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弩兵后面,是秦軍團的長矛兵。他們手持的可不是一般的長矛。據考古證實,秦軍手中的長矛接近7米。如今的一層樓才多高?如此長度的刺殺兵器,端平拿穩都很吃力,秦軍是怎樣用來作戰的呢? 若是單兵格斗,7米的長矛顯然無法作戰。但是,在古代希臘,亞歷山大的軍隊就以7.2米的長矛而聞名,由長矛組成的方陣曾經使他們戰無不勝! ∏剀姾苡锌赡芫褪墙M成長矛方陣。經過嚴格訓練的秦士兵,挺著長矛,只能向前,無法后退,不管前方發生什么情況,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補上,方陣始終不變,形成幾千人、幾萬人的一個銅墻鐵壁方陣。槍頭如林,方陣如山,巨大的沖擊力不可阻擋! 〕亻L矛步兵外,還有手持戟和鈹的秦步兵,戟長2.8米左右,這種兵器就是在戈的前邊加裝了矛頭,可以鉤砍,也可以直刺。由于兵器不長,持戟士兵可以做單兵格斗,發揮自由搏擊的技巧;長柄兵器鈹,很像插在長桿上的短劍,長度界于戟和長矛之間,在3.5米左右。從不同的殺傷距離來看,長矛、鈹和戟長短之間既有專業分工,又可以互相保護。 那么,秦國何以能制造出如此強勁的兵器?這要提到戰國時期的武器鍛造業。當時戰國盛產優質礦的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齊,一個是秦。關中盛產優質的銅礦,山東盛產優質的煤礦,特別是山東兗州,有一種藍火煤,溫度要比普通煤高一倍。因此,秦國、齊國在武器上的精良程度,領先于其他諸侯國! ∏樾尉褪侨绱,根據兵馬俑的布局來推測:兩千多年前的長平戰場,趙軍首先面對的是秦弩兵,緊接著就是秦步兵的沖擊。步兵是秦軍真正的主力部隊! ×硗,在兵馬俑坑,有一隊士兵很特別。他們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殺類兵器,卻不穿鎧甲。在整個地下軍團中,他們的形象顯得十分特殊。這隊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據推測,很有可能是在戰斗中有一些極其危險的任務,基本上是有去無回,重賞之下,這些完全不考慮生死的人站了出來。軍功授爵制度對一支特殊部隊規定了豐厚的獎賞,商鞅稱其為“陷隊之士”! ∩眺敝贫ǖ能姽粑挥傻偷礁吖灿20級,而“陷隊之士”是砍一個腦袋,晉升一級爵位。因此,秦軍兵士一上戰場,立刻就變成一頭頭饑餓咆哮的虎狼,看到敵人就紅了眼,勇猛無比地撕咬殘殺。割下敵人的腦袋,或別在腰間,或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膊下夾著俘虜,繼續追殺自己的對手,絕不后退,絕不手軟,除非戰死。 然而,令這支恐怖軍團意想不到的是,他們遭遇到趙軍統帥廉頗的頑強抵御! 绍姵醮谓讳h,趙軍損失慘重。趙軍統帥廉頗立即改變策略,他對于秦軍作戰特點深有認識,知道如何對抗。廉頗認為,秦軍遠來,利在速決,若曠日持久,則后援補給不繼,將陷于進退兩難的困境,并最終敗退。 于是,廉頗率軍全線撤退,憑借有利地形,構筑壁壘固守! ≡谮w軍長達四個多月的堅守中,秦軍團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攻擊,極具毀滅性的沸騰巨浪,一浪高過一浪,席卷而來,又被趙軍頑強地抵擋回去。他們并沒有被淹沒,無論傷亡多少人,長平谷地終究是他們的陣地。無論魔獸一般的秦軍團如何兇猛進攻,他們誓死堅守到最后一兵一卒! ×H的堅守,使秦軍攻勢屢屢受挫,無法再進。秦軍久攻不下,又遠離國土,戰局反而開始對秦軍不利了! o數重大戰役告訴我們,在戰場上兩軍對峙、僵持、無法進攻時,往往是一個或多個計謀來改變形勢! ∵@一次,秦軍使用的計謀是反間計。反間計的關鍵是“以假亂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敵人上當受騙,信以為真,做出錯誤的判斷,采取錯誤的行動! 妒酚洝分杏涊d:秦人用反間計使趙王上當。實際上,秦人能使用這一計謀,是趙孝成王給他們的機會。由于趙軍頑強堅守,傷亡者甚多,孝成王認為廉頗是因為膽怯而不敢出戰。此時,秦國派間諜攜帶大量黃金到趙國進行離間,聲稱: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怕趙國派趙奢的兒子趙括為將! √岢鲞@個計策的人,就是秦相范雎。 