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齊頃公率軍南下攻占魯國龍邑(又作隆,今山東泰安東南),繼而擊敗衛國軍隊的作戰。
春秋初期,晉國取代齊國成為中原的霸主。原追隨于齊的中原諸侯遂轉而附晉。位于齊西南方中等實力的魯國亦自恃投靠于晉,不再事齊,齊、魯因此失和。后,晉之宿敵江漢流域強國楚國不斷發兵北犯,從晉手中奪取了對中原中、南部地區的控制權,使晉的中原霸權跌落。十六年春,晉景公會同衛國加兵于齊,迫使齊頃公向晉求和,晉、齊復重歸于好。魯國鑒于晉、齊媾和,懼怕齊國出兵攻魯,而晉會袖手旁觀,遂于同年夏遣使赴楚,建議其發兵攻齊。當時,楚國正試圖拉攏齊國,并無攻齊之意。不久,楚莊王病故,楚遂以其有喪事為由回絕了魯國的請求。魯遭楚拒絕后,深恐受到齊國的報復,遂于十七年春制定丘甲制度,以增加軍賦。冬,魯成公授權大夫藏孫許(即藏宣叔)負責訓練軍隊,修繕城郭,以加強戰備。十八年春,齊頃公果然率大軍南下攻占魯北部的龍邑,繼而南進至巢丘。當時,魯與其西方鄰國衛國關系友善。衛穆公聞悉齊軍攻魯,急遣大夫孫良夫、石稷、寧向、向禽領兵東進攻齊救魯。齊頃公得知衛軍攻齊,遂領兵西進迎擊。進入齊境不久的衛軍懾于齊軍實力強大,倉促回撤。齊軍尾追衛軍至衛東部邊地新筑(今河北魏縣南),擊敗衛軍。魯、衛兩國被迫向晉國求援。晉景公命新任主政卿卻克領兵會同魯、衛等國軍隊攻齊,導致晉、齊鞍之戰(參見鞍之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3758.html
相關閱讀: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臧文仲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魯國的傳奇寡婦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