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朱德與毛澤東最后一次見面說了什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本文原載于《世界風采》2011年第6期1976年春 *** 后,“四人幫”借機大肆鎮壓革命群眾,使國家局勢變得很復雜,國民經濟遭到更嚴重的破壞。

年近九旬的朱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不顧身體虛弱,帶病堅持工作,每天早起晚睡,給自己加大了工作量?悼饲宥啻蝿袼⒁馍眢w,但他每次都說:“毛主席身體不好,恩來也不在了,現在,我要盡最大努力支持華國鋒維持局面。”1976年的分分秒秒,對于朱德都是那么寶貴。他好像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不聽勸告拼命地工作。

最后一次賦詩酬唱毛澤東1976年元旦前夕,康克清帶上家人把朱德從醫院接回家中。

元旦這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送了毛澤東新發表的兩首詞。第一首是《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第二首是《念奴嬌·鳥兒問答》。

一臉病容、身體仍未康復的朱德,一聽到這兩首詞的播音,頓時精神起來,不禁贊嘆道:“毛主席的詞寫得真好。”

體質虛弱的朱德眼里泛起了連日來少有的光亮,他興奮地告訴家人說:“主席這兩首詞,頭一首是他1965年5月到井岡山視察時寫的。這是他 1929年1月離開井岡山后第一次回去,距1927年率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已有38年了,故有‘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句……”

那幾天,朱德一有空就給家人講解這兩首詞的內容,介紹有關井岡山的情況。有時,還叫工作人員反復朗讀給他聽。此時,盡管朱德不能見到毛澤東,但是,他仍時常掛念與他共事50年的老戰友。

毛主席的詞激發了朱德的無限感慨,他情不自禁詩意勃發,反復推敲,用一個多星期,終于寫下了《喜讀主席詞二首》,后刊登在《詩刊》1976年二、三合期(總第82期)上。朱德為這兩首詞作小引說:“毛主席詞二首發表,聆讀再三,欣然不寐。吟詠有感,草成二首!对娍匪骶洌蛞愿吨。”

下面是《喜讀主席詞二首》中的第一首:

昔日上井崗,革命得搖籃。千流歸大海,奔騰涌巨瀾。

羅霄大旗舉,紅透半邊天。路線成眾志,工農有政權。

無產者必勝,領袖砥柱堅。幾度危難急,賴之轉為安。

布下星星火,南北東西燃。而今勢更望,能不憶當年。

風雷興未艾,快馬再加鞭。全黨團結緊,險峰敢登攀。

和第二首一起,落款為“1976年3月10日”。

這是朱德生前的最后詩作,也是他和毛澤東最后一次詩詞酬唱。

鄧穎超曾建議《人民日報》轉載朱德的這兩首詩,然而卻遭到了姚文元的蠻橫拒絕。在“四人幫”反黨集團被粉碎以后,《人民日報》為紀念毛主席誕辰 83周年,于1976年12月26日特地轉載了朱德的這兩首詩。這是雨過天晴、烏云散盡時對與世長辭的毛主席的深沉悼念,也是驅除四害、朝暉映照后對永眠九泉的朱德的親切告慰,更是在戰旗翻飛、吼聲如雷中對禍國殃民的“四人幫”的有力批判和討伐。

與毛澤東的最后一次見面朱德與毛澤東這兩位中國革命的巨人,在風風雨雨中共同作戰了40多年。然而,他們的最后一次會面卻是那么的耐人尋味。

1966年,已80高齡的朱德,也未能避免“文化大革命”炮火的攻擊。由于朱德功勛卓著,德高望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從“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就不肯放過他,盡管他已耄耋之年,仍將他視為篡黨奪權的障礙。他們唆使“造反派”對朱德貼造謠、誣陷的大字報,喊“打倒、炮轟”的口號。

面對接踵而來的誣陷和迫害,朱德始終像紅軍時期毛澤東對他的評價那樣“肚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鐵”。他鎮定自如地對夫人康克清說:“第一,歷史是公正的;第二,主席和恩來最了解我,有他們在我擔心什么?”朱德不僅意志堅定,而且敢于堅持真理,實事求是。

1966年12月15日,在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朱德直率地說:“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把你打成反革命,把他也打成反革命。我看,只要不是真反革命,錯誤再嚴重,還是可以改正的。一打成反革命就沒有路可走了,這個問題要解決。”

在1968年10月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擴大會議上,一些人猛烈攻擊所謂“二月逆流”問題,朱德卻反其道而行之,仗義執言:“一切問題都要弄清,怎么處理,主席有一整套政策,批評從嚴,處理按主席路線。譚震林,還有這些老帥,是否真正反毛主席?”

