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一)
學習內容:二年級下冊第23頁例1。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求商的方法,能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培養學生合理選擇計算方法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斷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成功的快樂。
學習重、難點:
重點:通過了解、嘗試不同的算法,體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優點。
難點:培養學生合理選擇計算方法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圓片。
預習作業
1、“我能點亮這顆星”。
2 × =4 3 × =6 4 × =8
×3=12 ×4=20 5 × =15
要求:a. 獨立思考,說說你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訣。
b.匯報。
2、分一分。把6個圓片平均分一分。(實物展示)
要求:a.小組合作完成,做好記錄。
b.先說說分工情況,再說說怎么分的,算式是什么。
c.評價:引導學生發現別人的亮點。
過程:
一、預習反饋:
1、“我能點亮這顆星”。
2 × =4 3 × =6 4 × =8
×3=12 ×4=20 5 × =15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五角星涂紅并寫上答案,并讓學生說說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訣
2、6個圓片分法的展示:說說怎么分的,算式是什么。
6÷6=1
6÷2=3
6÷3=2
師:老師也認為這個小組的同學特別棒,不僅分工明確,講得清楚,而且經過全組小朋友的努力,把6個圓片平均分的幾種情況全部想到了。猴媽媽聽了大家精彩的發言,特別高興,它想把花果的特產——水蜜桃送給小朋友們?础
二、探究新知
(一)例1(1)
1、出示情境圖“猴媽媽分桃”。
2、觀察回答:
(1)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會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同桌互相說一說,學生匯報。(出示:12個桃。每個小朋友分3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
(2)讀題:自由地大聲讀一讀。請聲音響亮地孩子讀一讀。
(3)你會列算式嗎?獨立思考,匯報。師板書:12 ÷ 3=?
(4)你會算嗎?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
3、展示算法。
學生以組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1) 第一個人分3個,12-3=9;
第二個人分3個,9-3=6;
第三個人分3個,6-3=3;
第四個人分3個,3-3=0 正好分完。
(2)學生用學具分,分成4個3。
(3)3+3+3+3=12。
(4)想:三( )十二,三(四)十二,商是4。
4、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這么短的時間就想了這么多好辦法幫助猴媽媽。
如果你是猴媽媽,你會選擇哪個小組的辦法呢?為什么?
5、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師:聽了小朋友的發言,老師覺得大家長大了,不僅能說清自己的觀點,而且還能采用別人的好方法,老師也是用口訣求商的,像這題,只要想三(四)十二(板書),就能又快又準確地求出商。猴媽媽對大家的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教學例1(2)
1、出示:12個桃,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請小朋友大聲讀題目,讀懂了就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算一算。不清楚地找老師和同桌說一說。
3、做完的小朋友和同桌交流想法。
4、學生匯報,師板書:12÷4=3 (三)四十二
(三)觀察比較:
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匯報。
師小結:大家的發現可真了不起,計算這兩個除法算式可以用同一句口訣求商。(板書:用口訣求商)
三、闖關游戲
創設情境:猴媽媽想請大家到花果去做客,愿意嗎?她已經把你們精彩地發言、團結合作的精神用郵件發給了上的小猴子,聰明又調皮的猴氏三兄弟想和大家比一比,在去花果的路上,為你們設下了三個機關,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1、小猴1:說說你們是怎么算的。
10÷2= 12÷6= 8÷2=
10÷5= 12÷2= 8÷4=
要求:a.自己小聲說一說,有問題找老師或同桌幫忙。
b. 你覺得哪個說得最棒,就說哪一個。
c.你發現每組題有什么特點。
2、小猴2:要求:把得數是5的涂成紅色。把得數是4的涂成綠色。
8÷2 6÷3 10÷2
20÷5 24÷6 15÷3
18÷3 5÷1 30÷5
3、小猴3:送信。(練習五第三題)
卡片“信箱”貼在黑板上,請幾位小朋友做郵遞員送信,比一比看誰送得又對又快。
師:得數是1的算式有什么共同點?
4、出示:(三只小猴子:歡迎到花果做客!)
師:花果上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下節課再去玩,好嗎?
四、課堂小結
說說你今天的收獲。
五、完成《課堂作業本》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二)
學習內容:二年級下冊第27—28頁練習五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會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的商。
3)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語言表達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借助乘法算式求商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以及集合、對應的數學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成功的快樂。
教具準備: 、卡片。
預習作業:
預習課本第26頁第4題
你是怎么列式?
每個式子什么意思?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式子: 意思:
3×5=15 3個5總共是15人
15÷3=5 15人,平均3桌,每桌5人
15÷5=3 15人,每桌5人,平均分成3桌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數學王國去玩,你們想去嗎?數學王國的國王聽說咱們要去,非常高興,他托老師給大家帶好多小禮物,他說:只要誰積極動腦思考、回答問題聲音響亮,就把禮物送給誰。你們想要嗎?(隨之出示漂亮的小卡片,卡片的背面是有趣的思維訓練題)不過,去拜見國王的路上有很多困難,你們怕不怕?”