范雎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最早,范雎作為一名低級官員以隨從的身份和魏國使者出使齊國,備受齊國國君賞識,齊君暗里許以重金希望范雎能在齊國為官,被范雎一口拒絕。但是齊國國君擺宴請他的消息傳到國內,宰相魏齊認為他一定是出賣了魏國,所以才被齊國國君這樣厚待。于是就將范雎捆綁到眾官面前,嚴刑拷打,范雎被打斷肋骨,牙齒脫落,以假死來躲避酷刑。魏齊命人將他拖到茅廁,下令所有官員和從者向那滿身血污的“尸體”撒尿,來表示對國家的忠誠和賣國賊的痛恨! 》饿掳螵z卒將他救出,傷勢復原后逃到秦國,向當時的秦王嬴稷提出“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嬴稷被這么一個從天而降的計劃刺激得歡天喜地,馬上將范雎拜為宰相! ∵@個外交政策是非?膳碌,它使東方六國都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以便于秦國各個擊破。秦國對一些距離遙遠的國家,如齊國、燕國和已經衰亡的楚國都修書和好,而對跟自己接壤的魏國、韓國、趙國大舉進攻! ‖F在,秦軍進攻趙國,范雎使用反間計,孝成王原本就惱怒廉頗軍隊傷亡過多,又聽到秦國的離間之言,決定派趙括代替廉頗指揮。 趙括是個怎樣的人呢?《史記》中對他有簡略的介紹:趙括自小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趙括少時熟讀兵書,常于人前論兵事,以為天下無能及己者。眾人皆服其才,唯其父趙奢認為他夸夸其談,難委以重任。甚至說:“我的兒子將來要是不做趙國的將軍,那倒是趙國的福氣,萬一不幸讓他當上趙國的將軍,那他一定是個敗軍之將。因為他從沒上過戰場,只會‘紙上談兵’,一旦真的領兵打仗,絕對會出問題!” 因此,孝成王做出讓趙括代替廉頗出任趙軍統帥的決定后,藺相如對孝成王說:“趙括只懂得讀父親的兵書,不會臨陣應變,不能派他做大將!笨墒牵w王對藺相如的勸告聽不進去! ≮w括的母親也向趙王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孝成王別派她兒子去。孝成王把她召了來,問她什么理由。趙母說:“他父親臨終的時候再三囑咐我說:‘趙括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做兒戲似的,談起兵法來,就眼空四海,目中無人。將來大王不用他還好,如果用他為大將的話,只怕趙軍斷送在他手里!晕艺埱蟠笸跚f別讓他當大將!薄 ⌒⒊赏趼牶螅蝗映鲆痪湮鋽嗟脑挘骸拔乙呀洓Q定了,你就別管了!薄 」260年7月,趙括領兵到了長平,請廉頗驗過兵符。廉頗辦了移交,回邯鄲去了! ≮w括會帶給趙國怎樣的命運呢? 趙括統率四十萬大軍,聲勢十分浩大。到達前線后,趙括立即改變廉頗的防御部署,甚至更換了各級干部,向秦軍主動進攻。 然而,趙括預料不到,秦軍得到趙軍換將的消息,也立即更換了主帥。由戰國時最為杰出的軍事天才白起出任秦軍總指揮,為上將軍,王?為副將,并嚴令保密,軍中有泄露者斬! “灼鸱勰菆,趙軍放棄防守,大舉進攻。白起和秦將們經過周密的思考和討論,一個大膽的計劃誕生了??他們一反與敵對攻的戰略,做出防御姿態,在長平東南的有利地勢上構筑壁壘,與趙軍作戰的部隊,按照白起的命令佯裝敗退。秦軍連打了幾個敗仗! ∵@使趙括信心猛漲,他率大軍離開大本營,義無反顧地撲向秦軍的營壘。 見誘敵戰術成功,白起立刻啟動包抄計劃,派出兩支“奇兵”,這兩支部隊,共3萬人,悄然離開營壘。一支25000人,有可能是步兵或戰車兵,斷絕趙軍后方交通線,大白話:斷后路;另一支是5000騎兵直奔趙軍大本營! ∪襞碾娨暺銓⒖吹竭@樣一個畫面:在模擬的長平谷地戰略地圖上,秦軍的兩支“奇兵”部隊,是兩個粗壯鮮紅的箭頭,呈弧形無聲無息包抄伸向趙軍后路,將趙軍分割為兩部分。
對于秦軍來說,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冒險的舉措。秦軍要穿過一條將整個長平谷地一分為二的河流。如今,這條河流仍在潺潺流淌。而對當時的秦軍來說,奇襲行動,要么全軍覆沒,要么徹底改變相持局面。 那么,這兩支“奇兵”是如何作戰的呢? 我們知道,秦軍有一支5000人的騎兵。他們是怎樣的裝備?眾所周知,騎兵的裝備在秦朝才有所改良,才配備有齊全的鞍韉,主要的武器裝備為弓箭以及矛、戟等長兵器與劍等短兵器;到了漢代,騎兵則增加了環柄長鐵刀的兵器配備! ∪欢,在對兵馬俑坑的考古研究中,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秦騎兵的戰馬沒有馬鐙。