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戰國時代的劉邦:韓朝開國皇帝的平民家世和霸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春秋戰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漢帝國的創建者,漢高祖劉邦生于公元前256年,他的出生地,是屬于楚國的沛縣豐邑中陽里,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豐縣一帶。

  劉邦本名劉季,出生于一個富裕的下層平民家庭。他的父親被稱為劉太公,母親被稱為劉媼。劉太公,就是劉大爺,劉媼,就是劉大媽,都不是名字,而是下層社會的俗稱。想來,當年都是隨便起的名,一、二、三、四排行,雞、狗、豬、羊別名,或許太公和劉媼本來另有不太雅馴的名字,到了兒子劉季發達做了皇帝,舊名難免丟人現眼,上不得桌面,反不如劉大爺、劉大媽來得灑脫親切,上上下下挑不出毛病,于是就如此沿襲下來,被寫進了史書、正史。

  劉太公兼顧農商,長于理財置業,在豐邑鄉鎮上算得上是家境殷實、有頭有臉的人物。他為人豁達,睦鄰鄉里,對于沽酒賣餅、斗雞蹴球的市井生活情有獨鐘,日子過得滋潤有味,用當時社會的話來說,算是地方上父老一類的人物,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算是生活小康。劉太公有四個兒子,大兒子叫劉伯,二兒子叫劉仲,劉季是老三,另有一位小兒子叫劉交,與三位哥哥不同母,家庭和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伯、仲、季,本是兄弟排行的通稱,劉伯、劉仲、劉季,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劉大、劉二、劉三,俗氣是俗氣一點,與劉大爺、劉大媽的家庭背景倒是一致協調。劉大媽過世得早,劉太公是一直活到高帝十年才去世,沾兒子的光,被加了太上皇的封號,很享了些晚年的清福。

  大哥劉伯是老實本分的人,勤勞耕作而家境不乏,很得劉太公的喜愛和厚望。劉伯死得早,留下了大嫂和兒子劉信單獨生活。青年時代的劉季,游蕩廝混,不務正業,常常帶領一幫三朋四友到大嫂家混飯寄食。事多人雜,次數多了,難免惹得大嫂討厭心煩。于是某天,當劉季一幫人又吆三喝四地跨進大嫂家院門時,只聽得一陣洗鍋聲傳了出來,賓客朋友們紛紛散去。劉季掃興,進屋一看,鍋中尚有飯菜,知道是大嫂使的壞,從此怨恨大嫂,不再往來。劉季發跡做了皇帝以后,對于其他兄弟親戚都有王侯的封賞,唯獨對于大哥家沒有表示。

  后來,劉太公直接向劉邦提及此事,劉邦怏怏說道:“并不是我忘記了,實在是大嫂當年不地道!苯浱辉僬f情,劉邦終于礙不過一榮俱榮的親情,追封大哥劉伯為武哀侯,以其子劉信繼封為侯,不過,侯名很特別,叫作羹頡侯。羹者,鍋中飯菜也;頡者,用勺刮鍋也。羹頡侯,就是飯菜刷鍋侯,光亮亮的行頭,偏要給你撕個露丑的口子,安了心糊弄人。大凡人發了跡,周圍都是利害,真心難見,性情的流露,往往顯現在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應當中。劉邦對于微時的舊事,是一一記了賬的。一頓飯的恩怨,他要報回來,當年難堪受的氣,如今要還回去,倒是很有一點天真的性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81668.html

相關閱讀:臧文仲
魯國的傳奇寡婦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