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袁世凱稱帝典禮花費3000萬 可買10艘驅逐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要說袁世凱敢于開歷史倒車,將自己的頭銜從大總統閣下改為大皇帝陛下,那也是有“民意”強力支持的。1915 年12 月11 日上午9 時,中華民國參政院專門舉行全體會議討論有關變更國體事宜。據記載,當天參加會議的各省“國民代表”共1993 人,竟一致同意國家實行帝制,稱“中華帝國”,并袁世凱登基大典籌備處推戴袁總統為皇帝:“恭戴今日大總統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并以國家最上完全主權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極,傳之萬世。”經過兩個半小時的歌功頌德,會議宣告結束,隨即便將推戴書送到中南海總統府。面對國民代表機構的“擁戴”,袁總統自然十分感動和激動。在按照歷史上的慣例客套性地推脫了一番后,袁世凱最終接受全體國民的“擁戴”,開始著手策劃登基稱帝事宜。

  與此同時,以朱啟鈐、梁士詒等人為骨干的登基大典籌備處開始忙碌起來。盡管袁世凱一再叮囑手下要節省開支,但該花的錢還得花,僅初步預算就得590 余萬元,內含祭典費26萬,修理大殿工程費105 萬,調度費117 萬,饗宴費22 萬,接待費51 萬,犒賞費69 萬,大禮關系費166 萬等不一而足。而據有關史料披露,實際上為了此次稱帝,袁氏政府前前后后竟花了3000 萬元!盡管當時國家財政困難,但在“梁財神”梁士詒的精心運作下,還是為此次復辟帝制提供了非常充裕的資金。

  據保存下來的賬單顯示,僅僅為籌備登基大典,袁世凱就支出了2000萬元。例如單是為了感謝美國政治顧問古德諾在學術理論上對帝制的“支持”,政府就付給其50 萬元的“潤筆費”。再有,為了獲得輿論界的支持,袁世凱還慷慨地向《亞細亞日報》《國華報》等提供了30 萬元的友情贊助。至于為了修繕紫禁城內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則更是一筆浩大的開支。為了顯示新王朝的新氣象,袁世凱先是下令將三大殿分別改名為承運殿(取意“奉天承運”)、體元殿(取意“恭體黎元”)、建極殿(取意“建國立極”)。由于嫌原來宮殿的黃色不符合本朝的“火德”,又下令大殿內裝飾一律改漆朱紅色,殿中央的八根大柱加嵌赤金,飾以盤龍彩云。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這項大工程交給了袁世凱同姓不同宗的侄子袁乃寬辦理,結果袁乃寬竟花費了270 萬元,而據承包商透露實際上只用了100 多萬元。

  為了準備登基大典,袁世凱及其家人乃至大小官員都要添置新式服裝和各類用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專門為袁世凱定制的兩件龍袍,據說花費了60 萬元!說起這兩件龍袍,其豪奢程度真是絲毫不亞于古代帝王的龍袍。據親歷者記載,該龍袍由內務部官員陶洙設計:“冠用平頂,皇帝十二旒、卿九旒、大夫七旒、士五旒。上衣下裳,繡山龍火藻八章!S龍袍由庶務司長郭葆昌承辦,命大柵欄瑞蚨祥制衣,特繡金龍,雙目皆嵌以精圓珍珠。”龍袍全用真金絲織成,上面鑲嵌大大小小無數顆珍珠,甚至還有一顆從遜清皇宮“借”來的鴿子蛋大的東珠。盡管龍袍的承辦商、著名的老字號“瑞蚨祥”不敢怠慢,集中了所有名師精心制作,可當他們將做好的第一件龍袍呈送給袁世凱審查時,卻遭到了一番奚落。原來,龍袍盡管看上去富麗華貴,上面所繡的九條龍張牙舞爪,但要求苛刻的袁世凱卻總覺得“龍氣”太散,缺乏帝王之氣。恰巧那幾天著名京劇老生劉鴻聲正在上演《斬黃袍》,身為其戲迷的袁世凱便大方地將這件龍袍送給偶像作戲服了。于是乎,劉老板竟有幸身穿貨真價實的龍袍在舞臺上亮相,因此而紅遍全國。之后按照袁世凱的要求,瑞蚨祥又重新做了一件九團龍袍,每團繡一條龍,龍眼上各嵌一顆大珍珠,龍頭各部還鑲有小珍珠,龍鱗處則綴有珊瑚斷片。對于這第二件龍袍,袁世凱很是滿意。此外登基大典籌備處還花10 萬元定制了兩頂復古式皇冠,12 萬元的一枚玉璽,60 萬元的兩顆金印,40 萬元的一把新龍椅,如此等等。除了袁世凱外,其家人的服裝用品也是一筆大開銷。據說光是眾多“娘娘”所需費用就高達200 萬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8118.html

相關閱讀: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