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一個女地下黨員在臺灣的身后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1999年,我為了編輯《二十世紀臺灣》畫冊,在許多單位的檔案室搜尋有價值的歷史照片。一天晚上,我在一家過去很有影響力的報社的相片柜底部找到一袋沾滿灰塵的照片。打開袋子,赫然看見一批血淋淋的槍殺照片,發布單位是“軍事新聞社”,發布時間是1950年。

香港《亞洲周刊》

原題:追尋“匪諜”滄桑 探索國共和解

一個女共產黨員在臺灣的身后事

(從1949年開始,國民黨在臺灣槍決了數以千計的中共地下黨員及左翼異見人士,甚至牽連了一些與政治無涉的老百姓。2000年,還是臺北市市長的馬英九,曾積極推動有關“白色恐怖”時代的 回顧與反思,追溯當年被國民黨槍決的中共地下黨員和左翼人士的歷史,為逝者的親人尋找先人骸骨提供方便。作為一名臺灣的新聞工作者參與其中,本文的作者意外地發現了當年許多震動人心的秘密。)

徐宗懋

如今,兩岸新世代大多忘卻了你死我活的年代,重新回顧這段歷史,對兩岸關系的發展有積極意義。兩岸人民不能再成為政治斗爭的工具,要成為兩岸和平雙贏的推動力量。

1她在臺灣被判死刑

上世紀50年代初,數以千計的中共地下黨員在臺灣被槍決,朱諶之(1905年~1950年)是其中的一位。

2001年,我在大陸的《老照片》系列書籍中發表了文章《戰爭后的戰爭》,寫的是1950年中共地下黨在臺灣被摧毀的慘烈過程,尤其著名的是,在“吳石案”中,國民黨原“國防部”次長吳石、副官聶曦、原聯勤總部第四兵站總監陳寶倉、中共華東局派遣人員朱諶之,在法庭上被判處死刑,隨后被送往馬場町槍殺。

相關的照片首度刊載在《老照片》里,立刻引起注意。2002年,《老照片》的編者收到朱諶之在大陸的女兒朱曉楓的來信:

“一年前,我看到了山東畫報出版社《老照片》第16輯中的一幅照片,照片真實地記載了我母親朱楓(朱諶之)1950年在臺灣臨刑前受審的場景。這是我在50年后第一次看到當時的情景,一時間感慨萬分……照片中的母親,穿著一件在上海家中經常穿的小花旗袍,上身加了一件毛線背心,面龐仍然是那樣的消瘦,身影仍是那么熟悉。照片中的母親已面臨死神,但她是那么鎮定自若……她長期做著時刻有生命危險的地下工作,曾兩次被捕,經受了嚴刑拷打以致拇指傷殘,但信念始終堅定如初……母親在全國大陸即將解放、為執行任務赴臺前,在書信中盼望同家人團聚;在給我的3封信中,第一封信要我寄照片給她(因為工作,母親已與我幾年未見);第二封信要我近期到廣州,等她從香港來見上一面;第三封信說她已要出發赴臺,個人的事先放一放……母親重感情,但能為了事業犧牲個人的一切。母親犧牲在全國大陸已經解放的1950年,她一天也沒有享受過解放后的幸福生活,更沒有盼到與家人團聚!

2血淋淋的老照片

那時,我還沒有告訴朱曉楓,她看到的那些老照片是如何與世人見面的。

1999年,我為了編輯《二十世紀臺灣》畫冊,在許多單位的檔案室搜尋有價值的歷史照片。一天晚上,我在一家過去很有影響力的報社的相片柜底部找到一袋沾滿灰塵的照片。打開袋子,赫然看見一批血淋淋的槍殺照片,發布單位是“軍事新聞社”,發布時間是1950年。這些照片是“國防部”發往特定新聞單位,以便刊在報紙上作為警示之用,或許畫面過于血腥,絕大部分均未曾公布。后來我向該報購買了這批珍貴的照片,還不確定能否以某種形式向外公開。

