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春秋時期的小國外交:宋國死要面子活受罪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春秋戰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核心提示:楚軍包圍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晉國不敢對抗楚國,只是派人忽悠宋國“頂住,我們就來了”。這一回,宋國被圍了8個月,悲慘到什么程度呢?反正“易子而食”這個成語就是這次發明的。最終,宋國人還是投降了,“城下之盟”這個成語也是這次發明的。宋國的策略下,死要面子,結果面子基本上也沒有,城下之盟簽了,其他國家還笑話他們。關鍵的是,老百姓的日子沒法過,當時宋國百姓是各國中最窮的。


春秋時期版圖 資料圖

自從人類社會有了國家,就有了大國和小國的區別。大國固然有大國的爭霸之術,小國也有小國的生存之道。當今的世界也是這樣,除了少數的大國,多數都是小國,如何生存,如何有尊嚴地生存,這些都是學問。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春秋時期就是國家林立,小國們在大國的夾縫中求存,為當今的世界展示了不同的求存之道,頗具借鑒意義。

下面,我們從四個國家的典型經歷看看春秋時期小國求生存的經驗和教訓。

魯國:舍掉尊嚴換生存

春秋中期開始,晉國和楚國兩個超級大國展開爭霸,所有國家都面臨站隊的問題。對于魯國來說,除了要應對兩個超級大國之外,還面臨北方鄰居齊國的欺壓。

魯國是周王室的宗親,十分重視血緣關系。在權衡利弊和自尊后,他們做出了一個決定:投靠同是周王室宗親的晉國,并且“擦掉一切陪你睡”,就算你瞧我不起,我也對你不離不棄。

應該說,魯國的策略是相當成功的。楚國距離較遠,并不能侵略魯國。而齊國懾于晉國的威力,也不敢造次欺負魯國。幾次齊國攻打魯國,都遭到晉國援軍的痛擊。跟著晉國這個老大混,魯國的國家安全得到了保障。

安全得到保障了,可魯國人喪失了尊嚴。他們對晉國的無原則服從,導致不僅其他國家瞧不起他們,就是晉國也對他們吆三喝四,完全不放在眼里。

在魯國人身上發生過多起被晉國羞辱的事情,可以說國格人格盡喪。

魯國曾占領杞國的一塊地盤,按理說這跟晉國沒什么關系。可是突然有一天晉國來了命令,說是魯國必須把這塊地盤還給杞國,而且還要把城修好。原來,晉國新國君晉悼公的母親是杞國人。魯國人這個火窩得可就大了,可是還是要“擦掉一切陪你睡”。

那一年晉國國君的一個小妾死了,恰好魯國國君魯成公在晉國訪問。按理說,國君小妾死了,盟國頂多是派個下大夫來參加葬禮。可晉國竟扣留魯成公一個月,參加完葬禮后才讓他回國。魯成公郁悶透了,召集大臣討論,想要重新站隊,投靠楚國,結果大臣們紛紛反對,執政大臣季文子發表了著名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演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42530.html

相關閱讀: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魯國的傳奇寡婦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臧文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