1971年9月13日,林彪因篡黨奪權陰謀暴露,倉皇出逃,機毀人亡。得知這一消息后,朱德萬分高興,馬上提筆給黨中央、毛主席寫道:“……林彪這顆埋藏在毛主席身邊最危險的定時炸彈,自我爆炸,是一件好事。因為這使我們黨更加純潔,更加偉大了。”

林彪自我爆炸后,毛澤東和朱德這兩位老前輩進一步加深了革命友情。

1973年12月21日,朱德參加了中央軍委會議,毛澤東在他的住所會見了參加會議的人員。當毛澤東見到朱德這位許久未見面的老戰友時,要站起身來迎接。穿著一身深色中山裝的朱德見狀,趕緊加快步伐走到他的面前……兩位巨人又見面了,又像井岡山會師時那樣,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毛澤東拍著身邊的沙發,請朱德緊挨著自己坐下。這時,毛澤東滿懷深情地向朱德問候道:“紅司令,紅司令你可好嗎?”朱德仍用他慣用的四川話,興奮地回答:“主席,我很好。”

毛澤東拿起一支煙,劃火柴時似乎思考了一下,深深吸了一口之后,高聲對朱德說:“有人說你是黑司令,我不高興,我說是紅司令,紅司令。”毛澤東意味深長而詼諧幽默的話,惹得在場的人都不由自主地點起了頭。接著,毛澤東又風趣地說:“沒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當時的氣氛十分融洽。可是,誰也未曾想到,這竟然成了朱德和毛澤東的最后一次見面。

1976年當朱德的病情稍有緩解的時候,突然傳來毛澤東病危正在緊急搶救的消息。朱德為此十分不安,他囑咐身邊的醫生立即到毛澤東那里去。醫生告訴他,已經派人去了,他這才放下心來。

1976年7月6日,朱德因病逝世。這一天,華國鋒來到毛澤東的住處,向他報告了朱德逝世的消息。

剛剛從生命垂危中搶救過來的毛澤東,靜臥在病床上,聽完華國鋒的報告,用哀痛而微弱的聲音問道:“朱老總得的什么病,怎么這么快就……”華國鋒扼要地向毛澤東報告了朱德的病情,并且報告了朱德治喪委員會的工作日程。

毛澤東聽罷,黯然神傷。他囑咐華國鋒一定要妥善料理朱德的后事。

與周總理最后一次相見、最后一個軍禮敬給老戰友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已是89歲高齡的朱德主持了開幕式。周恩來帶著重病在會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重申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的兩步設想。

朱德在這次會上繼續當選為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他在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上說:“在莊嚴的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我們被選為人大常委會委員,黨和人民委托我們貫徹執行憲法規定的職權,責任重大,任務很艱巨。我們一定要刻苦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1975年7月11日,朱德正準備到北戴河休養,身體稍稍恢復的周恩來一邊在病房內做“八段錦”運動,一邊讓衛士高振普打電話,請朱老總在去北戴河之前先來見見。

幾天前,朱德曾經想去看總理,但因為總理當時的身體不太好,不愿讓年近九旬的朱老總看到他在病榻上的樣子,就沒有去請他。當時,朱德也不想影響總理的正常治療。當得知朱德去北戴河需兩個多月才能回來,周恩來擔心到那時自己的身體條件不會比現在好,于是熱情地向朱德發出了邀請。

這天下午5時50分,朱德走進總理的會客廳時,看見周恩來已經換下了病號服,并且遠遠地迎了過來。

朱德緊緊握住周恩來的手,聲音有些顫抖:“你好嗎?”

周恩來回答說:“還好,咱們坐下來談吧。”

朱德的動作有些遲緩,當衛士走過來扶他坐到沙發上時,周恩來關切地問:“要不要換一個高一點的椅子?”

朱德說:“這個可以。”

朱德同周恩來交談了20多分鐘。周恩來知道患有糖尿病的朱德有按時吃飯的習慣,為了不耽誤朱德吃飯,6時15分,兩位老人依依不舍地握手告別了。警衛員攙扶朱德上車后,周恩來一直深情地目送汽車遠去。

朱德同周恩來有著半個多世紀的深厚情誼。1922年,朱德在德國由周恩來和張申府介紹入黨。50多年來,他們曾經一起度過了無數個生死與共的日日夜夜。朱德萬萬沒有想到,這次竟是他同總理之間的最后相見。

1976年1月8日,為黨和人民鞠躬盡瘁的周總理病逝了。

當時,朱德的身體也不好,才出院不久。組織上怕朱德悲傷過度,沒有立即告訴他總理病逝的消息。

當天下午,朱德還接見外賓,接受比利時新任駐華特命全權大使舒馬克遞交國書;貋砗螅悼饲逑胱屗麑偫硎攀烙袀思想準備,便慢慢地對他說:“總理病情最近又有惡化。”朱德聽了后,沉默了一會兒,說:“不會吧,他的手術做得很成功,怎么會這么快就惡化了呢?”

