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日本女護士二戰嫁中國兵不回國為日軍贖罪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軍駐東北第一陸軍醫院接到上級命令撤退。院長帶著兩千多名傷員和醫護人員拼命逃跑,卻被波濤滾滾的牡丹江攔住去路。院長揮舞著東洋刀脅迫大家跳江自殺,牡丹江吞噬了一個個年輕的生命……

這段經歷,永遠留在檔案資料以及伊藤郁子的記憶中。伊藤就是當年被逼跳江的日本女護士之一,所幸她死里逃生。“當護士時親眼目睹日軍的殘忍,他們殺死那么多中國人,我要將功贖罪,替日本人還債。”

從江中脫險后,伊藤被解放軍救護隊收留,嫁給如皋籍戰士并一直留在中國,將余生獻給了醫療衛生事業。

4月的一天,筆者趕往如皋市如城鎮,采訪了這位傳奇老人。當筆者敲開她位于二樓的門時,伊藤顫顫巍巍地走來,她一手拿著撲克牌,一手開門,笑著說:“我在通關呢!”原來,每天與自己玩一把撲克牌,就是打游戲通關。她的家雖然簡

樸,但是收拾得干干凈凈。

一份報紙放在桌子上,旁邊是一個放大鏡。伊藤郁子與她的女兒住在一起,她女兒告訴我:“老太太特別喜歡看新聞,我給她訂閱了報紙,她每天必做的活動是打牌、看報紙。”伊藤郁子說,自己喜歡看新聞資訊,可以了解每天外面都在發生

著什么。“二戰時剛到中國,我一句中國話也不會說,后來就跟著身邊的護士們學習,現在這么多年過去了,我會寫字,也會說中國話。”伊藤老人說。

伊藤郁子今年已經89歲了,她的臉上時常帶著笑容,每當筆者用普通話與她交流時,她總是很詫異,伊藤的女兒說,現在母親只能聽懂如皋方言。“我來如皋有六十年了。熟悉我的人都喊我伊藤。”她說,當年那段曲折的風雨人生路,現在看

來,都是過眼云煙。“我在中國挺好的,現在我是一個幸福的中國老太太。”

“我來中國是為了贖罪,為了替日本人還債,日本人欠你們的太多了。”在伊藤郁子的講述下,我們了解了她傳奇的一生。

難忘的記憶:二戰尾聲—為日軍罪行心存愧疚死里逃生后被解放軍收留救護傷員

伊藤是在二戰將近尾聲時來到中國的。之所以會參與到文章開頭所說的悲壯跳江經歷中,首先是因為伊藤郁子有著為人類健康和和平奮斗的夢想。“我1925年出生在日本北海道附近巖手縣郊區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伊藤管治是巖手縣農林局專

員,母親是地道的家庭婦女,我在家排行第三,從小愛游泳,水性很好……”

伊藤娓娓道來,一段傳奇的故事,一個曲折的人生展現在筆者面前。

1945年,20歲的伊藤從日本盛岡市的“紅十字會”護士學校畢業,被派往中國東北,在“中國東北第一陸軍”野戰醫院當護士。在那里,她見識到日軍對中國人的殘忍,心中總是充滿愧疚。跳江事件發生時,伊藤抱住一塊木頭,縱身跳進激

流,瞬間消失在滔滔江水中,伊藤在江中曾絕望地掙扎。

“我當時就在想,我才20歲,日軍殺死了那么多中國人,我不能死,我要將功贖罪,替他們還債。”她說,當時自己憑著一身好水性,與風浪搏斗三個多小時后,才死里逃生游到岸邊。“當時日軍已逃得無影無蹤,我就剃光頭發女扮男裝混進

逃難人群,兩天后被解放軍醫療救護隊收留,于是投入到搶救傷員的行列……”

伊藤所經歷的這一切,都已納入到檔案的記憶中。

抗戰勝利后伊藤放棄了回日本在中國,她收獲了感動,也收獲了愛情伊藤說,她加入解放軍醫療救護隊,她護理一名截去雙腳的年輕戰士臨終前,將身邊唯一的蘋果給了伊藤郁子作為感謝。“我的眼淚簌簌而下,那不是一只普通的蘋果,是滾

燙的中國心。”

轉眼,抗日戰爭結束了。此時擺在伊藤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返回日本,另一條是留在中國。“我想念父母,但當我眼前浮現日軍揮舞大刀屠殺中國百姓的凄慘場面時,我很內疚,這筆血債日本人子子孫孫也還不清。再想到中國軍人收留自己

并教自己學漢語寫漢字的情景,我想,我就留下還債吧!”就這樣,伊藤留下來了,成為解放軍牡丹江野戰醫院的一名護士。

伊藤郁子回憶,在牡丹江野戰醫院,自己很快成為骨干,并曾用自己的O型血挽救了17名中國軍人。解放戰爭后期,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周保中到醫院看望傷員時還專門接見了她,“稱贊我是日本的女中豪杰!”

“我25歲時被調至解放軍山西康復醫院,在那里遇到了我的愛情。”伊藤郁子說,在那里遇到了前來療傷的宗序定,祖籍如皋,當時是公安中央縱隊第一師第三團的一名軍官。

兩人一見鐘情,一年后,當其他的日本女兵申請回國時,伊藤則申請加入中國國籍,同年與宗序定喜結良緣,次年生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1954年,一家三口回到江蘇如皋縣城定居,伊藤在縣人民醫院外科當護士,從此扎根于此。

三年自然災害困難時期,伊藤省吃儉用,掏錢為困難病人買魚買肉改善伙食,多次無償獻血搶救農村病員的生命,自己則一天天消瘦,體重最低降至60斤。“消息傳到當時縣長魏志田耳里,魏縣長拎著紅糖、雞蛋、豬油來到醫院看望我,并吩

咐院領導‘限她一周內吃光,不許轉送他人’。”

伊藤說,自己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精神贏得了大家的好評,院領導號召大家“遠學白求恩,近學伊藤郁子”。

日本女護士伊藤郁子向筆者講述了她與周圍人之間的一段往事,十年浩劫中,有造反派要闖進醫院揪斗自己這個所謂的“日本特務”。當時70多名病員和醫務人員齊刷刷擋在辦公室門前阻止。包括院長在內的所有人都護著她說:“伊藤是有功

之臣,要揪就揪我好了。”在場的人一起保住了伊藤,伊藤從內心由衷感謝如皋人。

中日建交后曾回日本探親引起轟動 日本外相親自接見挽留也沒留下伊藤

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正常化之后,當年的11月底,伊藤郁子辦好回日本探親手續,在闊別了27年后,第一次回日本與親人重逢。檔案資料中有伊藤回國探親的記載,當時日本媒體對這一事情進行了濃墨重彩的報道。

伊藤回憶說:“當時有省、市、縣很多領導以及如皋縣人民醫院近百名醫務人員為我餞行,歡送會上沒有歡聲笑語,很多同事暗自流淚,他們以為我不再回來了……”

27年后首度團聚,伊藤內心充滿激動,日本當地政府官員以及親朋好友一起迎接了她并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9610.html

相關閱讀: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