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抗戰時期中共竟然秘密接觸日軍司令岡村寧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近幾年流傳一則“消息”說,中共在抗戰期間,曾秘密與日本最高軍政總部議和。時任中共中央華中局敵區工作部部長的揚帆生前自述,當年確有中共和日本最高軍政總部接觸之事,但并不是去“議和”,更沒有達成過什么協議。

日軍妄想與新四軍達成默契

那是1944年上半年的一天,中共中央華中局代理書記兼新四軍政委饒漱石找到揚帆,叫他負責接待審查從南京監獄放出來的紀綱。此人自稱是中共情報工作干部,是南京日軍“華中派遣軍總司令部”岡村寧次派來的,說有重要信息向新四軍傳達。

揚帆經多方查證,紀綱確為中共派駐南京領導情報工作,遭叛徒出賣后被捕入獄。日軍妄想與新四軍取得某種默契,以延緩他們失敗命運,于是把紀綱放出來進行溝通。

面對如此重大問題,華中局請示了黨中央,批準可以和日本人秘密接觸,目的是搞清楚對方的真實意圖。饒漱石派紀綱回南京與日本人接觸。

愿讓出8個縣城換“局部和平”

1945年6月間,紀綱從南京帶回來了岡村寧次總部的3個日本人,新四軍首席代表彭康、梁國斌和揚帆參加談判。3個日本人提出他們奉命來向新四軍談“局部和平”的意向,當即遭到揚帆等人的拒絕。日本人以為新四軍嫌他們身份低,提出希望新四軍派負責官員去南京和岡村寧次總部首腦直接談談。

2 of 5考慮到這對進一步觀察了解日本人的意圖和動向極為有利,新四軍軍部決定派揚帆去南京。第三天,日軍華中派遣軍的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和揚帆見面。今井提出日方希望在華中和新四軍達成局部和平的協議,甚至愿意讓出8個縣城給新四軍,希望新四軍將來能和日方合作,共同對付美英和蔣介石軍隊。

合作遭拒還想“保持聯系”

見揚帆不愿意具體討論這些問題,日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第四天以岡村寧次代表的名義出面來見揚帆。小林是日本天皇的親弟弟,他向揚帆說:“我們雙方既然有友好的意向,具體問題先不談,希望保持聯系。”

《波茨坦公告》后,我軍在前線各地開展全面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天,華中局即派揚帆和紀綱趕去南京找岡村寧次談判受降。日方答復說,根據《波茨坦公告》的規定,日軍只能向國民政府投降。揚帆親眼看到蔣軍軍官已來南京,覺得此時再去找日軍談受降已無益處,新四軍和岡村寧次總部的秘密接觸至此結束。(摘編自《揚帆自述》《斷桅揚帆——蒙冤25年的公安局長》)

相關閱讀:抗戰八年付出40萬犧牲的八路軍共斃傷多少日偽軍?

核心提示:1945年,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向前來采訪的新聞記者公布了八路軍戰果:作戰次數99847次,斃傷日軍401648人、偽軍312282人,合計713930人。俘虜日軍5096人、偽軍402112人,合計407208人。八路軍犧牲40萬人,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成為犧牲職務最高的將領。

70年前的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武裝浴血奮戰,并最終成為民族獨立的中流砥柱。“七七事變”70周年前夕,幾位八路軍、新四軍老戰士向記者回首了那段崢嶸歲月——接受改編,共產黨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展示出博大胸懷“全師集合,到西安捉蔣介石去!”紅93師師長王近山粗大的嗓音在黎明時分格外響亮。值班排長秦忠剛剛把他從睡夢中吵醒,告訴他蔣介石被東北軍扣住了!

嗷嗷大叫的紅93師迅速集合起來,一路狂奔,直撲西安。

然而,上級的命令很快就下來了:接受改編。“從師長到戰士,沒有一個人能想得通。”秦忠說。

湘贛游擊隊的羅維道同樣想不通。當陳毅在國民黨保鏢的護送下來到湘贛游擊隊時,立即被綁了起來。

“大家都認為陳毅下山與國民黨談判就是投降。”羅維道說,陳毅被關押了5天5夜。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改編命令: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編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共4.6萬人。

陳毅也說服了游擊隊的官兵,被松了綁。

1937年10月12日,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葉挺為軍長,項英任副軍長。

劉伯承在129師的改編大會上作了這樣一個比喻:“換頂帽子算什么,只要我們的心是紅的,我們是白皮紅心蘿卜……”最后,他對全場官兵大聲說:“同志們,為了抗擊日寇,拯救中國,讓我們告別紅軍帽吧!”

“當那頂新軍帽戴在他的頭上時,我看到他那只受傷的眼睛里,流出了淚水。”秦忠說。

抗戰到底,八路軍和新四軍在空前的民族災難中成為中流砥柱1940年11月1日,八路軍4個旅把鬼子岡崎大隊600人圍困在山西武鄉縣關家垴。

18次沖鋒,多次陣地前的貼身肉搏,八路軍以巨大的傷亡消滅了這支裝備精良的侵華日軍。是役,129師經過長征的紅軍骨干,傷亡近半,師長劉伯承心疼得眼傷復發。

此時的新四軍也正在江南戰場與日軍艱苦作戰。

1943年3月18日晨,一支剛剛從游擊隊編入新四軍的連隊奉命阻擊1600余名日偽軍。

在這個叫劉老莊的村莊,新四軍連隊以82人全部戰死的代價,斃傷日偽軍近百人。

類似這樣的“掃蕩”和反“掃蕩”,貫穿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不對稱的交手,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每一場勝利都來得異常慘烈。

國防大學軍史專家徐焰說:相持階段中,日軍在為數不多的大戰役中,每次投入兵力四五萬人。而對敵后根據地進行的“掃蕩”,僅4萬人以上的有近20次,萬人以上的則達到了100多次。

對此,蔣介石不能不有所顧忌,一方面指示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新聞封鎖,否認有“白鴻亮團”的存在,另一方面派人秘密地將山本親雄等57名前日軍將校迅速送回日本;而白鴻亮等人仍留在臺灣,但深居簡出,不再公開出面訓練軍隊,而是著重于軍事戰略戰術研究,為國民黨三軍將領提供咨詢,并編寫各軍種、兵種技術訓練教材、講義,化名出版。富田直亮(白鴻亮)、李鄉健(范健)、木村正夫(化名屠遠航,日本侵華期間為駐臺日軍步兵聯隊長)等人還曾十分隱蔽地不定期地去陸軍學校、裝甲兵學校等軍校授課。

聘請為“革命實踐研究院”特級教官

岡村寧次因侵華,歸國后被盟軍總部判“追放罪”受到管束,不能從事政治活動。蔣介石讓張群出面,轉致駐日代表團團長董顯光,就此事向盟軍占領東京總部提出備忘錄,表示對岡村寧次“侵華犯罪不予追究”,使得岡村得以提前解除“追放”。由此可見,蔣介石對岡村寧次的關愛,真是無微不至了。岡村寧次獲得自由后,蔣介石便聘請其為臺灣“革命實踐研究院”特級教官。

1966年9月,岡村寧次病死于東京,時年82歲。比起那些被綁赴刑場,驗名正身后被槍決、被送上絞刑架的100多名大小戰犯,岡村寧次真算是幸運,比起納粹戰犯,更是幸運得多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4008.html

相關閱讀: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