到了晚上8點,收音機里播出周恩來逝世的訃告,朱德驚呆了。盡管他已經知道周恩來病情惡化了,但還是無法接受總理逝世的事實。聽著收音機里不斷傳出的哀樂,看到家人個個淚流滿面的樣子,他才肯定這一切是真的了。眼淚從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流了下來,滴落在衣襟上。

他坐在沙發上,沉默了很久……工作人員告訴朱德,總理臨終遺言是要把骨灰撒在祖國的大地和江河里。這時,朱德說:“過去人們死后要用棺材埋在地里,后來進步了,死后火化,這是一次革命。

總理為黨、為國家、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真是一個真正的徹底的革命家。”他一邊說,一邊流淚,還問:“你們知道總理的革命歷史嗎?”大家說:“知道一點,看了一些別人的回憶。”“你們應該了解總理的革命歷史!”說著,朱德就開始講周恩來革命的一生。當時,家人怕他過分傷心,身體受不了,沒有讓他說很多,但他仍不時自言自語:“你們知道總理的革命歷史嗎?”他陷入深深的回憶之中。

1月11日上午,年邁的朱德拄著手杖站在周恩來的靈床前,老淚橫流,低聲呼喚:“恩來!恩來!”

朱德鞠罷躬,又挺直身軀,緩緩地抬起顫抖的右臂,莊嚴地向周恩來行了一個軍禮,然后被人攙扶著蹣跚離去。

向周恩來遺體告別時,朱德一路上都在掉淚。在車上他就要脫帽子;貋砗,他一句話不說,也不思茶飯。

周恩來的追悼會就要舉行,秘書見朱德悲痛過度,連續幾天徹夜不眠,身體特別虛弱,怕他撐不住,就征求他的意見:“去不去參加?”他根本沒有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馬上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可是,就在要上車出發的時候,朱德卻兩腿軟得厲害,怎么也站不起來了。這使他非常不安,坐在沙發上難過地嘆氣:“唉,去不成了!這怎么對得起恩來?”猛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連忙吩咐說:“快把電視機打開!就是坐在家里,我也要參加這個追悼會。”

電視機打開了,朱德懷著對老戰友的哀思,隨著低回的哀樂,眼含淚花,送走了那系著黑紗的靈車……最后一次外事活動有一段時間,廣播里說“鄧小平是 *** 的總指揮、黑后臺”,朱德對此不屑一顧,他問康克清:“你知道小平同志住在哪里嗎?”康克清搖搖頭。

朱德說:“現在,他連自由都沒有,他出得來嗎?說他是 *** 的總指揮,碰到鬼了!” 有一次朱德同江西省委常委劉俊秀談話,針對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憤慨地說:“別聽他們‘革命’口號喊得比誰都響,實際上就是他們在破壞革命,破壞生產。不講勞動,不搞生產,能行嗎?糧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沒有糧食,讓他們去喝西北風!”

*** 后,“四人幫”借機大肆鎮壓革命群眾,使國家局勢變得很復雜,國民經濟遭到更嚴重的破壞。朱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不顧身體虛弱,帶病堅持工作。由于過度的緊張和勞累,他的肺炎復發了。但他毫不在意,照樣工作,照樣會見外賓。

這年6月21日上午,按照有關方面的安排,朱德要會見澳大利亞聯邦總理馬爾科姆·弗雷澤。1975年11月在競選中獲勝的弗雷澤,在擔任總理后便選擇了中國作為重要的訪問對象。

這天早晨,朱德起床后,感到身體不太舒服。家人勸他立刻休息,不要再工作了。朱德聽后搖了搖頭:“這是黨安排的工作,我怎么能因為身體不好而隨便不去了呢?”

吃了藥后,朱德上午按時來到人民大會堂。當他踏進大會堂,來到迎賓廳時,卻沒見往日那種迎賓的氣氛。會見的時間到了,不知什么原因,仍未見到外賓。朱德只好在休息室等候。后來才被告知,會見的時間推遲了。因為馬爾科姆·弗雷澤總理把會見的時間推遲了。外交部竟然沒有把這事事先告知委員長!

