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韓國申遺搶下拔河:“拔河”最早起源于春秋戰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春秋戰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文化財廳(文物局)12月2日消息,在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10次會議通過決議,正式將韓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4國聯合申遺的“拔河”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由此,拔河成為韓國第18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在中國民間普及程度極高的項目,拔河在中國已有2400年的歷史,據記載在唐朝時期就曾舉辦過千人拔河賽。而在近代,拔河也曾作為奧運田徑正式比賽項目。

  唐玄宗曾舉行千人拔河大賽

  當拔河經韓國等四個國家聯合申遺成功后,網友們只能在社交網絡上無奈吐槽:“現在開始,對斗雞、斗蛐蛐、踢毽子開始感到深深的擔憂”、“想想都心塞,下一個會是麻將、滾鐵環還是丟手絹?”、“趕快把廣場舞申遺,趁還來得及……”

  事實上,拔河起源中國早有記載。

  韓國村民和游客在"金堤地平線節"上參加傳統拔河比賽

  《墨子?魯問》就有記載:當時楚國與越國之間進行水上舟戰,楚國聘請來魯班設計了一種名為“鉤強” 的器具,在舟戰占優勢的情況下可以用它鉤住敵舟,使勁往后拉,使之逃脫不了。

  后來“鉤強”從軍中流傳至民間,演變為陸上的比賽,到唐代,就被冠以“拔河”的名稱。《新唐書?兵志》記載:“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采,食梁肉,壯者為角抵、拔河、翹木、扛鐵之戲!

  而據《唐語林》記載,拔河這項帶有娛樂性的運動在宮廷內流行起來后,唐玄宗曾多次舉行拔河比賽,參與者多達千人。

  在薛勝的《拔河賦》中寫道:“皇帝大夸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戲繁會,令壯士千人,分為二隊,名拔河于內,實耀武于外!

  韓國拔河與普通拔河規則不同

  韓國這些年在推廣拔河與拔河文化上可謂“不遺余力”。

  位于首爾以南120公里處的唐津郡機池市的拔河比賽是聞名韓國的賽事,韓方甚至在此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拔河節。

  機池市村的拔河比賽已有450年的歷史,被視作韓國歷史最悠久的拔河賽。按照韓國拔河協會的說法,韓式拔河起源于韓國婦女織布時,把漂白、擰布時的動作逐漸編為拔河游戲。

  不過,韓國的拔河其實與一般的拔河并不相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53895.html

相關閱讀:臧文仲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魯國的傳奇寡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