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國防部長秦基偉將軍在回憶錄中記述了一位抗美援朝女戰士的事跡:“有一個女戰士使我印象至深,她叫王清珍,只有十七歲,她在五圣山后面的坑道病房護理二十多個重傷員,這個姑娘為了解除戰友的痛苦,幫助傷員排尿,情操之高尚,令人肅然起敬!
1954年,作家林杉創作完《上甘嶺》劇本后,在劇本最后的頁碼上注明:衛生員王清珍就是王蘭的原型。
如今,王清珍已是一位銀絲滿頭的老人,七十余歲的她家住在湖北孝感一個干休所。不過,半個世紀前異國那段烽火連天的日子在老人的記憶里清依舊清晰如昨……
為了解除戰友的痛苦,17歲的少女用口替異性排尿
1951年初,年僅15歲的衛生員王清珍跟隨第三批入朝的志愿軍某部官兵大步踏上了友好鄰邦朝鮮的領土,"過了橋那邊是另一個世界:城市成了一片廢墟,四處都是燃燒的房屋和殘垣斷壁,硝煙彌漫,妻離子散的人們在痛苦中呻吟。當時王清珍暗暗發誓,一定要打敗美帝國主義,為朝鮮人民報仇!"
戰斗打響后,王清珍每次都要求上前線。槍林彈雨擋不住她,饑寒交迫攔不住她。她說,只要一想到戰友們還在浴血奮戰,朝鮮人民還在受苦,身上就有股使不完的勁。醫療用品不足,衛生員們就從烈士和敵人的尸體上收集急救包;繃帶不夠用,就去撿敵人投照明彈的降落傘,把它撕成條做繃帶;藥棉用完了,就從棉衣里抽出棉絮煮沸后做藥棉。
當時,王清珍一個人要負責3個坑道并排躺著的20余個重傷員。她每天除了給傷員清洗、包扎傷口外,還承擔起許多特殊任務。一次,醫院來了一批傷員。他們過河時,河水結了冰,腳全凍壞了。王清珍和姐妹們就幫傷員把鞋襪脫下來,先用溫水泡,然后將他們的腳放在自己的懷里捂,捂熱一個再換一個。一位姓李的重傷員全身裹著繃帶只露出鼻子和嘴巴,喉部也被灼傷,失去了吃飯的能力,王清珍咬牙將飯、菜嚼爛,口對口地喂了起來……
一天夜里,王清珍正在巡回查護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洞口傳來輕緩而又沉重的呻吟聲,她加快了腳步來到病床前,借著暗淡的煤油燈光,王清珍看到呻吟的傷員就是當天下午剛從火線上抬下來的一位姓曹的排長,曹排長的臉色很不好,頭上冒著細細的汗珠……
"同志,哪地方痛?""我,我要……",曹排長欲言又止。王清珍明白了許多:"是不是要解手?大解還是小解?"曹排長低聲地回答:“小解!"當王清珍把罐頭盒拿來,想幫曹排長脫褲子的時候,他吃力地用手推了推說:"這事就讓我自個兒來吧!"王清珍習慣性地轉過身來,走到洞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85233.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