2000年,我向臺北市“文化局”局長龍應臺提到此事,把照片給她看,最后決定以“文化局”的名義在“二?二八紀念館”的地下展廳舉行特展。這是一項極為勇敢的決定。臺灣社會還沒有成熟到能客觀看待不同政治顏色的獻身者的程度,在長達50年滴水不漏的反共教育后,把共產黨員以正面形象展示出來,無論其中強調何種人權或人道思想,結果都不可能是風平浪靜的。

但我們覺得這一關一定要過,一個強調人權的社會必須要從自己最陰暗的地方開始,否則那些漂亮的人權說詞和承諾最終只是掩蓋自己、打擊政敵的工具。

2000年8月25日,《1950仲夏的馬場町??戰爭、人權、和平的省思》特展在“二?二八紀念館”揭幕。這次展覽打破禁忌,客觀陳述了上世紀50年代初國民黨政權在臺北馬場町刑場大肆槍殺共產黨員與左翼人士的歷史。由于選題特殊且披露了新史料,這個展覽被媒體廣泛報道,展覽場每天都擠滿了觀眾,說這是該紀念館開館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展覽,應該不為過。

參觀者的留言板上出現了大量感言,也出現了許多立場殊異、相互抨擊者,有人說這是替共產黨講話,也有人說這是用另一種方式幫國民黨脫罪。反應最激烈的是支持臺獨的人,因為展覽客觀地指出一項基本的歷史事實,兩岸分裂是源于國共內戰的創傷,顛覆了臺獨的論述。為此,臺獨分子連續幾天在紀念館外示威,說我們“扭曲歷史真相”,還透過他們掌控的政府機器施壓,對龍應臺進行了諸多人身攻擊。

揭露歷史真相確實會引發情感的掙扎,帶來的痛苦超過慰藉,但如果社會要繼續前進,只能不斷面對過去的痛苦,以獲得心靈的解放,取得真正的進步。

3400多名中共黨員在臺灣被抓

據國民黨“國防部保密局”的記載,1945年抗戰勝利以后,中共高層由延安派臺籍高級干部蔡孝干任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赴上海組織相關干部。從1946年4月起,首批干部從上海搭船進入基隆、臺北開始活動,蔡孝干在當年7月進入臺灣,陸續成立了“臺灣省工委會”、“臺 北市工委會”等組織。

1949年10月31日,“國民黨保密局”逮捕了“臺灣省工委會”委員陳澤民,根據其供詞,于1950年1月逮捕了蔡孝干。意外的是,作為臺灣地下黨的最高領導人,擁有豐富革命斗爭經驗的蔡孝干在一周內供出了所有同志,造成400多名中共黨員被抓。國民黨政權使出流血肅清手段,書記以上未供出同志者悉遭槍決。

朱諶之也是被蔡孝干供出的。她由大陸來臺灣與吳石接觸,取走了吳石轉交的重要軍事資料,向蔡孝干報告工作。后在吳石的安排下,朱諶之搭乘國民黨空軍飛機前往當時仍在其控制下的浙江定海,準備搭船前往已由共產黨掌握的上海!氨C芫帧钡弥闆r,立即拘留吳石進行調查,并通知定海方面逮捕朱諶之,將朱押回臺灣。

4“母親的遺骨能從臺灣回大陸嗎?”

2002年,朱曉楓透過媒體寫了一封信給我,感謝我提供關于她母親朱諶之在臺灣的詳細報道和珍貴的照片,并問我能否協助尋找她母親的遺骸,希望將先人的骨骸或骨灰遷回大陸。我感覺這件塵封已久的舊案可能會變成我的新任務,一個不可承受之重的情感任務。

2003年春節,我帶著家人到大陸旅游,在上海停留時,朱曉楓和她先生以及作家馮亦同由南京趕來看我。74歲的朱曉楓說,自己惟一的心愿就是死前迎回母親的遺骸,此外,她還提供了一篇朱諶之的友人陳修良在大陸寫的文章。

陳修良的文章說,朱諶之本名朱楓,出身浙江鎮海名門,就讀寧波女師時積極參與學生活動,畢業后遠嫁東北一富裕陳姓人家,此前,丈夫與原配已有子女數人,朱諶之又生下女兒陳悼如(后改名朱曉楓)。后來丈夫過世,朱諶之帶著女兒回到鎮海,與后來加入共產黨的革命青年朱曉光結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8848.html

相關閱讀: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