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海明威:二戰美國秘密特使的中國之旅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皖南事變爆發后,美國左翼記者斯諾和斯特朗先后在美國的《先驅論壇報》和《星期六晚郵報》發表文章,像一顆顆重量級的炸彈,在美國從政要到一般民眾中均產生了強烈反響,蔣介石的做法受到了責難。不久從各種渠道傳來的消息都相繼證實了他們報道的真實性。美國政府不愿中國發生內戰,以削弱抗日的力量,他們正指望中國戰場拖住日軍南進的步伐,因此,美國政府派出特使居里來到重慶,宣稱在國共問題尚未解決前,美國政府無法大量援華。蔣介石受到國內外雙重壓力,只得取消反共計劃。

就在居里訪華的同時,美國政府又暗地里派出另一位特使,歐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國著名作家,新聞記者出身。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海明威:“周恩來是一個具有極大魅力和智慧的人……”

1941年2月,美國著名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的妻子瑪莎·蓋爾荷恩受美國《柯里爾》雜志派遣去遠東采訪,海明威也以美國政府特派員及《午報》記者的身份前往中國調查國共關系。國民黨當局對海明威夫婦訪華是十分重視的。3月26日,海明威拜訪了第七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4月6日蔣介石和宋美齡親自請海明威夫婦共進午餐,還整整談了一個下午,由宋美齡當翻譯。當時,蔣介石剛剛一手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斯諾和史沫特萊等人在美國報刊上作了公正的報道。蔣介石想通過海明威向美國輿論界作宣傳。蔣介石四次談到“皖南事變”,海明威都不作回答,事后他也一直未寫關于“皖南事變”的文章。原因正如他回國后所聲稱的:“由于這些言論只能使國共感情沖突火上加油,易于制造內戰氣氛,因此我沒有發表它!彼J為,不要忘記蔣介石剿共十年,“西安事變”后在共產黨影響下才轉向抗日的,蔣介石還稱他擁有大量軍隊可以消滅共產黨,用這種“外科手術”來治療所謂“心臟病”。在重慶,海明威還秘密會晤了周恩來,周恩來針對國民黨政府關于“皖南事變”的聲明專門寫了兩個紀要交給海明威,希望美國政府能仔細讀讀它,作為了解國共關系的參考。蓋爾荷恩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我們認為,周恩來是個勝利者,是我們在中國所見過的惟一真正好人。如果他是典型的中國共產黨人的話。那么中國的未來將是他們的。對我來說,我已被這位魅力十足的人強烈地吸引住了。”海明威則回憶道:“周恩來是一個具有極大魅力和智慧的人,他與所有國家的駐華使館都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他成功地使幾乎每一個在重慶與他有過接觸的人都接受共產黨人對于所發生的任何事情的立場。”

在結束了為期三個月的遠東之行后,海明威寫了6篇關于中國抗戰的報道:《蘇日簽訂條約》、《日本必須征服中國》、《美國對中國的援助》、《日本在中國的地位》、《中國空軍急需加強》和《中國加緊修建機場》,這些報道分別發表在1941年6月10日至18日的紐約《午報》上。同時海明威還寫給美國政府一份關于國共關系緊張的詳細報告。夫婦二人也曾一起到華盛頓去回答關于中國問題的咨詢。海明威說,這場戰爭后,共產黨人一定會接管中國,因為那個國家里最優秀的人是共產黨人。他在報告中批評了蔣介石對內排除異己的政策,把日本看作是“皮膚病”,而把“中國赤禍”視為心腹之患。

他們認為好心的馬先生是個傻瓜

1941年2月1日,海明威夫婦乘“瑪特桑尼”號輪船從舊金山出發,駛向檀香山,在夏威夷稍加停留,海明威夫婦在2月下旬乘泛美航空公司“剪子”號飛機到達香港。他們住在九龍的半島飯店里。海明威拜會了香港警察局長科恩。此人是猶太裔的英國人,在中國多年,據說曾做過孫中山的衛士,科恩為海明威去重慶做了精心的安排,廣東和廣西的國民黨高級軍官都同他熟悉。

1941年3月25日,海明威夫婦在香港警察局長科恩的安排下,乘一架小飛機偷越日軍占領區,穿過崇山峻嶺,在粵東北南雄小縣著陸。當地政府已經替他們準備好了翻譯。從那里他們乘汽車到達韶關,這一段公路不到100公里,路面太壞,汽車跑了一整天;海明威不知道這已是高規格的待遇,汽車用的是酒精,假如他們坐上用木炭煤氣發動的汽車,在爬山上坡的時候,還要麻煩他們下來幫忙推車。

韶關是當時國民黨第七戰區司令部所在地,司令長官余漢謀上將接待他們并且設宴款待。余漢謀部下有留過美的參謀,看來在廣東給了他們不少幫助。海明威要求到前線去看看,因為這位作家想親眼看看武器裝備居于劣勢的中國軍隊究竟依靠什么同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軍作戰。

余漢謀心里有數,因為中日雙方的對峙陣地雖然相距只有5里路,但是雙方好像訂了“君子協定”,互不“侵犯”已經快到一年了。海明威如果認真考察一下,也許可以寫出一本《南線無戰事》來。余司令長官派那位留美參謀陪他們夫婦到韶關游覽古跡和廟寺,盤桓了3天,但還是拗不過脾氣暴躁的海明威,只好派了一輛老爺卡車,把他們夫婦送到了向南約50里的北江鎮(前面已無路可通),換上一條小船,沿著北江的激流,到達望埠。從望埠鎮只能騎馬前進,才能到達最前線的第十二路軍總指揮部。

