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說著,信手接過譯員遞過來的火柴,當場為尼克松點燃了杯盞中的醇酒,頃刻茅臺酒就燃起一股藍色的火苗。尼克松和所有的美國客人頓時驚呆了。片刻,宴會廳里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周恩來與尼克松 資料圖
本文摘自:《黨史博覽》2014年11期,作者:竇應泰,原題為:《周恩來政壇內外的宴請藝術》,為節選。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周恩來為他安排的幾次宴會,則別具匠心。尼克松不僅為周恩來設宴菜肴的豐美而叫絕,更讓他驚嘆的是中國久負盛名的茅臺酒。
2月21日尼克松抵達北京的當晚,周恩來就在人民大會堂為他舉行了一次隆重的歡迎宴會。周恩來為尼克松親自擬定的國宴菜譜為:冷盤7道:黃瓜搓西紅柿、鹽封雞、素火腿、酥鯽魚、菠蘿鴨片、廣東三臘(臘肉、臘鴨、臘腸)、三色蛋(松花蛋);熱菜6道:芙蓉竹蓀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草菇蓋菜、椰子蒸雞、杏仁酪;點心7道:豌豆黃、炸春卷、梅花餃、炸年糕、面包、黃油、什錦炒飯;水果2道:哈密瓜、橘子;酒水8種:茅臺酒、紅葡萄酒、青島啤酒、橘子水、礦泉水、冰塊、蘇打水、涼開水。
這其中值得一說的就是貴州茅臺酒。尼克松在來華訪問之前,白宮的秘書們曾為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其中就包括毛澤東和周恩來兩人的資料。資料中,就有周恩來早年在重慶和南京宴請賓客的花絮新聞。資料稱:“周恩來不僅是外交的大手筆,善于與各國政要、外交人員、新聞記者們周旋,而且極為善飲。酒量在中共要人中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善飲茅臺酒,最多時可飲一斤不醉。”
周恩來在宴會開始時告訴尼克松:“今晚招待總統先生的酒已經窖藏了三十多年,是中國目前最為醇美的茅臺酒!”尼克松大為感動。出于對茅臺酒的興趣,尼克松忍不住即席發問:“總理閣下,來前我曾得知一個有關茅臺酒的秘聞,有人在飲酒時不慎吸煙,結果火柴引燃他口中的酒水并發生了爆炸……貴國的茅臺酒真有那么大威力嗎?”
周恩來說:“總統先生所言非虛。您可知數十年前在歐洲舉行過一次國際評酒會嗎?此前中國的茅臺無人問津,剛好有人不慎在會場上碰翻了桌上的茅臺,結果滿廳一片醇香。西方的香檳雖然久負盛名,可哪里有中國茅臺酒那么沁人心脾?最后的大獎就這樣給了茅臺。至于總統先生所說的笑話,其實也并非毫無來由。”周恩來說著,信手接過譯員遞過來的火柴,當場為尼克松點燃了杯盞中的醇酒,頃刻茅臺酒就燃起一股藍色的火苗。尼克松和所有的美國客人頓時驚呆了。片刻,宴會廳里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若干年后,尼克松在撰寫《領導者》時追憶了此次宴會:“我們繞著宴會廳與50多位高級官員碰杯,我注意到周恩來總理向每位客人祝酒時,只用嘴唇輕輕碰碰杯沿。當我和他回到自己的座位時,都拿著原來的那杯酒,坐下休息。談到酒量,周恩來總理對我說,在長征途中,他一天喝過25杯茅臺,并轉動手中酒杯說,‘比這個杯子大’,這使我非常驚訝。由于年齡的原因,他的酒量已被限制到兩三杯。我記得曾經讀過一段書,說紅軍長征途中曾經攻占了生產茅臺酒的茅臺村,把那里的酒都喝光了。周恩來總理眨眨眼睛,流露出對往昔的眷念,并以烈性酒推銷員的眼神和口吻對我說,‘長征中,茅臺酒被看作是包治百病的萬能良藥’。”
周恩來當然不是尼克松所稱的“烈性酒推銷員”,而是通過他手中高擎的酒杯,拉近了太平洋兩岸對峙多年的中美之間的距離。誠如尼克松在中美上海公報簽署后在上海的歡送酒宴上同樣高舉茅臺酒杯祝酒時所說:“我們要建立一座跨越一萬六千英里和23年敵對情緒的橋梁,可以說,是公報搭起了這座通向未來的橋梁。……美國人民,要和中國人民一起,將世界牢牢地握在手中。”坐在席間的周恩來望著舉杯痛飲的尼克松,臉上露出了微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5522.html
相關閱讀: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