三、復習整理,鞏固新知:
(一)活動一:向數學王國進發
1、師:為了順利地見到國王,讓我們先做做操,把身體鍛煉好吧!拍手操背誦1——9的乘法口訣。
2、師:聽,列車開過了,讓我們乘坐列車出發吧。ǔ鍪拘』疖嚕抗澻噹怯梢坏赖捞羁疹}組成,并伴隨著火車的聲音。
( )四十二 三( )十五 四( )二十四
二( )一十 ( )六三十六 三( )十八
(二)活動二:進入數學王國
1、師:進入數學王國,先要進行測試,只要我們都做對了,就能順利進入下一站,你們有信心嗎?好,下面我們就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最細心,能順利進入大門,F在做課本26頁的第6題。
2、演示校對答案,同桌互改。
(三)活動三:走“迷宮”
師:歡迎小朋友進入下一站?催@是一座“迷宮”,走“迷宮”的規則是:自己在“迷宮”的外圍找到入口和出口,按著一定的順序走。說說你是按什么走的?(可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切換。)
(四)活動四:算對了,“kitty貓”就和你做朋友。出示課本第26頁第5題。
(五)活動五:看誰先到家。(練習五第11題。)
四人小組競賽,派代表匯報。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你們看誰迎接你們啦?(出示“kitty貓”),“ kitty貓”夸大家今天表現得很好,都是愛動腦筋,聰明的孩子,希望你們繼續努力,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上獲得更大的收獲,有信心嗎?
五、完成《隨堂練習》
用2-6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
學習內容:二年級下冊教科書第29頁例3。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學會解答“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一份分,看能分成幾份”的除法應用題,會寫單位名稱。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兩個問題的內在聯系,理解數量之間的相依關系,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過程與方法
通過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感知生活與數學的緊密關系,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愛動腦筋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
預習作業:
1、先用小棒擺一擺,再列式解答
1)拿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根?
2)拿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2、列式計算 (出示)
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10里面有幾個2?
3)15里面有幾個5? 25里面有幾個5?
20里面有幾個5? 10里面有幾個5?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1、(出示,演示兩種擺法) ww
1)
12÷3=4
2)
12÷4=3
二、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什么游戲?(學生暢所欲言,交流各自喜歡玩的一些游戲)
師:瞧,這些小朋友玩的多開心。說一說你看到什么(出示圖片第29頁例3主題圖)
三、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ww
(1)師:從圖中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講給你的同桌聽聽。
(2)學生匯報,演示:
a、一共有多少學生? b、平均分成3組,每組幾人?
c、每組5人,可以分成幾組?
2、解決問題。
師:你們真不簡單,一幅圖提了三個問題,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如何解決。
生:3×5=15。
師:你能說說這樣計算的理由嗎?(學生陳述理由,復習乘法的意義)
師:那(2)、(3)這兩個問題怎樣解決呢?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3、學生匯報,出示:
15÷3=5(人) 15÷3=5(組)
(1)師:能z給大家講講為什么要這樣計算嗎?
生:因為這道題是要把15人平均分成3組,所以要用除法計算。
(2)師:你能說出15÷3=5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嗎?
生:這個算式的意思就是把1人平均分成3組,每組有5人。
(3)用同樣的方法處理解決問題(3)。
4、比較溝通。
(1)師:通過解決這三個問題,你能發現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的你組里的同學討論討論。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生1:我們發現這三道題說的是同一件事,只不過條件、問題調換了一下位置,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樣。
生2:我們發現這三道題的算式是有關系的。乘法算式中的兩個因數就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數或者商,乘法算式中的積就是除法版式中的被除數。
(2)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用自己的聰明和才智不僅解決了這三個問題,而且還發現了它們之間的關系。
5、補充條件,解決問題。
(1)師:看,又了3個小朋友,(板書:又了3個小朋友)那每組應有幾人?你是怎樣算的?和組里的小伙伴說一說。
(2)師:如果又了一人,這時還能平均分成三組嗎?為什么?
(3)學生匯報
四、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了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板書:解決問題)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問題都難不住我們!
師:今天學習的知識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五、鞏固練習
1、第24頁第9題。(出示)
①請學生觀察情景圖后,從圖中收集解決問題的所需要的信息,獨立解決問題。
②再加10人平均分到每個小組里,每個小組有幾人?兩種方法解答,演示。
③鼓勵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問題,并解答。
2、完成第30頁的練習六的的1題
口頭編題,學生獨立完成。問為什么這樣列式?