這就意味著,騎士必須兩腳懸空,很不便于沖鋒、格斗,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騎兵的戰斗力! ∑浯,馬背上作戰,長矛和戰刀都適合?脊艑W家卻找到了箭頭、弩這樣的遠射兵器。這確實有些出人意料,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正是騎兵處在發展階段時的形象。由此推斷,在長平戰場上,直撲趙軍大本營的5000騎兵,并不是揮刀舞槍沖擊敵人。他們的任務很可能是監視趙軍大本營的動靜,襲擊趙軍運送糧草的后勤部隊! ∵@對騎士的騎術和馬匹的要求非常之高! ∏仳T兵縱隊使用的是什么戰馬?兩千多年后,在秦始皇兵馬俑坑,考古人員測量了100多匹陶土戰馬的身高,驚奇地發現:所有的戰馬高度都統一為133厘米。史書上說:秦軍選擇戰馬的第一個條件是馬的高度必須達到5尺8寸,5尺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由此可見,秦人對戰馬的選擇十分嚴格! e忘了秦國的歷史。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肅東部的高原,那兒草場肥沃,最適宜養馬,秦人就是以養馬而起家。早期秦人與游牧部落雜居,為了對抗牧人剽悍的騎士,秦人組建了自己的騎兵。這很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騎兵部隊! ∫虼,秦國的好馬多得數也數不清。好到什么程度?“探前蹶后,蹄間二尋者不可勝數也”,“探前蹶后”,前蹄子往前一拔就是探前,后蹄子往后一蹬,是蹶后,就是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間,一縱一丈六,一縱一丈六! ∮辛诉@樣的戰馬,秦騎兵又以什么陣形戰斗呢? 考古證實:秦國的騎兵部隊井然有序。他們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九列共108名組成一個縱隊。這是迄今人們所知道的中國最早的騎兵編隊。 可想而知,秦國的兩支包抄部隊,會給趙軍以怎樣的打擊。而此時,趙軍主力已進到秦軍預設的陣地之前,對秦軍發動進攻。由于秦軍陣地工事堅固,趙軍進攻無效,往后撤退,卻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時候,趙軍意識到,他們已鉆進了秦軍的口袋陣。但,真正的毀滅性打擊,還未開始;真正悲慘的一幕,也遠遠沒有到來。 趙軍被圍后,立即建筑工事,等待救援。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秦軍統帥白起并沒有馬上發起總攻,他準備用更加殘酷的辦法削弱對手的戰斗意志,白起圍而不打,只出動輕兵反復襲擊、折磨被圍的趙軍。 秦軍連創趙軍的捷報傳到咸陽,秦襄王十分高興,親自到了河內,即今河南省沁陽縣。他把當地15歲以上的男丁全部編入軍隊,調遣到長平東北面的高地布防,切斷趙國的援兵和糧道! ≮w軍的所有退路斷絕,長平戰役進入了最為慘烈的階段。四十萬趙軍被秦軍死死圍住,斷糧已持續了46天。46個悲慘的日日夜夜,成群饑餓疲憊的趙軍士兵,沒有糧食,精神肉體遭受雙重折磨,士兵們互相殘殺,活著的人把傷亡的戰友吞食掉。秦軍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驚恐不安。絕望像瘟疫一樣蔓延。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w括連續組織了四支部隊輪番突圍,企圖沖開一條血路,均被銅墻鐵壁般的秦軍擊退。合乎邏輯的推測應該是,趙軍主力應是往自己的大本營方向突圍,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趙軍必須闖過一關,就是那25000人組成的奇兵,正是他們,關閉了趙括與大本營守軍會合的鐵門! ∵@是怎樣的一支奇兵? 我們先回到兵馬俑坑??這個凝固的地下軍團,6000多個兵馬俑組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秦軍軍陣。排列在軍陣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們是整個軍陣的前鋒。在軍陣的最后面也有三排弩兵,防止敵人從背后襲擊! ≡谲婈嚨挠乙,有兩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面墻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目向外,虎視眈眈。