不知不覺,將近1個小時過去了,馬爾科姆·弗雷澤總理的車隊才緩緩向大會堂駛來……朱德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會見弗雷澤總理竟是他最后一次參加外事活動。由于在開放冷氣的休息室里等候了太長時間,回到家中他便感到身體不舒服,有些咳嗽,伴有低燒。后經醫生診斷,是患了感冒。到了25日晚飯后,他又出現了腹瀉。

醫生建議他立即住院治療。朱德想到次日要會見外賓,堅持說:“不要緊,等明天我會見了外賓,再去住院也不晚。”他執意要參加了外事活動后再去看病。但是,因為身體十分不適,經康克清和保健醫生極力勸說,朱德只好住進了北京醫院。從此他沒有再接見外賓,外事部門對會見的有關安排都作了調整。

盡管會見的時間比較短暫,但是,朱德在弗雷澤總理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朱德逝世后致電中國領導人的唁文中提到:“對于他的逝世,我個人感到格外難過,因為僅僅兩周以前,在我訪華期間,他熱情地接見了我。由于朱德對建設新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將為人們長久懷念。”

最后一次訪友1976年5月19日,年近90高齡的朱德收到知名學者成仿吾送來的《共產黨宣言》新譯本,一輩子治學嚴謹的成仿吾懇請朱德審讀一番并提出意見,做必要的把關。這是成仿吾根據1848年的德文原本,對自己1938年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重新校訂后出版的。

第二天,朱德拿起新版《共產黨宣言》送審本,對照舊譯本逐字逐句認真仔細地通讀起來,并不時地提筆做著眉批。書一讀完,感慨萬千的朱德便動了即刻去看望譯者的念頭。他告訴秘書說:“你準備一下,我要馬上去看望成仿吾同志。”秘書聽后感到為難,朱老總畢竟是已近90歲、年老體弱的身子骨了,能經受得住驅車訪友的勞頓嗎?但看朱德決心已定,只好給成仿吾撥通了電話。比朱德小10歲的成仿吾得知這一消息后,在電話中聲音激動地囑咐道:“請轉告老總,讓他不要來,我馬上去看望他。”

但朱德仍然堅持要親自登門拜訪。下午3點左右,朱德興致勃勃地坐車去看望成仿吾老教授。朱德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剛剛跨出車門,早已等候在樓門前的成仿吾便迎上前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許久都沒有松開,并且興奮不已地問道:“老總,你好呀?”然后挽著朱德的胳膊緩緩地朝屋內走去。

從1974年中央黨校組建“成仿吾小組”拉開翻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序幕,到印制出《共產黨宣言》送審本,歷時整整兩年。出乎成仿吾意料之外的是,送審本報送朱德僅僅3天,這位年高九秩的革命家就坐在對面與自己促膝而談了。

朱德欣慰地對成仿吾說:“你們重新校譯的《共產黨宣言》,我一口氣看完了,很好懂,主要問題都抓住了?赐旰,不用討論就明白了。階級斗爭問題、民族問題、家庭問題、婦女問題都講了,講得很清楚。”

朱德詢問成仿吾:“你們這個班子有多少人?花了多長時間?”成仿吾一一作了回答。

朱德囑咐成仿吾:“還應該多培養幾個接班人。馬克思主義弄通了,很重要。”

接著,朱德再次強調并鼓勵成仿吾說:“弄通馬克思主義很重要,為了弄通,要有好譯本。”

朱德稱贊成仿吾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并且鄭重地說:“這個新譯本很好,通俗易懂,沒有倒裝句,可以一口氣讀下來。有了好的譯本,才便于弄懂馬克思主義。這對于學習、普及馬克思主義很重要。這個工作是根本工作,很有價值啊。”略作停頓,朱德又深有感慨地說道:“現在有些問題討論來討論去,總是要請教馬克思、恩格斯,總得看《宣言》是如何講的。你們的工作做好了,對世界都有影響,有世界意義。我要把你們這里當個點,以后經常來。”

朱德語重心長地關照成仿吾:“你要很好地保重。黨內像你這樣的老同志不多了。”

最后,朱德告訴成仿吾:“中央對我管得很嚴。我的身體還好,現在一天吃三兩糧食,吃多了不消化。游泳要堅持,不要停下來。我現在還常用游泳圈在水里泡一泡。”

兩位老人推心置腹地談了一個多小時后,朱德起身告辭。望著漸漸遠去的汽車,成仿吾深情地對夫人說:“他還是那么謙遜,還是那么真誠!”

