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82年,吳起正式擔任令尹后,楚國朝中一下子炸開了鍋。
這小子,初來乍到(剛到楚國滿一年),何德何能,大王竟給他封這么大的官。
面對滿朝的流言蜚語,楚王不為所動,他鄭重的告訴吳起:楚國的軍政,就此托付給令尹您了。
吳起也毫不謙讓,一上任,就雷厲風行的進行變法??史稱“吳起變法”。
變法,其實就是改革,在戰國時期頗為流行。之前的李俚,后來的商鞅,都進行過變法。和他們相比,“吳起變法”的內容最少,名氣最小,時間最短,堪稱中國歷史上最不起眼的變法運動。
當然,他的變法也有顯著的優點:見效最快。
其他人變法,少說花個三五年,更多的是十年八年甚至十幾年。而且變來變去的,還不一定有效。
吳起變法從推行到見效花了多久?
一年!
是的,你沒有看錯,楚國在吳起變法的推動下,只用了一年時間就脫胎換骨,強勢崛起。
他是怎么做到的?這一點,我們只需看下具體的變法內容。
從吳起變法的資料來看,共分為四大總綱,另附有許多實施細節。鑒于本文篇幅有限,在這里我只用八個字簡單概括。
打壓貴族,整肅軍隊。
三毛錢的藥同樣能治病,簡單并不代表就沒效果。吳起的速成型變法,對當時的楚國,可算是對癥下藥。
在戰國諸強中,楚國的君權最弱。很多貴族平時都逍遙法外,就算是楚王,有時也拿他們沒辦法。更嚴重的是,楚國還是歷史上君主被弒幾率最高的國家。比如楚悼王的老爸??楚聲王,就被人稀里糊涂的給暗殺掉了(聲王六年,盜殺聲王)。
隨便一個盜賊就敢殺國君嗎?必然是楚國的貴族在暗中搞鬼。楚國歷代國君,被各種暗殺活動搞得焦頭爛額,特意立下一條法律:楚王死后,凡用兵器觸碰到王尸的,一律處死,并罪及三族??不管是誰殺的我,只要對我亮過刀子,一律咔嚓。
這就是所謂的白色恐怖。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些楚國的貴族們。
吳起身處如此環境下,卻毫不畏懼。他的變法工作一啟動,很快就罷免了許多混飯吃的世襲貴族和官員們;不僅如此,即使有些人立過功,不在被免職的名單內,吳起也將他們的封地和俸祿一壓再壓。至于那些平日橫行鄉里,無法無天的敗類,他同樣快刀斬亂麻:直接全部發配到南海去搞扶貧!
(補充一句,這個發配南海不是指把他們扔到海里喂鯊魚,而是指如今的廣東、廣西一帶,在那時是人跡荒蕪的偏遠地區。)
這下楚國的權貴們沒日子過了,礙于吳起武藝高強并且兼掌軍隊,他們只得跑到楚王那里去告狀:“大王,如此下去,楚國必將大亂!”
楚悼王輕蔑的看著這些告狀者,回答道:“這些都是寡人的主意,如何,你等有意見?”
“這……”權貴們這下都傻眼了。
出于對吳起工作的支持,楚王還特意唱了一出雙簧:他下令,所有來告狀的,不用追究爵位高低、官職大小,統統任由吳起發配。
好了,這下官位、錢財、土地都大量的騰出來了,吳起變法也進行到第二階段:整肅軍隊。
不消說,這更是吳起的拿手絕活。
他將“魏武卒”的訓練模式,在楚國進行大面積推廣。由于他是令尹,不但管軍隊,還擁有任命權,因此訓練起來更加得心應手:肯苦又聽話的,重用;肯苦不聽話的,待定;不肯苦但聽話的,后勤;啥都不行的,打一頓,趕走。
以上就是吳起變法的核心內容,簡單,方便,見效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879122.html
相關閱讀:魯國的傳奇寡婦
臧文仲
春秋時期的名人之芊叔為什么罷官?
戰國四大名將簡介:戰國時期實戰的最高水準
鐵農具和牛耕導致春秋戰國土地制度變革說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