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戰國四公子的灰色人生:每個名人都會有些黑歷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春秋戰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學的時候,一篇文言文叫做《信陵君竊符救趙》,從那里知道了“戰國四公子”——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對這些翩翩濁世佳公子很是神往,聽名號都覺得那么帥?上菚r候文言文功底并不怎么好,互聯網也不發達,所以,除了信陵君的故事外,其他三人的故事只能略知一二。

  先交代一下四公子所在的時代背景。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秦,作為虎狼之國,已經在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的帶領下,崛起于西方,傲視天下。魏國和齊國國力日衰,作為曾經的強國,還保留著一定的余威,但和秦國相比,已經不屬同一個等量級了。趙國在趙武靈王死后,輝煌延續了一段時間,但長平之戰后,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楚國被戰神白起一番折騰之后,楚懷王被幽禁,楚國連續向東邊遷都以躲避秦軍的鋒芒,無力與秦抗衡。燕國在樂毅的幫助下曇花一現,之后因內亂再次淪為二等國。韓國?唉,那還叫一個國嗎?夾在秦楚魏之間,早就不能站著說話了,不提也罷。

  戰國四公子的故事,現在我們所知道的,基本上都是來自于史記。你們也知道,史記在紀年上,有那么一點亂,所以,對于他們的生卒年月,有的無從考證,有的出現謬誤。老衲就按后世人考證的紀年,以他們死的年份為準,從遠到近地講一講他們的主要故事吧。

  孟嘗君年歲較大,出生日不詳,死于前279年。齊國人,姓田名文,是齊威王的孫子,齊宣王的侄子,齊閔王兄弟。孟嘗君出生于五月初五,他老爸田嬰很迷信,認為五月出生的人會克父克母,先是讓孟嘗君他媽把他整死,他媽不忍心,偷偷把他養大。長大后,想讓他認祖歸宗,但田嬰不想認他,牙尖嘴利的孟嘗君反倒把他爸給教訓了一頓,具體說了什么就不詳述了,反正是說他爸在齊國執政這么多年一點政績都沒有,上對不起君下對不起民什么的,搞得他老爸慚愧得不得了,于是趕緊把他收到族內,并指定為事業接班人。

  田嬰死后,田文就接了他的爵位和封地,這就是孟嘗君了。

  孟嘗君豢養了一幫“士人”,說是士人,其實黑白兩道都有,這里殺了人啊,那里劫了道啊,怕官府治罪,都跑到孟嘗君門下藏了起來。孟嘗君認為他們都是人才,一概收留,漸漸地人越來越多,達到三千多人,而這時,孟嘗君好客的名聲也傳了出去,都稱贊這家伙能夠禮賢下士,有能耐,了不起。

  秦昭王聽說了,心想,這么優秀的人才,怎么能在齊國被白白浪費呢,就派人去請他到秦國去。第一次請,孟嘗君被門客勸阻了,沒去,第二次,齊閔(?)王三年(史記稱是齊閔王二十五年,這是錯的,因為這個閔王總共在位也只有17年),秦國又來請孟嘗君,齊王招架不住秦王的熱情,就命令孟嘗君到秦國去一趟。孟嘗君就帶著一眾門客去了,一去果然中了計,被秦王給軟禁了,因為秦王覺得,你是齊國人,你是一個優秀的齊國人,你肯定不會幫助我秦國,但你在齊國,如果把齊國的生產關系理順了,把生產力搞上去了,你齊國就跑步進入共產主義了,那我秦國就危險了。我不如殺了你,以絕后患。

  (插一段閑話。老衲看到戰國末期這一段時,很是納悶,搞不明白為什么這么些國家的宰相總是跳來蹦去,今天我送一個人去你的國家當宰相,明天你派一個人到我的國家來當宰相。要說蘇秦合縱掛六國相印,那是為了統一思想合力抗秦,也說得過去。但,比如,今天秦國派一個人到魏國去,說,你用他為相,魏國也照辦了。好吧,就算是怕秦國,但,明天楚國派一個人到秦國去,說,用他當秦國的宰相吧,秦國也照辦了,老衲看到這里就糊涂了。這種事情很多,老衲百思不得其解,望方家有以教我。

  孟嘗君被軟禁在秦國,秦王正準備找個由頭把他給殺了,孟嘗君得知消息后,那個著急啊……別急別急,這時候他養的門客派上用場了。

  有人對孟嘗君說:秦昭王最寵愛燕姬,只有燕姬幫你在秦王面前求情,你就有救了。孟嘗君就照著去做,但人情向來不是白送的,那個燕姬看到孟嘗君送給秦昭王的見面禮是一件白狐毛皮袍子,她也想要一件。這種東西是獨一無二的寶貝,又不是漢正街批發的,哪來這么多。棵蠂L君又急了……這時一個門客跳了出來,說,主公休要驚慌,等天亮的時候,在下給你弄一件來。深夜,這個門客潛入庫房,學狗叫騙過守庫門吏,把先前送給秦昭王的袍子又偷了出來,孟嘗君再轉送給燕姬,燕姬向秦昭王求情,把孟嘗君給放了。

