和看押日本戰犯的徐其富、董家義、遲生等老首長和戰犯管理所所長金元同志。在與他們交談中,深深感到黨中央毛主席、周總理高瞻遠矚,采取人道主義對待日本戰犯,讓他們回歸理性,是英明偉大的。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根據波茨坦公告精神,除對日本首要戰犯由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外,其他日本戰犯,各戰勝國可自行審判。當時中國處于內戰,沒有條件和能力對日本戰犯進行審理,而由那時的蘇聯軍隊將他們押解到西伯利亞,進行監禁和強制勞動。新中國成立后,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為提高我們的國際地位和聲望,維護我們的主權和尊嚴,于1949年12月26日在出訪蘇聯期間,同斯大林談定,將在西伯利亞關押的1000多名日本戰犯,全部移交給中國,由我們作為主權國家自行審判處置。于是,中央決定成立東北撫順戰犯管理所,命令東北公安部隊負責押解和看押日本戰犯任務。
這項十分艱巨而特殊任務的具體實施,落在了公安53團3營11連的身上。周恩來總理明確指示,要做到“不跑一個,不死一個”;公安部隊各級領導也一再強調,要不折不扣執行中央首長指示,百分之百地完成好任務,不允許出一丁點差錯。
部隊接受這項任務后,感到壓力很大。一般認為做到“不跑一個”沒什么問題,要做到“一個不死”很難。因為跟日軍打過仗的老同志都知道,日本人長期受軍國主義教育,講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一旦絕望就來個“玉碎”(自殺)。這些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戰爭罪犯,想到交給中國人民審判不會有好的下場,個別的有可能自殺。另外,這些戰犯在中國的土地上奸淫燒殺搶掠,橫行14年,犯下了滔天大罪,人民群眾發現他們被押解回來,強行把他們搶去,向他們討還血債,碰到這種情況,部隊制止不了怎么辦?困難是有,責任是大,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不能講任何客觀條件,只有想辦法盡心盡力去完成。團營領導坐下來認真分析形勢,細致地進行研究,大家一致認為要完成好這次任務,必須做到內緊外松,絕對保密,不使戰犯發生錯覺,不讓群眾知道情況。為防止戰犯途中被群眾發現,押解列車上的玻璃窗一律用紙貼上;為方便哨兵處理情況,車門上的鎖全部取掉;為嚴格保密,這次任務的具體情況暫不向部隊傳達;為加強領導,確保萬無一失,由團長徐其富親自帶隊去完成。
部隊在出發之前,團長徐其富只對干部戰士作了簡短的動員,告訴大家要到北方執行一次特殊任務,不許打聽,不要亂猜亂想,一切行動聽指揮。部隊上火車之后,列車一直向北開,大約快到長春時,才把排以上干部叫到一個車廂里,向他們傳達上級命令和要求,講明了執行這次任務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干部和黨員以身作則,模范遵守紀律,圓滿完成任務。還好,一路上沒有一個干部向下級透露消息,也沒有一個戰士向干部打聽情況。大家心里明白,不是不相信哪一個同志,而是確保任務完成,組織要求這樣做,因此都要理解,遵守執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4002.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