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哪里打響了北京抗日第一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有“京師鎖鑰”之稱的密云古北口,是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隘口,也是長城抗戰雙方投入兵力最多、戰況最激烈、對戰局影響最大的主要戰場。中國軍隊在這里打響了北京地區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

本文摘自:《北京日報》2015年08月28日第07版,作者:佚名,原題為:《古北口:打響北京抗戰第一槍》

有“京師鎖鑰”之稱的密云古北口,是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隘口,也是長城抗戰雙方投入兵力最多、戰況最激烈、對戰局影響最大的主要戰場。中國軍隊在這里打響了北京地區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

古北口戰役歷時75天,中國軍隊以傷亡1.6萬余人的代價,斃傷日軍7000人以上,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民族尊嚴。

到密云古北口鎮尋訪82年前古北口戰役的遺跡,記者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慘烈”。

有何等慘烈?且看帽兒山。

帽兒山位于古北口老城東門外1公里處。遠遠望去,就是一處六七十米高的山頭,山坡上遍植翠柏,山頂處卻是寸草不生,巖石裸露。

“聽老人們說,這山遠看特別像帽子,所以取名叫‘帽兒山’。后來被日本鬼子轟炸,山頭生生給炸平了。”擔任向導的古北口村村民張桂芬告訴記者,古北口戰役中著名的帽兒山七勇士就犧牲在這里。

退回到82年前,帽兒山這座孤零零的小山頭,當時卻是一處戰略要地。站在其山頂上,可以觀察周遭各主要戰場、陣地的戰斗情況。1933年3月,中央軍第17軍25師抵達古北口后,即派出145團的一個班7名戰士在山頂上建立軍事哨所,用電話傳遞周圍的戰斗信息,及保衛古北口城右翼的軍事行動。

作為古北口長城抗戰紀念館解說員的張桂芬,這幾年查閱了大量史料,對帽兒山上7名戰士的故事爛熟于心。

“1933年3月11日,日寇攻破我軍第一線陣地將軍樓,乘勝以主力向古北口城和龍王峪包圍、猛攻。古北口東關外的北山,逐步被敵人占領。12日,我軍大部隊開始往外撤退,日本人窮追猛趕。這時候,帽兒山哨所的7名戰士馬上投入戰斗,掩護大部隊撤離。敵人發現帽兒山上有人,調來幾門重炮不停地向山上轟。我們的戰士就憑一挺機槍、6桿步槍向敵人還擊,一直堅持到大部隊撤離。”

部隊撤離了,按理說,帽兒山上的這幾名戰士也可以撤離。“山后面有一條小路,想走隨時可以走。”張桂芬說,“可當時因為通訊中斷,戰士們沒有得到撤退命令,誰都沒走,全部在山頂堅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9633.html

相關閱讀: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