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復式統計表
課 型新 授使用人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6--108頁的例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了解復式統計表的優點,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2.讓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和創新精神。
重點、難點:
1. 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能回答簡單的問題。
2. 對表頭的認識以及復式統計表中橫欄、縱欄所表示的內容的認識。
教學準備:
單式統計表、復式統計表、興趣小組標簽、生活中的復式統計表等。
教 學 過 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師:前幾天我們稱量了每個小朋友的體重,現在老師想統計我們小朋友的體重情況,比如20千克及以下的有幾人?21~25千克、26~30千克、31~35千克、36千克及以上的各有幾人?(同時出示統計表的一部分)
范圍20千克以下21~25
千克26~30
千克31~35
千克36千克以上
人數
可以怎么統計?
2.學生自由回答統計的方法。(站起數一數、舉手、寫票等)
師: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就用站起數一數的方法統計吧!
3.完成統計表。
師:你能根據上面的情況完成統計表嗎?(個別學生回答)
4.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生答師小結:進行體育鍛煉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時要多參加體育鍛煉,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飽吃好,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好身體。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一年級時體重情況的統計表。
師:這張是我們一年級時體重情況的統計表,現在請同學們看一看21-25千克范圍內二年級比一年級多幾人?(學生比較)
2.師:你們都找到了答案了嗎?但是剛才在比較的時候,我看到我們同學一會看這張,一會看那張,感覺如何?(麻煩、兩張表格看起不方便)
3.制作復式統計表。
(1)師:老師也覺得很不方便,那該怎么辦呢?ww
學生獨立思考,自由回答后得出:把兩張單式統計表合并成一張統計表。
(2)先讓學生自己同桌之間試一試,然后讓生演示各種合并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上下一移,把范圍這行重合這種方法最好。(能這樣演示最好,不能的話教師幫助學生一起完成。)
(3)師:這樣合并以后你能看出21-25千克范圍內二年級比一年級多幾人了嗎?
這樣合并后和剛才比較哪個簡單呢?(這樣簡單)
4.完善復式統計表,揭示課題
(1)師:這樣合并以后,還有些問題,就是我們有兩條數據了,不知道哪條是一年級,哪條是二年級了,怎么辦呢?所以我們要對剛才合并的統計表稍微做些改動,(在兩張統計表上改一改),老師已經制作了一張新的統計表大家一起看下吧。
(2)師:第一格我們稱為表頭,里面有些什么呢?它們分別表示什么呢?
(教師對橫欄、縱欄及表中的內容作簡要的介紹。)
師:像這樣的表格我們叫它復式統計表。(板書課題)
(3)我們已經認識了復式統計表,現在請同學們根據手中的兩張單式統計表的數據完成手中的復式統計表吧。
5.觀察、分析統計表
(1)師:現在老師請同學們再觀察一下我們新做好的統計表,比較一下16-20千克范圍內一年級比二年級多幾人呢?31及31以上二年級比一年級多幾人呢?
(2)比較起感覺如何?(生答)
師:的確如此,復式統計表在分析和比較多個數據時,更加簡單和方便。
板書: 優點:便于比較和分析。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介紹:學校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有計算機小組、籃球小組、舞蹈小組、田徑小組。你想參加哪個小組的活動?讓我們一起做個統計吧。
2.活動要求:
(1)現在老師先選出每個興趣小組的小組長拿好標簽,你想參加哪個興趣小組就站到哪一組,但是要按順序排好隊伍。
(2)請每個興趣小組的小組長統計好自己小組有多少位同學。
教師邊把興趣小組標簽貼在黑板上的同時邊讓組長說一說自己組的人數,學生完成手中的統計表。
3.根據完成的復式統計表回答下列問題。ww
(1)我們班參加( )興趣小組的人最多,一班參加( )興趣小組的人最少。
(2)我們班參加籃球小組的人比一班參加籃球小組的( )人。
(3)一班參加人數最多的興趣小組比我們班參加人數最少的興趣小組多( )人。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誰解決他剛才提出的問題呢?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看我們班的同學真的很聰明呀,我們再回顧一下這節課學了什么呢?生活中為什么那么多地方要用到復式統計表呢?
五、板書設計
復式統計表
優點:便于比較和分析。
作業設計
以小組為單位,調查本班喜歡吃蔬菜的情況,完成下表。
我們班喜歡吃蔬菜情況統計表
茄子西紅柿黃瓜青菜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通過調查填寫統計表。
(1)一組喜歡吃( )的人數最多,喜歡吃( )人數最少。
(2)三組喜歡吃黃瓜的比喜歡吃西紅柿的( )人。
(3)一共調查了多少個同學?
(4)通過調查你有什么建議?
(5)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并解答。
教學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35591.html
相關閱讀:買電器教學設計
進位加
線段
《乘、除兩步計算應用題練習課》教學設計
淘氣的作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