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方面公布的1969年1月23日中國邊防戰士和蘇聯邊防軍爭執的場面。資料圖片
1960年代,中蘇關系出現裂痕。到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由于“珍寶島事件”和中國抓捕蘇聯間諜案的發生,中蘇關系一度劍拔弩張。一位在那一特殊年代供職于中國駐蘇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親歷了當時特定歷史、特定環境下的一些事件,特以文字記錄下來。
一、中國使館遭沖擊
1969年3月發生了“珍寶島事件”,中蘇關系劍拔弩張,有一觸即發之勢。
蘇聯方面曾組織了上萬人的游行隊伍,輪番到中國大使館門前示威。他們手舉標語,高呼口號,磚頭、墨水瓶、臭雞蛋,像雨點一樣向使館臨街的窗口和墻壁投去,大使館主樓和兩側的宿舍樓一至三層的玻璃窗幾乎全被砸碎,有的地方四層樓的玻璃窗也被石塊擊破。墨水瓶從窗口飛進房間和辦公室,將地板上灑滿墨水。大使館的墻壁五顏六色,涂滿辱罵中國的口號、漫畫和斑痕累累的墨跡,使館門口的院落內扔滿了石塊、酒瓶和標語牌。
使館工作人員之前就得到蘇方組織游行的消息。使館緊鎖大門,任憑游行隊伍狂呼亂叫,工作人員一聲不吭。只有幾個人站在8樓,通過窗口拍照,記錄下當時的場景。
事情發生后,現場一直保持原樣,石塊不清理,被砸碎的玻璃不修理,墻壁上的墨跡不擦,意在給蘇方難堪。
1970年前,很長一段時間內中蘇一直是代辦關系。1969年9月11日,中國總理周恩來和蘇聯總理柯西金在北京機場達成協議,互相派出大使。繼蘇方向北京派出大使后,中國大使劉新權于1970年11月21日到達莫斯科,從而結束了一段時間內中蘇關系事實上降為代辦的局面。
在劉新權到任前,使館趁機打掃衛生,進行整修,安裝了玻璃,清理了門前的石塊。經交涉,蘇方很快派人出動云梯把墻壁上的墨跡擦掉,使館恢復了原來的面貌。
二、豐盛宴席沒有客人來
在“珍寶島事件”的影響下,兩國關系始終緊張。中國使館官員每逢和蘇聯外交部及政府機構的官員接觸,常常表現出敵對情緒。
但因日常接觸密切,中國使館人員和蘇聯外交人員服務局的人員交往則是另一種情況,彼此見面從不談政治,把友誼掛在嘴上。
為了感謝服務局對中國使館的關照,中國使館決定在一個周末宴請服務局官員及工作人員。服務局接到邀請后非常高興,連聲說:“感謝你們的這一安排,到時我們一定準時出席!
中國使館便將宴會定于周六下午5時,并提前一星期發出請柬,服務局的工作人員接到請柬。紛紛打來電話表示感謝。有一位暖氣工,年近六旬,自中方建館時就負責大使館的暖氣修理,對中方人員很熱情,使館對他印象也很好。他打來電話問:他有個小孫女沒有進過大使館,可以帶她來嗎?中方當即答復:非常歡迎。
那次共發出80多張請柬,預計可以來60多人。因這些人多是干體力活的,食量都很大,為了使大家吃得飽、吃得好,中方準備了豐盛的食品。
星期六到了,下午5時,使館早早把食品和飲料擺到宴會廳,迎客的人早早盛裝以待,站在宴會廳門口準備迎接客人。
往年舉行這樣的活動,不少人都是提前來。但那年到時間了卻不見一人來。那次宴會泡湯了。
事后,服務局的人來使館干活,中方人員問:“禮拜六的宴會你們為什么不來?”他們悄悄說,蘇聯外交部不準他們來,說誰膽敢出席這次招待會,是黨員的開除黨籍,是團員的開除團籍。他們這話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自此之后,連續幾年大使館再沒有舉行這樣的活動。
三、“樣板戲”和“鞠躬”事件
當時發生了兩件事,反映了中蘇關系的緊張程度和極“左”思想對外交工作的干擾。
其一,樣板戲事件。
1972年2月,中國駐蘇大使館決定以時任大使劉新權的名義舉行電影招待會,邀請蘇聯外交部有關人員于2月7日到使館觀看現代革命京劇《智取威虎山》。邀請信發出后,蘇聯外交部第一遠東司很快答復,屆時蘇方將以副外長羅吉昂諾夫為首出席。
但2月5日,蘇聯《消息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點名攻擊中國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當時中國正在進行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攻擊樣板戲這還了得!使館請示中國外交部,準備取消這次招待會。7日,即舉行電影招待會的當天,中國外交部答復,同意大使館意見。中國使館隨即通知蘇聯外交部:鑒于蘇方《消息報》發表了攻擊樣板戲的文章,大使館決定取消當天的電影招待會。
11日大使館根據中國國內的指示,再次采取外交行動,向蘇聯外交部遞交備忘錄。指出:蘇方這種做法是對中國人民和中國大使館的政治挑釁,這不利于兩國關系正;
劉新權還抵制了蘇聯外交部組織的參觀莫斯科舞蹈學校的活動。
其二,鞠躬事件。
