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諸刺王僚:魚腹藏劍
專諸(??前514),吳國棠邑人,今南京六合區人。屠戶出身,英武有力,對母親非常孝順。伍子胥知公子姬光想殺吳王僚,于是便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姬光。公子姬光相當厚待專諸,并敬其母。專諸感其恩,以死相許。但念老母在堂,行刺之事猶豫不決。其母知道事情后,為成全專諸成大事,自縊而死。專諸葬母后,便一心一意與公子姬光謀劃刺僚之事,并獻計說,王僚愛吃“魚炙”(烤魚),可藏利劍于魚肚,伺機刺殺。為此,專諸特往太湖學燒魚之術,經過三年練得一手炙魚的好手藝。時機已成熟,公子姬光入見王僚,說:“有庖人從太湖來,善炙魚,味甚鮮美,請王辱臨下舍嘗之。”王僚答應來日便去。姬光連夜預伏甲士于地下密屋中,又命伍子胥暗約死士百人,在外接應。
王僚雖答應,但恐公子姬光有陰謀,故赴宴時戒備森嚴,從王室到姬光家廳堂內外布滿甲士,操長戟,帶利刀,王僚身穿三重盔甲,親信更是不離左右。酒過數巡,姬光托言腳痛難忍需用帛裹緊,便躲入地下密屋。過了一會兒,專諸進獻魚炙,手托菜盤,兩列武士夾專諸赤膊跪地用膝蓋前行,專諸已將鋒利的“魚腸”劍暗藏于燒好的魚肚之中,行至王僚座前,忽地抽出匕首,猛刺王僚,力大透過三重盔甲又刺穿脊背,王僚大叫一聲,立即死亡。旁邊衛士一擁而上,刀戟齊下,將專諸砍為肉醬。
二、要離刺慶忌:自斷臂、舍全家
要離,春秋時期吳國人,被推為天下勇士。和專諸是差不多同時代的人。吳王僚被刺死之后,其子慶忌逃出吳國,暗中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并周游諸國,希望聯合諸侯,共同出兵討伐闔閭。慶忌此人有“萬人莫當之勇”,可“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闔閭曾派騎兵追殺他,竟追之不及,又命人亂箭齊射,卻被慶忌空手接住或打落。而且慶忌也不僅僅是個頭腦簡單的武夫而已,還是一個很有智謀的人。對這么一個可怕的對手,闔閭自然會感到非常不安,于是又與伍子胥商量對策。伍子胥便向他推薦了要離。要離生得身材瘦小,僅五尺余,腰圍一束,形容丑陋,但智術非凡,有萬人之勇,是當地有名的擊劍能手。
要離盡忠義之心,獻用苦肉之計。一日在朝與闔閭斗劍,先用竹劍刺傷公子光的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投奔衛國找慶忌去了。要離走后,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和兒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視為心腹,委他訓練士兵,修治舟艦,常在左右,同謀舉事。不久,慶忌領軍渡江,準備攻打吳王闔閭。要離趁其不備,左手持矛從慶忌身后狠狠刺去,當即刺穿慶忌胸膛。不料慶忌竟不得就死,返身一把抓住要離,抓住他的小腿將其頭下腳上倒提起來,大笑著將他浸入江中三次,又坐下將要離放在膝上笑道:“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弊笥矣麣⒁x,慶忌卻阻攔道:“豈可一日而殺天下勇士二人哉!”命令放要離還吳,自己卻拔出長矛,喋血而死。
三、豫讓刺趙襄子:毀容自殘
豫讓,春秋戰國間晉國人。豫讓最初是給范氏,然后又給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無聞。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后,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間關系很密切,知伯對他很尊重。正在他境遇好轉的時候,智伯向趙襄子進攻時,趙襄子和韓、魏合謀將智伯滅掉了,消滅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國土(就是智伯在晉國里的領地)。趙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頭蓋骨漆成飲具。豫讓逃到山里,思念知伯的好處,怨恨趙襄子把智伯的頭顱做成漆器,盛了酒漿,發誓要為智伯報仇,行刺趙襄子。于是,他更名改姓,偽裝成受過刑的人,進入趙襄子宮中修整廁所。他懷揣匕首,伺機行刺趙襄子。趙襄子到廁所去,心一悸動,拘問修整廁所的人,才知道是豫讓,衣服里面還藏著利刀,被趙襄子逮捕。被審問時,他直言不諱地說:“欲為智伯報仇!”侍衛要殺掉他。趙襄子說:“他是義士,我謹慎小心地回避就是了。況且智伯死后沒有繼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報仇,這是天下的賢士啊。”最后還是把他放走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70002.html
相關閱讀:魯國的傳奇寡婦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臧文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