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文革造反派監禁誰令周恩來震怒:不放人以土匪罪論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近代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接著農業部造反派深夜又將王振揚用麻袋蒙頭,從家中綁架到郊區農村監禁、拷問、審訊,情況險惡,驚動中南海,周總理大為震怒,馬上讓辦公室給農業部造反派打電話:限其在當夜12點前將王振揚安全送回家,否則以土匪罪論處。

文革時的周恩來

本文摘自:《百年潮》2014年12期,作者:許人俊,原題為:《“文革”期間周恩來總理的聯絡員》,為節選。

1966年底,在河北農村指定王振揚為聯絡員

王振揚是山東人,當年50歲。他原是部隊軍人,曾在廣州空軍政治部擔任主任,1964年被調任中央農業部政治部主任。不久中央機關機構調整,他到中共中央農林政治部擔任副主任。1965年,內蒙古、山西、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發生嚴重干旱,農業生產受到威脅,周總理親自出馬擔任抗旱組長,國務院農機部長陳正人、中央農林政治部副主任王振揚任副組長。王振揚身強力壯,肯吃苦,有文化,思維敏捷,每到一地都能把旱情寫成簡報及時送總理閱看,深受總理青睞。王振揚對華北六省抗旱情況和抗旱先進典型了如指掌,河北沙石峪的先進典型就是他向總理推薦的。

1966年冬天,我國遠在歐洲巴爾干半島的“親密戰友”、“歐洲明燈”阿爾巴尼亞,派出以國防部部長巴盧庫為首的黨政高級代表團,來華參觀訪問河北農村先進典型沙石峪。毛主席指示周總理親自接待,當時68歲的周恩來年邁體弱,重病纏身,但仍以國家利益為重,親自陪同巴盧庫等乘直升機前往河北沙石峪。這已是周總理第二次陪同阿爾巴尼亞黨政高級代表團訪問沙石峪。

因為當年4月28日,阿爾巴尼亞總理謝胡曾經率領黨政領導人出訪我國。當時,我國實行“左”的路線,國際朋友為數不多,只有阿爾巴尼亞這個巴爾干半島的“山鷹之國”,堅定支持我們反對蘇聯修正主義,被列為“親密戰友”。按照毛主席指示,我國高規格接待他們的來賓,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等都出動全程陪同,一些省部級干部隨行,而且對訪問路線做了精心設計和安排。比如阿爾巴尼亞方面表示山西大寨已經去過,那里的抗旱經驗不適合本國,因此要求另選河北沙石峪參觀訪問。而沙石峪地處山區,交通不便,我們再次動用空軍直升機運送參觀訪問。同時,安排河北黨政領導人在沙石峪帶領群眾熱烈歡迎,由沙石峪的支部書記張貴順,詳細介紹黨支部發動群眾在山區艱苦奮斗,筑水庫蓄水和修建梯田,引水灌溉農田,種植莊稼和果樹,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富裕山區農村的先進經驗。謝胡等客人對沙石峪的成功經驗很感興趣,當時確定將沙石峪作為阿爾巴尼亞干部的培訓基地。

由此出現阿爾巴尼亞第二次派出黨政高級代表團訪問沙石峪的問題。

然而,此時我國因為出現了“文化大革命”,政治局勢已經發生急劇變化,陳毅副總理被紅衛兵打倒、批斗。周總理只能不顧病痛和勞累,帶領我軍副總參謀長彭紹輝、外交部副部長王炳南、中央農林政治部副主任王振揚等,一起陪同阿爾巴尼亞代表團乘直升機前往沙石峪參觀訪問。

那一天,恰逢春節前夕,天氣奇冷,華北上空淺灰,寒風颼颼,沙石峪的群眾雖然奉命舉著紅旗,冒著寒風,喊著口號歡迎兩國領導人。但是一個個情緒低沉,遠不如上次周總理、陳毅副總理陪同阿爾巴尼亞謝胡來訪時,人人那樣歡天喜地,意氣風發。

在歡迎人群中,周總理已經見不到沙石峪原支部書記張貴順的身影。因為“文化大革命”的狂風刮到山村后,造反派奪了大隊的權,造反派把張貴順作為“走資派”和“階級異己分子”打倒,還開除黨籍,實行群眾專政監督勞動。得知消息后,周總理十分驚訝、納悶,他關心張貴順,特地讓隨行的王振揚找張貴順來見一面。只見張貴順低著頭,氣色灰暗,滿臉憂傷,有一肚子委屈的話。但在群眾專政的壓力下,又不敢明言?偫砝斫馑男那,讓他暫時離開后,問王振揚這是怎么一回事?王振揚也莫名其妙,說不清楚。

總理帶著滿腦子疑問離開沙石峪,繼續陪同巴盧庫為首的阿爾巴尼亞黨政代表團乘直升機飛往另一先進典型西鋪村訪問。

那里情況同樣一片混亂。因為搞“文化大革命”,先進村的群眾分成兩派奪權,爭斗不休,各不相讓。全國勞動模范、老支部書記王國藩等領導人全部靠邊站,黨支部班子陷入癱瘓,農業生產無人過問。周總理目睹此景此情,憂心如焚,擔心全國長此下去,農業減產,群眾生活遭殃,如何向人民交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3310.html

相關閱讀:揭秘: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袁世凱的恩怨情仇
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揭秘:武昌起義前孫中山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
1936年蔣介石憑借一封什么密函化解內戰危機?
解密拜倒在東洋女間諜“石榴裙”下的民國高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