1941年4月,國民黨國宣處計劃利用他的聲望擴大對外宣傳,并“糾正其左傾思想”,請求蔣介石批準發予隨軍記者證,且表示將限制其赴西北采訪。香港《大公報》、重慶《中央日報》、中國共產黨的《新華日報》等報紙紛紛報道海明威夫婦來華及在華活動的消息。

對于海明威夫婦的來華,當局到處把他們當作正義與和平的使者,當作貴賓來歡迎,可是他們卻有說不出的苦衷,斏凇段液土硪环N人旅行記》中相當詳細地描述了她和海明威的中國之行。書中瑪莎用U.C(Unwilling Companion:不情愿的伴侶)稱呼海明威。他們對國民黨官方政治部派給他們的陪同翻譯馬先生不滿意,斏P于中國之行的那部分文字標題叫“馬先生之虎”。原來在馬先生陪同他們的途中,瑪莎發現野外山上盡是些黑糊糊的焦樹茬,就問馬先生農民為什么要燒山。馬先生莫名其妙地回答說:“是為了趕跑老虎!瘪R先生進一步解釋說:“老虎吃一種嫩細的小根和甜草,這些東西全燒光后,它們餓得發慌就跑掉了。”在中國竟然有吃素的老虎,這是他們聞所未聞的。對于馬先生這樣信口編一套胡話來蒙老外的做法,瑪莎很不以為然。馬先生自吹在密歇根大學念過書,可是他的英語實在讓人不敢恭維,經常翻譯不出來了,就加上“怎么怎么的”、“叫什么來著”之類的用語,搞得海明威夫婦是云里霧里。所以他們認為好心的馬先生是個傻瓜。

海明威因為沒有看到戰爭而沮喪,他夫人瑪莎被蒼蠅和糞便嚇煞,抱怨不止,尤其不滿意居住的衛生條件。但海明威始終情緒很好,對妻子的抱怨,他的回答是:誰叫你來的?當年廣東三江都用小火輪拖著木船,船上沒有窗子,更沒有盥洗設備。他們到達韶關后,立即乘火車到達著名的“甲天下”的文化城桂林。他們認為這里的旅館太“骯臟”。也許是瑪莎夫人嫌它骯臟。海明威不但本人平常就不修邊幅,而且和第一位妻子哈德莉1924年1月初到巴黎時,他們的住處既沒有煤氣,也沒有電燈,甚至沒有自來水。

令他們感到十分頭疼的是他們在中國所到之處看到的貧窮、落后、臟、疾病。尤其是瑪莎,她是個極其講究清潔的女人,當她來到下榻的“韶關之光”旅館時,一看里面的情況,頓時就起了反感:

“馬先生事先對我們說,旅館很幽雅。可與實際情況對照,我們一開頭就給氣壞了。我們的房間有兩張木板床,一張搖來晃去的竹桌,一只黃銅色臉盆,里面裝著渾水,有一個痰盂,一張很硬的竹椅,一個竹凳,兩盞煤油燈,污穢的蚊蟲,走廊地板上挖了一個茅坑。這個廁所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我這樣提起它并無惡意,一罐水放在那里可能是用來沖洗的。老天還下著雨,而且冷得很。但蚊子并沒有因為冷而減少。我對這里的洗刷方式大惑不解:兩個人才一盆水,怎么個洗法?是不是要我們倆先刷牙,然后用同樣的水洗臉?U.C叫我干脆什么也別洗,假如我還想刷什么牙,那就是傻瓜。我最好控制控制自己愛衛生的怪癖!畡e泄氣’,U.C一邊艱難地掛著蚊帳一邊問,‘是誰要到中國來的?’”

他們在桂林的住地也同樣糟糕,雖然名字叫得好聽,什么“皇宮飯店”,可是臭蟲滿處爬,廁所的臭水滿處溢。這樣的苦他們哪里吃到過?然而,住得不好只是他們這一苦難歷程的一小部分,斏瘜κ裁炊几械讲粷M,包括旅途中看到的一幕幕景色,空氣中彌漫的氣息。

有一次,瑪莎在一個村子里要上廁所,卻找不到一個讓婦女解手的體面地方,結果只好到村子里的公共廁所———一個用草氈蓋著的竹塔樓,“下面有一個五英尺高的阿里巴巴式的大壇子擺在地上用來收集那寶貴的大糞”———去方便,當她爬到竹塔頂上時,正趕上空襲警報,村里的人都跑光了,連豬也趕走了,弄得瑪莎上不上,下不下,左右為難,眼看著一個中隊的日本飛機從頭頂上飛過去。當她從梯子上走下來的時候,海明威笑嘻嘻地對她說:“噢,可憐的瑪莎,如果剛才給炸死,那是多么光榮!勇敢的戰地記者瑪莎在執行公務時以身殉職。不過,國際新聞界將會問,死在什么地方?是怎么死的?”

中國是如此貧窮落后,老百姓的生活是如此艱難,如此節儉,連大糞都舍不得浪費,要好好收集起來作為肥料。中國的士兵風里來雨里去,過著非人的生活,每月卻只有合2.8美元的津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9634.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