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樂毅:叱咤列國卻免不了晚景凄涼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春秋戰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樂毅竟是個悲劇人物!他的人生簡歷里,并沒有多少值得艷羨的地方。 歷史

  像當時大多數士人一樣,樂毅也抱持著“隨遇而安”的想法,而不是一個像屈原那樣只愛一國的堅定的“死心眼兒”。他本是趙國人,“樂毅賢,好兵,趙人舉之”。一個品格高尚又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本有很多發展機會,可惜他在趙國生不逢時,遭遇了趙武靈王時的沙丘之亂,趙國亂成一鍋粥了,哪里顧得上他這個小角色?

  于是,樂毅便“去趙適魏”,跳槽了。重新選個老板,對他這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年輕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他在魏國似乎沒有任何建樹,依然籍籍無名。有一點可以確定,樂毅絕不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人。賢士處世,譬若錐處囊中。樂毅就像那把被藏在麻袋里的錐子,總想扎破袋子,脫穎而出。

歷史

  燕昭王“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的消息,對在魏國打工而前途渺茫的樂毅來說,成了他第二次跳槽最具誘惑力的理由。“樂毅于是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禮待之。樂毅辭讓,遂委質為臣,燕昭王以為亞卿,久之”。 歷史

  后面的故事很多人便耳熟能詳了,樂毅在燕昭王的授意下,聯合韓、趙、魏、楚,率多國部隊伐齊,最終“下齊七十余城,皆為郡縣以屬燕,唯獨莒、即墨未服”,事實占領齊國達五年之久。樂毅,完成了他人生中最精彩的表演,可謂一朝成名。

  可是,燕昭王一死,燕惠王即位,樂毅就要第三次被迫跳槽了。“惠王自為太子時嘗不快于樂毅”,很輕易就中了齊將田單的反間之計,“乃使騎劫代將,而召樂毅。樂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誅,遂西降趙”。

  樂毅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他是有掃滅一國的能力的,但趙國并沒有把樂毅當真正的人才重用,只是“尊寵樂毅以警動于燕、齊”。燕惠王為滿足自己一時的小情緒付出的代價慘重,把占領齊國的大好形勢輸了個底朝天,連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起來,追悔莫及之余,再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恐趙用樂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

歷史

  其實,樂毅在趙國的處境非常尷尬。此時的趙國,在趙惠文王的領導下,國力尚強,也是廉頗、藺相如、趙奢們大展拳腳的時候。樂毅,此時到來,既受猜忌,又不能被棄用,是個十足的雞肋人物。

  樂毅知道,回到燕國,他的處境只會更加不妙,燕惠王的個人品質還不如趙惠文王。所以,曾經在列國間叱咤風云的樂毅,晚景不免蒼涼,“往來復通燕,燕、趙以為客卿”。既為客卿,則兩國都沒把他當自己人。最終,他帶著無限的落寞卒于趙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1666.html

相關閱讀: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魯國的傳奇寡婦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臧文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