列式;30÷ 5=6(個)
3、完成第30頁的練習六的的2題
學生觀察圖后,口頭編一道應用題。學生獨立完成
列式:18÷6=3
4、完成第30頁的練習六的的3題
學生觀察圖后,編一道用除法計算的應用題。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受除法問題,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的分”和“平均分成幾份” 引出可以用除法計算;由于對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夠,個別學生將除數與商錯位。
六、完成《隨堂練習》
附: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1、平均分成3組,每組幾人?
15÷3=5(人)
2、每組5人,可以分成幾組?
15÷5=3(組)
用2-6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練習
學習內容:二年級下冊第30頁練習六。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理解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特點,會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的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愛動腦筋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問題中數量之間的關系
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
預習作業:
1、花兒后面藏著幾?
6÷2 12÷3 20÷4 10÷2 18÷6
18÷6 20÷5 24÷6 25÷5 12÷2
2、 有9個■,每3為一堆,可以擺幾堆?
有24個★,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幾個?
有12個▲,平均分成4份,每份 3 個。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1、說一說你用的是哪句口訣
2、列式:
9÷3=3 24÷6=4 12÷4=3
二、解決問題練習
1、第29頁“做一做”。(出示)
①請學生觀察情景圖后,用自己的語言講小刺猬運水果的故事,引發學生的興趣。
②從圖中收集解決問題的所需要的信息,獨立解決書中提出一部題。
③鼓勵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問題,并解答。
小刺猬要運走12個蘋果,每次運3個,要運幾次?12÷3=4(次)
2、當小刺猬把水果運回家時,發現家里了3個客人,它們送了很多蘿卜給小刺猬。
小刺猬想:把12個蘋果平均分給3只小兔,每人得幾個?12÷3=4(個)
3、小兔對刺猬說:“30根蘿卜,每筐裝5個!毙〈题耄骸耙獛讉筐?”
30 根蘿卜,每筐裝5根,需要幾個筐?30÷ 5 = 6 (個)
4、小刺猬拿出家里的筐一看,只有5個筐,不夠怎么辦?
我只有5個筐,怎么裝?30÷ 5 = 6 (根)
5、小猴送了24只桃子,小刺猬想把桃子分給客人。
小猴帶24只桃子,每個客人5只桃子,夠分嗎?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30頁的練習六的的1題
口頭編題,學生獨立完成。問為什么這樣列式?
列式;30÷ 5=6(個)
2、完成第30頁的練習六的的2題
學生觀察圖后,口頭編一道應用題。學生獨立完成
列式:18÷ 6=3
3、完成第30頁的練習六的的3題
學生觀察圖后,編一道用除法計算的應用題。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受除法問題,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的分”和“平均分成幾份” 引出可以用除法計算;由于對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夠,個別學生將除數與商錯位。
四、完成《隨堂練習》
5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學習內容:二年級下冊31頁例4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創新意識。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新 課 標第 一網
重點:理解問題中數量之間的關系。
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
教具、學具準備:依據教科書第31頁的例4情景圖制成的。
預習作業:
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自學例4,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步驟。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1、24÷4=6
2、談話:同學們,你們去過商店嗎?今天小明和小芳到了小小商店,同學們猜一猜他們要買什么東西呢?(出示依據例4制成的)
讓學生觀察畫面,說一說觀察到的情況。并匯報小組解決的步驟。
二、探究新知
1、發現問題,討論解決方法。
師:小明和小芳到底要買什么呢?他們在說什么?(出示售貨員和小朋友的對話)
學生讀出現的對話。在這個基礎上,呈現出要解決的問題。
師:小明說要買5輛小汽車,小芳提出一個什么問題?
生:小明應付多少錢?
師:怎樣才能求出買5輛小汽車應付多少錢呢?要求出5輛小汽車應付多少錢,應先知道什么?怎樣才能求出。現在小組討論一下。
各小組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適時給各組適當點撥。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知道要解決提出的問題,需要先解決“買一輛汽車用多少錢”的問題。
師:要求出“買5輛小汽車應付多少錢”,就要先求出“買一輛小汽車用多少錢”,同學們看看從哪里我們可以知道買一輛小汽車用多少錢?
生:從售貨員阿姨說的“12元可以買3輛小汽車”可以知道一輛小汽車的價錢。
師:一輛小汽車多少錢?怎樣列式?
生:12÷3=4(元),買一輛小汽車需要4元。
師:知道了一輛小汽車4元,那么5輛小汽車需要多少錢?怎樣列式?
