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28日,鄧小平會見新西蘭總理兼外交部長戴維·朗伊時說:“我已經十年沒患感冒了,夏天還能到海里游泳。我身體這么好,是因為在戰爭年代洗冷水澡。冬天北方很冷,我洗澡也是一桶冷水。”
鄧小平 資料圖
本文摘自:《黨史博覽》2014年8期,作者:史全偉,原題為:《鄧小平的體育情緣》,為節選。
除散步和登山之外,鄧小平也非常喜歡洗冷水浴和游泳。青年時期的鄧小平就養成了洗冷水浴的習慣并堅持到老年。他借此來鍛煉意志、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對復雜環境和生活條件的適應能力。即使“文革”時在江西,他仍堅持進行冷水浴鍛煉。1986年3月28日,鄧小平會見新西蘭總理兼外交部長戴維·朗伊時說:“我已經十年沒患感冒了,夏天還能到海里游泳。我身體這么好,是因為在戰爭年代洗冷水澡。冬天北方很冷,我洗澡也是一桶冷水。”
鄧小平喜歡游泳,尤其喜歡在大江大海中游泳。從“文革”后復出到1992年最后一次下海游泳,鄧小平幾乎每年夏季都會到北戴河暢游大海。搏擊大風大浪,成了他一生的追求。1983年8月中旬,鄧小平在東北視察之后,來到大連棒棰島休養了6天。在這6天時間里,除了一天因海水油污沒有下海外,鄧小平每天上午都下海,與風浪為伍。他常對友人說:“我能游泳,特別喜歡在大海中游泳,說明我的身體還行。”
當時,浴場上難得見到像他這樣高齡的游泳者。船王包玉剛曾設想為鄧小平在鄧家大院建造一座室內游泳池,免得他旅途勞頓,經受大江大海的風險。但鄧小平崇尚自然,將那筆錢用在警衛部隊的駐地,建造了一幢三層樓。鄧小平說:“我不喜歡室內游泳池,喜歡在大自然里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一股氣勢。”女兒鄧林說:“爸爸愿意頂著風、迎著浪鉆進水里,勇往直前,游向大海的深處。爸爸非常珍惜每一次下海的機會。每年去北戴河,到達的當天,他就要下海;離去的那天他還要下海,天再冷,浪再大,他都舍不得放棄。”80多歲了,鄧小平每次還能在大海中暢游一個小時。有一次值班室通報有雨,可鄧小平依然堅持下海。盡管雨點打得睜不開眼睛,他卻堅持游完了全程。1992年夏,鄧小平再次來到北戴河。這次醫生們已經不同意88歲高齡的他再到海里游泳了。但是待了五六天后,鄧小平看到別人在海里游泳,禁不住誘惑,向醫生們軟磨硬泡,最后爭取到了下海的機會。這次在北戴河,他一共下海游了8次,每次大約45分鐘。這是他一生中最后在大海中游泳。1997年鄧小平逝世后,他的骨灰被撒入大海,正應了他曾經說過的———“我百年以后是要歸宿于大海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3952.html
相關閱讀: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