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房山:遭受日寇“掃蕩”最多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從平漢鐵路奔赴前線的中國軍隊。

張淑蘭老人向記者講述抗戰故事。

房山區西南部的山脈綿延百公里,是山區與平原的交界處。莽莽太行余脈地勢復雜,平西抗日根據地就在這一條條山縫縫里延伸、壯大,阻擊著駐扎平原的日本侵略軍。自七七事變以來,房山就成了平西抗戰的最前沿——遭受“掃蕩”最多、封鎖最甚。然而它一直堅韌不拔,像尖刀一般直刺入侵略軍在華北的統治中心。

從現在的房山良鄉出發,沿大房山山脈直奔向西南。一路上,右側是粗糲高大的山石,左側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車行1小時后出張坊鎮,陡然轉彎扎進深山,原本熾熱的陽光忽然柔和下來。繞過幾道山、幾潭水,車子停在了十渡鎮的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門前。

同行的房山地方志專家張東升介紹,平西抗日根據地共包括北京、河北的十二個縣,地處晉察冀邊區最前沿,而房山又處于平西的最前沿。“八年抗戰,平西抗日革命根據地從未完全淪陷,尤其是房山山區,一直巍然屹立。這里發生過最激烈的戰斗,犧牲人數也最多。”

七七事變后,日本侵略軍占領了北平城,并順著平漢鐵路向西南推進,在房山制造了二站慘案、石樓慘案。千年古剎云居寺也在炮火中轟然倒塌,珍貴石經幾乎被搶掠一空。

鐵蹄踏過之地盡是腥風血雨!

1938年2月,經中共中央指示,晉察冀軍區獨立師政委鄧華奉命率三團挺進平西,原房良縣和淶涿縣合并組成房淶涿聯合縣,包森任游擊隊支隊長。

“房山有糧倉、有煤礦,西靠太行余脈,東臨平漢鐵路,地處平西東南地區的最前沿,地勢險要。”在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沙盤前,張東升向記者演示70多年前的形勢,“房淶涿縣成立后,包森立即帶領一個連,經峨峪、大安嶺,到房山山區的大安山和南窖。”

當年27歲的包森畢業于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兼具知識分子的文采和軍人的果敢。他收編雜色武裝,開辟了房山第一個抗日革命根據地,建立了房山第一支人民軍隊,成立了第一個區級抗日政權。從此,熊熊的抗日烈火在房山的每一寸土地燃起。

山區根據地和東部平原的日軍對峙八年,中間的丘陵地帶就成了敵我爭奪的游擊區。

走在十渡的層巒疊嶂之間,張東升告訴記者,當時,平西的主力部隊九團就駐扎在十渡、西莊,冀中十分區的醫院、兵工廠和房淶涿縣委、縣政府也駐扎在十渡、八渡等村落。房山是平西的屏障,日軍一直視房山為肘腋之患,三天一“掃蕩”,每年都轟炸。單在1940年和1941年,大規模進攻就有20多次。

“麻雀戰、破襲戰、地雷戰都是根據地最主要的戰斗方式。”張東升說,最激烈的一次戰斗是1941年的八里塘阻擊戰。

1941年8月,日軍調集十萬軍力進攻平西抗日根據地,兵分四路分進合擊,集中進攻十渡、西莊,妄圖圍殲平西主力部隊和后方機關。為暫避敵人前鋒,九團西撤至深山。日軍也集結兵力,截堵部隊西撤的去路。

形勢危急!挺進軍九團二營立即決定派出一個加強排,由排長趙楷帶領,在房山、淶水交界處的八里塘進行阻擊。

三十多名戰士以巨石為掩體,在八里塘半山腰布陣。匍匐七八小時之后,他們在熹微晨光中與敵人鏖戰3小時,擊斃日軍百余人,掩護了九團主力部隊。最終,除一名戰士身負重傷外,加強排的其他戰士全部犧牲。

在房山,像這樣的阻擊戰數不勝數。在十渡西石門村,記者找到了烈士遺屬——78歲的張淑蘭。

“我生下來才一個禮拜,父親就參軍了。”張淑蘭跟著母親躲進深山,在日軍炮火中艱難生活。抗戰勝利之后她才得知,父親早已在掩護戰友撤退時犧牲。“父親的戰友告訴我,他最后一句話是‘給我家里人留個念想,千萬別說我死了’!”

據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數據,房山、良鄉二縣共有480多名戰士光榮犧牲。

“進入相持階段后,鬼子開始對根據地實行分割、包圍和封鎖。”在十渡鎮的拒馬河谷,張東升說,當時這片河谷外頭全是日軍。

1941年到1943年,日軍生生在房山大地上挖掘出一條長35公里、寬5米、深6米的半圓形封鎖壕。在壕溝邊,日軍還修筑了張坊、塔照、孤山口、周口店等大規模據點,派人晝夜巡邏盤查,一旦發現八路軍出山,立即開展圍剿。“五里一個小據點,十里一個大據點,密密麻麻。他們想切斷根據地和平原地區的聯系,把八路軍困死在山里。”張東升說。

在那段艱苦歲月里,糧食、彈藥、食鹽、布匹、藥品幾乎運不進根據地。根據地的農民、戰士就在荒地河灘上造地開田,種植小米、玉米。

山區土地貧瘠,再加上1942年年景不好,幾乎到了斷炊的地步。“春天,樹上的嫩芽、地上的嫩草都被剜光了。”張淑蘭親歷了被封鎖的日子。她告訴記者,楊樹、梨樹葉子苦澀,要泡上好幾天才能下咽。“部隊要求,不能在村莊附近采葉子、剝樹皮,他們說,要把這些留給我們,不能讓老百姓餓著。”

日軍對根據地嚴密封鎖,但并未完全阻止根據地軍民到平原地區開展活動。房山的游擊隊和民兵曾多次越過封鎖壕和據點到平原各地,近至張坊、史各莊、北白岱,遠至房山城關、琉璃河等地征糧、破壞敵人的交通線。

1943年底,平西抗日根據地開始轉入反攻,游擊隊配合主力部隊頻繁襲擊敵人據點,擴大解放區。1945年7月17日,挺進軍七團夜襲房山城。盤踞在良鄉、房山的日軍聞風喪膽,紛紛撤退。

青山有幸埋忠骨。如今,山石上的彈痕已隨時間消逝而難以辨識,烈士的英名卻永久烙印在紀念館的石碑上。距城區50公里的房山山區,疊嶂如黛、碧流環繞,無聲訴說著當年根據地軍民抗日的英勇事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0509.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