在當時,根據中國國內指示,中方外交人員對蘇聯凡是所謂“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活動,一律不參加。對蘇方組織的邀請所有使館參加的活動,若蘇方在講話中指名反華,中方外交人員要立即退場,以示抗議。
由于劉新權不懂俄語,退場與否主要由翻譯決定。事先決定該退場時,翻譯只要向他說一聲“指名反華了”,劉新權便立即起身退場。11月16日蘇方領導人在講話中指名反華,劉新權當即退場,以示抗議。返館后,立即把劉新權退場的情況,報告中國外交部。
未料,此事發生后,有一位西方記者發了一條新聞說:中國大使劉新權在蘇方11月16日舉行的活動退場時,向大會主席團鞠躬。這件事一時鬧得沸沸揚揚。中國外交部電詢大使館:據外電報道,劉大使在退場時向蘇修大會主席團鞠躬,是否屬實?劉新權是久經沙場的老戰士,看了這份電報激動地說:“我劉新權在戰場上丟腦袋都不怕,怎么會向蘇修鞠躬!彼祀姼嬷袊饨徊浚核^劉新權向蘇修主席團鞠躬,“純系造謠”。事情才算了結。
四、抓捕蘇聯間諜引緊張
劉新權到任后,拜訪了蘇方各機構領導。對方向中國表示希望改善兩國關系,這也是中方的愿望。因蘇聯外交部曾宴請劉新權,禮尚往來,中方也回請了蘇聯外交部的官員。
有一段時間,兩國之間未發生意外事件,兩國關系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 誰知,1974年1月兩國因間諜事件,關系又驟然緊張起來。
當時,中國外交部急電通知大使館,蘇聯駐華大使館有5名外交官從事間諜活動,被中國公安機構拘捕,要求大使館做好應急準備,防止蘇方進行報復。
中國使館立即處于戒備狀態,嚴格控制人員外出。使館的每個人都提心吊膽,只怕意外事情發生。
根據雙方原商定的時間,蘇聯外交部遠東司司長賈丕才1月17日上午邀請12名中國外交官去外交部別墅梅謝林諾共進午餐。
蘇聯外交部每年在梅謝林諾宴請以劉新權為首的大使館外交官員,然后由劉新權回請以賈丕才為首的遠東司外交官員,這已形成一種不成文的制度。這次蘇方宴請中方,適逢北京抓蘇聯間諜,政治空氣緊張,但使館幾經研究決定:去。
上午8時,大使館的車隊出發,每位外交官的心都懸在空中,心想:這不是去吃飯,是去上戰場。
大家落座后,賈丕才拉著劉新權的手說:“今天中國大使館的官員光臨,我和我的同事都很高興。大家可以散步、賞景、聊天,在大使館內每天有干不完的工作,都很疲勞,趁此機會可以放松一下!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大家散步回來,這時餐廳里各種菜肴已經擺放就緒,招待員侍立兩旁,等候就餐者落座。當劉新權步入餐廳時,突然大使館打來電話,禮賓官以急促的聲音告訴劉新權:“我們的信使在大使館門口被警察綁架!贝蠹乙幌裸蹲×,不知是怎么回事。
原來有位中國信使和途經莫斯科回國的幾個客人到大使館對面的湖旁照相。那里風景優美,他們邊游覽邊拍照,快到12時了才返回使館。其他幾個人先走了,信使落在后面,他認為在大使館門口,不會有什么問題。未料,他走到大使館門口警察亭時,被警察攔住了,比劃著向他要護照。他聽不懂,但懂得意思,指著使館的大樓說,我的護照在大使館里。警察見他沒有護照,就架著他往車里推。信使急了,大聲吼道:“我是中國信使,你們光天化日綁架我,這是土匪行為。 ”兩個警察聽不懂他說啥,硬是把他推上警車拉走了,大使館值班人員看到這種情況,當即給劉新權打來電話。
劉新權一聽十分氣憤,立即把此事告訴賈丕才,要求蘇方立即放人。賈丕才顯得十分恐慌,他知道這是違反國際法的嚴重事件,但他安慰劉新權說:“這是不應該發生的事,請放心。我馬上給副外長庫茲涅佐夫打電話,讓他指示有關機構立即放人。”他說著進屋里打電話去了。劉新權把幾個參贊叫來說:“他們不立即放人,我們就不吃這頓飯。”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使館打來電話說:“信使已被警方送回使館!边@時,劉新權才同意進餐廳。
席間蘇方官員為緩和緊張氣氛主動與中國官員碰杯,酒杯雖碰得叮當響,但總消除不了大家怏怏不樂的表情。好容易上完最后一道菜,散了席,大家才松了一口氣。
這頓飯吃得太“艱苦”了,無異于當年劉邦赴“鴻門宴”,所不同的是劉邦當時與項羽不辭而別,而中國外交官員們臨行時,向蘇方揮手告別。
五、中國使館隨員被驅逐
中方外交人員赴宴沒有鬧出什么意外,但蘇方的報復在隨后來到了。
1974年1月19日,中國使館隨員關恒廣乘火車回中國,途經伊爾庫茨克時,突然上來幾名蘇聯特務,直奔關恒廣所乘的車廂,以從事間諜活動為罪名,將關恒廣綁架。
中國外交部向蘇聯駐華大使宣布,蘇聯5名外交官為不受歡迎的人,將他們驅逐出境。接著蘇聯把關恒廣從伊市送到莫斯科,宣布他是不受歡迎的人,限期離開莫斯科。
關恒廣離開莫斯科時,大使館主要官員都到機場送行,劉新權把一朵大紅花戴在關恒廣胸前。蘇聯和各國記者打開水銀燈拍照,并把話筒對著劉新權,劉新權慷慨陳詞,強烈抗議蘇聯特務對關恒廣的迫害,贊揚他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5957.html
相關閱讀: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