這樣布置是提防大軍的左右兩側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些面壁的士兵正是整個軍團兩翼的護衛隊。 有前鋒,有后衛,有兩翼,在這四面的圍繞之下,中間是個龐大的軍陣的主體。這是由38路縱隊組成的主力部隊,步兵和戰車相間交錯,浩浩蕩蕩、氣勢磅礴! ∷莻屯聚的陣勢,它沒張開,兵書上曾經講了,說這個堅若磐石兵陣,一旦展開,如彎弧挺刃,好像一把刀一樣一下挺開來! ∵@是古代戰爭史上極其經典的軍陣范例,它進可以攻,無堅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湯。在這樣的軍陣前,趙軍難逃厄運。 再說25000人的奇兵,在兵馬俑的第二個俑坑,騎兵部隊的邊上,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戰車的殘跡,在秦時代,車步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戰方式。在龐大的戰車后面,總有步兵跟隨,進攻時戰車和步兵總是一齊向前推進。車馳卒奔的作戰方式曾經風行一千多年! ∪欢瑢ΡR俑的探測結果卻完全不同,在厚厚的黃土下,埋著一支純粹由64輛戰車組成的部隊! ∵@些戰車車體窄小,仍舊由四匹馬拉動?梢酝葡,由于沒有步兵跟隨,他們完全可以跟上騎兵的速度。戰車上的士兵配備著戈、矛等刺殺兵器,正好彌補騎兵無法近身攻擊的缺憾! 】梢酝茢,襲擊被困趙軍的輕兵,應該就是這種獨立戰車,將趙軍一分為二的,最終擋住趙軍突圍的25000名奇兵很可能就有這種獨立戰車部隊。 對于趙軍,死亡和失敗的結局已不可逆轉! ≮w括只能做最后的生死一搏,他親率精兵,披上厚甲,強行突圍。然而,當他出現在陣前,秦軍的弩兵,萬弩齊發,趙軍兵士一個個倒下。統帥趙括就在最后一次突圍中被射死。殘余的士兵驚魂未定時,秦軍青銅戈矛組成的方陣已經像一座座城一般壓了過來。絕望的趙軍最終被秦軍徹底摧毀! ≮w國全軍敗亡覆沒,都是趙括的錯嗎?不盡然! 内w軍的特點看,是戰國七雄中攻擊能力最強的。從趙武靈王開始,他打的仗主要是攻擊戰、野戰。趙括帶去增援的20萬大軍,相當多的是北方邊地精騎,換句話說,他們是來出差的,北方的戰線壓力同樣大。讓騎兵下馬去死守,不符合他們的特點! ≮w括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被推到一個錯誤的位置上,做了任何一個天才的將領所能做的所有選擇,僅此而已。絕不是什么紙上談兵,這一仗,換孫子來也得這么打,主動出擊,是敗中求勝的一賭,賭輸了而已! ≮w國最大的錯誤,實際上從接收上黨的那一瞬間就種下了! ∵@個錯誤,導致長平戰役失敗,受盡折磨后向秦軍投降的40萬趙軍被白起全體活埋! 40萬趙軍懇求、哀號全無效用,他們在強烈的饑餓和嗚咽中被深埋地下! “灼馂楹稳绱藘礆? 有三點必須說明: 其一,這不是簡單的坑殺俘虜,而是戰略需要,就是要最大限度消耗掉對手的人口! ∏貒詮那匦⒐院螅谡鲬疬^程中,重要的擄掠目標就是人口。包括對楚國、魏國的戰爭,都抓大量的勞役為他們耕種。殺俘虜,就是滅絕他們的人口,讓他們無法生產,無法生產,國力就會衰弱,最后面臨滅亡! ∑涠40萬趙軍到秦國基本也是恐怖組織,放回去也不可能。 其三,秦國之所以要屠掉40萬人,也是有前科的。在長平戰前,已經有了三次大規模的殺俘記錄! v代文人,提及白起坑殺俘虜,就認為是殘忍,卻不知“殘忍”背后的實情! ≡陂L平古戰場的遺址上,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成堆的白骨。尸骨的邊上還遺留著士兵們的兵器和隨身攜帶的錢幣。這是古代戰爭史上最為悲慘的一頁。 這場前無古人的大戰,震驚山東六國。趙國從此一蹶不振,其他諸侯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秦統一中國的腳步。 這場超大規模的殲滅戰,致使無數生靈涂炭,又有新的生命誕生,就在長平之戰結束后的這一年,一個嬰兒出生了,他,就是未來的秦始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34302.html
相關閱讀:魯國的傳奇寡婦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臧文仲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