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解放軍憶大別山剿匪:中敵人離間計副連長被戰友誤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軍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當時司號員小孫吹號助戰,對方發現是自己人,原來他們是我營偵查組由馮店返回,在村頭被隱蔽的敵人放槍離間計逃亡。

剿匪部隊指戰員在大別山區搜索土匪。

本文摘自:《遼沈晚報》2009年10月15日9版,作者:徐厚魁,原題為:《60年前,我在大別山剿匪》

東野第5縱15師,后改為第42軍126師,我在該師378團3營7連任戰地救護衛生員。在歷經遼陽太子河畔追擊戰、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河南省安陽戰役后,我隨部隊于1949年秋繼續南下,進入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地區剿匪。

“東北大軍進了關,好像猛虎下了山……”這是在1949年春大軍南下行軍途中膾炙人口的一首順口溜,可以說我們的隊伍是所向披靡,根本沒把土匪放在眼里。進駐大別山后,師部駐扎在商城縣里,在誓師大會上,師長胡繼成鏗鏘有力的講話:“大別山是紅軍發祥地,早在1934年紅軍在山上,敵軍在山下圍剿我們,歷經突圍后,撤離在陜北。而今我們打回來了,它們在山上,我們在山下圍剿它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聽完師長講話我們各個精神振奮,當夜,人扛槍馬托炮,爬峻嶺涉河水,浩浩蕩蕩各自奔向指定剿匪戰場。

十多天里,我們沒有發現敵人的影子。河南是古文化勝地,這里山巒起伏,泉水叮咚,穿行密林羊腸小路上,看不完的稻田茅屋,魚塘,看不完富貴人家前庭后院閨繡樓閣、古代占山為王的寨址,還看到近代張學良東北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在這里與日軍作戰時留下的遺骨。雖然沒見到敵人的影子,其實敵人常在我們身邊,甚至曾給我們領路當向導。當地的窮人出于對土匪的恐懼,常常是一問三不知。

自我參軍兩年來,從未像初到大別山這十多天來這么享受過的。除了觀賞風景外,豫南地區盛產水稻、小麥,我們整天吃大米和白面,走在山間小路上,累了背靠樹蔭歇一下再喝口清泉水。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事情發生一天上午,正當我連追殺野豬時被敵人發覺,百余敵人聞聲而逃。

當天晚上,我們又中了敵人離間之計。有情報說:“附近三柳店村有股敵人在吃晚飯”,我連張副連長即率領一個排兵力40余人,我和司號員小孫隨隊奔向該村撲了個空,夜晚在此住宿。夜里突然村外槍聲大作,我們認為是敵人偷襲,張副連長緊握手槍到村頭門洞出口處,我也緊跟其后。在星光下,我親眼看到對面擔沖鋒槍的小伙子高喊:繳槍不殺!張副連長同時舉槍還擊,高喊“給我打! ”他即中彈倒在地上,我即撲向他的身邊,豁開他的上衣,發現他胸部中彈,已停止呼吸。當時司號員小孫吹號助戰,對方發現是自己人,原來他們是我營偵查組由馮店返回,在村頭被隱蔽的敵人放槍離間計逃亡。我雙方交火不超10分鐘竟造成全排傷12人,亡4人慘痛代價,張副連長是抗日時期參加革命,負傷兩次,何曾想死在這場無膩誤會戰,我和司號員都哭了。

在這次戰后總結時,軍報記者來采訪總結會的內容,他們要求我來寫這篇報道,題目是《這次戰斗為什么沒抓到俘虜》。這篇文章報道發表在《戰斗員》報刊上。稿件發表后引起部隊共鳴,各級首長多次在干部會上強調要學習這篇文件,吸取血的教訓,給我們講驕兵必敗的道理。隨后,部隊改變了打法。

我軍指戰員們肩負著三項重任,俗稱“三員”即戰斗員、工作隊員、宣傳員,從此都不敢游山玩水了,而深入群眾建立軍民魚水關系,由我師為主力,地方部隊及民兵聯合,日夜不停拉網式大圍剿,終于活捉頑匪頭子馮春波,并擊斃。擒賊先擒王,隨后隱藏的敵人紛紛繳槍自首投降。從此,大別山自古以來占山為王的頑匪們從此絕跡。

在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我師與地方武裝、民兵全部投入晝夜拉網式大圍剿,人與人之間不超過百米,搜索前進,攀石登巖前進著。突然森林上空信號彈騰空而起,閃光四射,隨即軍號嘹亮傳遍大別山谷。經口頭傳達得知,今天新中國成立了!在這個全國人民喜慶的日子里,我本人又有雙喜臨門。在這之前,不滿18歲的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現任衛生員享受副排級待遇,穿四個兜干部服裝了。這在當時全團來講是少有者,戰友們都夸獎我:“小徐牛啦,真有出息”。

如今我要向夸獎我的戰友們說:“當年的小徐沒有辜負你們的希望”,戰斗中成長起來的我又歷經60年風風雨雨到今天,“心底無私天地寬”,做到堂堂正正做人,現已離休仍發輝余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94493.html

相關閱讀:二戰中日本王牌戰艦“大和”號為何剛面世就已過時?
慘烈的塞班島戰役背后,還有日軍更慘烈的獸行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以百人傷亡斃傷敵軍三百人
二戰德國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護士組
陳云憶抗戰:如蘇聯沒做這事抗戰勝利起碼推遲好幾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