  孟嘗君獲釋后,趕緊帶著門客一刻不停地逃離秦國,秦昭王放了孟嘗君后,又后悔了,馬上派兵去追。這天半夜時分,孟嘗君一行人到了函谷關,函谷關是秦國的國界,出了函谷關就逃離了虎口。但函谷關關口規定要雞鳴才放人通行,由于時辰未到不肯開關。幸好他的門客中有個人會學雞叫,叫得比真雞還真,他一叫,帶動其他的雞也跟著叫了起來,于是關門打開,孟嘗君等人及時地過了邊關。一頓飯的功夫之后,追捕孟嘗君的秦兵就到了,但他們已經出了關,也就是出了秦國,沒辦法再抓了,秦兵只好悻悻而回。

  其實這個故事,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成語“雞鳴狗盜”就是從這里來的。史記里還講了一個孟嘗君的門客馮?的故事,就是一個開始天天彈著寶劍唱歌,吵著食無魚、出無車,向孟嘗君要待遇的人,如何在孟嘗君失寵的時候幫助孟嘗君恢復權位的故事,這里面是大段大段的口舌之辯,略過不提。說說兩個孟嘗君不光彩的事情。

  不光彩事情之一:孟嘗君從秦國逃出來后,經過趙國,趙國的平原君聽說了,隆重接待了他。趙國的人也聽說過孟嘗君的大名,都跑來圍觀這個當世英才。結果一看,大失所望,有人議論說:原以為孟嘗君是個高大威猛、儀表堂堂的人呢,哈哈,原來是個矮子。孟嘗君聽到了,勃然大怒。娘希匹,竟然笑話我是個矮子!孟嘗君怒氣沖沖地跳下車,手一揮,喝道:合字并肩字,殺!結果孟嘗君和他的門客一起,把笑他的人殺了,還不解恨,把圍觀的幾百人全殺了,然后又滅了整個縣。唉,太殘暴了,這哪里是老衲心目中的翩翩濁世佳公子?(這件事情教育我們,一,不要隨便圍觀看熱鬧;二,看熱鬧時不要隨便發議論;三,發議論時最好不要笑話別人太矮。)

  不光彩事情之二:前面說過,孟嘗君是齊威王的孫子,齊閔王的兄弟,他把持齊國國政多年。到了齊閔王十五年的時候,齊閔王把宋國滅了,覺得可以有點實力把孟嘗君搬開了。孟嘗君聽說齊閔王要動他,先是嚇得逃到了魏國,在魏國做了宰相,然后心里老大不舒服,于是他出頭,聯合魏、秦、燕、趙、楚幾國的軍隊,去攻打自己的祖國齊國,結果把齊閔王給逼死了。等到他的侄子齊襄王繼位,也不得不向他低頭。唉,氣量太小了,這哪里是老衲心目中的翩翩濁世佳公子啊?

  第二個死的是平原君,出生于約前308年,死于前251年。趙國人,姓趙名勝,是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的弟弟。(說老實話,老衲年輕時最中意平原君,覺得他這個封號最好聽,誰料到他卻是四公子中最沒出息的一個)。

  先說說他的英雄事跡吧。受孟嘗君的影響,平原君也養了不少士人,總共也差不多三千人吧(為什么都是三千呢?)長平之戰后,秦國軍隊把趙國國都邯鄲給圍了起來,趙國危急。為解邯鄲之圍,趙王派平原君趙勝去向楚國搬救兵。平原君準備帶二十個文武兼備的人跟著他一起去,心里打算著,如果來文的能讓楚王答應結盟,那是最好,如果文的不行,就得來武的,所以門客需要文武全才。他在三千個門客里找啊找啊,挑啊挑啊,只挑到十九個他認為還是那個事的人。正在他抱怨的時候,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說,主公別再費心找了,就讓我來湊數吧。平原君問:你到我這里有幾年了?毛遂說:三年。平原君說:精明能干的人,就像錐子在布袋子里面,它的尖頭馬上就會露出來。你在我的門下已經三年了,都沒人說起過你,我也沒聽說過你,這肯定是你沒有什么過人之處。你還是留下吧,我不帶你去。毛遂說:“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睕]錯,老衲在這里引用原文,是想說明這個成語“穎脫而出”,是穎脫,不是脫穎。當然,脫穎而出也沒錯,現在人都這么用了,隨俗吧。但要是顯出你的學問,你一定要糾正別人,告訴他:史記的原文是“穎脫而出”,切記切記。

  平原君聽后,與十九個人相視一笑,接受了毛遂自薦。

  于是就到了楚國,平原君和楚王談了半天,從日出談到日中,大家肚子都餓了還沒談出個結果來,于是那十九個就對毛遂說:你行你上啊,黨考驗你的時候到了。毛遂“刷”地拔出劍來,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氣勢,攜著令人望而生畏的凜冽殺氣,走上楚王的大殿,說:“你奶奶個熊,三兩句話就可以說完的事,你還逼叨逼叨個啥。你孫子再唧唧歪歪地,看老子不一劍砍死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71000.html

相關閱讀:臧文仲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魯國的傳奇寡婦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