孰料,45天后朱德溘然辭世。這是成仿吾怎么也沒有想到的。他聞知噩耗,淚水漣漣,久坐不語。突然,他叫服務員:“拿黑紗來!”他顫巍巍地把黑紗套在了左臂上……從延安時期算起,他結識朱老總已經近40年了。他不僅敬佩朱老總的軍事指揮才能,更敬佩朱老總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

巧的是,朱德一生中接觸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是《共產黨宣言》,他臨終前最后讀的一本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還是《共產黨宣言》!朱德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畢生為共產主義而奮斗。

說的最后一句話是“要把生產抓好!”

在朱德病重住院的日子里,葉劍英特別關注他的病情,幾乎每天都要讓他的女兒打電話到醫院,詢問治療情況。鄧穎超、聶榮臻等一些老同志也紛紛來到醫院探視朱德。

在醫院里,朱德仍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和前途。7月初,朱德已報病危,但神志還比較清醒。

一天,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來看他,朱德本來是閉著眼睛的,聽說是李先念來了,立即睜開,兩人緊緊地握手,朱德輕聲緩緩地說:“生產為什么不能抓?哪有社會主義不抓生產的道理?”他喘口氣接著鼓勵說:“要抓好!”

7月5日這天,李先念、聶榮臻、王震、鄧穎超、蔡暢等來醫院看望朱德,他吃力地睜開雙眼,看著這些幾十年風雨同舟的老同志,嘴唇翕動著,想和他們說話,但沒有發出聲音,想和他們握手,但胳膊微微動了一下,卻沒有抬起來……看著當年馳騁疆場、威震敵膽的總司令被病魔折磨得如此虛弱,在場的人都流下了眼淚。

此后,朱德一直處于昏迷狀態……1976年7月6日下午3時1分,朱德那顆為真理、為國家獨立、為民族解放、為社會主義事業跳動了90年的心,永遠地停止了跳動……開完追悼會后,康克清召集全家開了一個家庭會。會上,康克清說,朱德他老人家生前曾說,他還有兩萬多塊錢存款,想把這筆錢當作他的最后一次黨費,全部交給組織。

粉碎“四人幫”后不久,朱德的孫子協助康克清整理了朱德的遺物,并按照康克清的意見,以她的名義起草了給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的一封信,信是這樣寫的:汪(東興)主任:

朱德同志逝世已經七個月了,承蒙組織照顧由他身邊工作人員清理了他的文件和遺物。這一工作現已告一段落,那幾位同志也已相繼離開了這里。此外還有幾件事向您匯報一下。

一、遵照朱德同志生前囑咐,現將他自發工資以來存放于中辦特別會計室的存款(20306.16)全部上交黨組織,另外他一件比較珍貴的白虎皮大衣也一并交上。

二、組織上為了照顧朱德同志為他特制的一張新床和一輛手推車,現均退還給組織。原來朱德同志坐的紅旗轎車,仍存放在六所,如何處理請組織安排。

三、朱德同志生前所發的文件資料等曾由尹慶民秘書整理,其中重要的文件和講話、報告等資料均已上交中辦。另外文字材料中,尚有朱德同志自39年至76年所作詩詞除六十五首出版過,還有六百余首尚未出版。這些底稿現均存放在我這里。詩刊編輯部和一些老同志對朱德同志的詩詞匯集表示關心。我考慮這部分遺物尚需找位比較熟悉情況的同志協助整理一下。如果中央決定出版,即可提供。據我了解,朱德同志的大部分詩詞是經原秘書沈毓珂同志經手的,他比較了解,是否可請沈毓珂同志協助整理朱德同志的這部分詩詞。(沈毓珂同志現為湖北十堰二汽黨委書記)以上意見,請您審處。

(東西上交何處,請批示)康克清一九七七年元月十五日10年以后,即1986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朱德百年誕辰紀念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致詞,高度評價了朱德的一生,他說:朱德同志的一生,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建樹是多方面的。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對于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功蓋千秋,更令人懷念的是,朱德同志既是偉大的統帥,又是普通士兵,堪稱楷模,他的德行與日月同輝。朱德同志光輝的一生,是同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和偉大勝利融合在一起的。

40年前,在朱德60誕辰時,毛澤東稱他為“人民的光榮”。其他中央領導也給他以高度評價。對這些稱譽,朱德是當之無愧的。

朱德是偉大的,又是平凡的。他一生思想的高尚、人格的偉大,給全黨、全國人民留下了親切難忘的印象。他將傳頌千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7503.html

相關閱讀: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