生:4×5=20(元),買5輛小汽車需要20元。
2、總結方法
師:同學們剛才表現得都很好,那么誰能通過剛才我們解決的這個問題,說一說我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
學生發言,共同總結出: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尋找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信息數據,缺少什么信息數據,就把它當作為先要解決的問題,并解決這個問題,獲得需要的信息數據,才能解決所提出的實際問題。
三、鞏固練習。
數學活動:學生說要買商品,提供條件。要求學生想付多少錢,要先求什么。
條件:(1) 3元可以買10本練習本。
(2) 5只小熊貓15元。
(3)10元可以買1個小娃娃。
(4)18元可以買3個籃球。
(5)買10支鉛筆只需5元。
(6)12元可以買4個鉛筆盒。買7個地球儀要付56元。 28元可以買, 兩副羽毛球拍。
(7)買6個鬧鐘需要36元。
四、總結
1、請學生回憶: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知道了怎樣去解決問題,學會了要解決一個問題,必須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如果缺少了什么數據信息,就把它作為先解決的問題,最后解決提出的實際問題。
五、完成《課堂作業本》
除法應用題練習
學習內容:二年級下冊第32頁34頁練習七的第4—10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理解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問題的特點,能正確解決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鞏固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解答乘除法的應用題。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知生活與數學的緊密關系,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學習重難點:比較熟練地解答乘除法的應用題。
預習作業:第33頁練習七的第7題。
一、預習反饋
出示第33頁練習七的第7題,復習口訣求商及計算的方法
二、指導練習
導語:“六一”兒童節快到,我們要把校園打扮一下。你們愿意幫助老師一起做嗎?
1、第33頁練習七的第2題
1)2張紙可以做8朵花。做16朵花,需要幾張紙呢? 8÷2=4 (朵) 4×5=20(朵)
2)做16朵花,需要幾張紙呢?
8÷2=4 (朵)16÷4=4(張) 16÷8=2 (朵) 2×2=4(張)
2、第32頁練習七的第3題。(出示)
1)平均分給4人,每人幾個氣球?8×3=24(個) 24÷4=6(個)
2)平均分給6人,每人幾個氣球?8×3=24(個) 24÷4=6(個)
3)每人6個氣球,夠分嗎?
3、出示依據教科書第31頁“做一做”制成的。
請學生看題,提醒學生想一想,要解決“用這些花可以擺多少個圖案”這個問題已經有什么數據(小朋友設計的“每6盆花可以擺一個圖案”和“兩組盆花,每組有9盆花”),還缺少什么信息數據(一共有多少盆花?)。應怎樣解決?可先讓學生自已嘗試解決。學生完成后,請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促使學生弄清楚解決用乘法和除法兩法計算解決問題的步驟。
然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注意引導學生提出用乘法和除法計算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ww
1、完成第32頁練習七的第5題
看圖理解題意,獨立完成,全班講評。
2、比一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好。(完成第32頁練習七的第7題)
3、完成第32頁練習七的第8題。
看圖口頭編題,在說以說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用什么方法計算?問什么?
4、完成第32頁練習七的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疑
5、完成第32頁練習七的第10題
看圖口頭編題,在說以說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小猴的只數是小兔的3倍。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四、完成《課堂作業本》
7整理和復習
學習內容:二年級下冊P35《整理和復習》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進一步體會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悉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經歷除法的含義、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除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整理過程,體驗歸納整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關系,受到愛學習、愛勞動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學習重、難點:對2-6的口訣進行整理。
預習作業:
整理和復習2-6乘法口訣求商,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示出?梢员砀、畫圖等各種形式。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今天小鹿和同學們一起整理和復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它很想知道哪些小朋友學得好。請同學們把你們的預習情況反饋一下。
二、創設情境,整理口訣:
1、小鹿是個愛學習的小動物,它很想知道2-6的乘法口訣有多少句,你們知道嗎?請你們同桌合作,一個背另一個數,然后交換背。(2-6的乘法口訣有20句)
2、小鹿說:“乘法口訣有什么本領呢?”你們能告訴它嗎?同桌先討論一下,再匯報。(乘法口訣不但能計算乘法求積,還可以計算除法求商呢!)
3、請你根據口訣寫出兩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
三六十八 四五二十 三四十二
。ā 。 。ā 。 。ā 。
( 。 。ā 。 。ā 。
。ā 。 。ā 。 。ā 。
( 。 。ā 。 。ā 。
有的口訣寫出兩個算式,你知道有哪些口訣嗎?(指名回答,師板書)
4、小結:原口訣的本領可真大,記住它不僅能計算乘法,還能計算除法呢。
三、用口訣,綜合訓練:
1、獨立完成P35第1題,看圖寫算式。
2、指名說出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乘除法算式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交流,然后匯報)
4、玩氣球游戲。
①(出示P35第2題)小鹿和公雞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游戲規則:每次兩位同學參與,一位當公雞,一位當小鹿,小鹿問公雞算得數并快速說出口訣。)
四、實踐拓展
1、出示P35第3題主題圖:
2、引導有序觀察。
3、匯報你的發現。
4、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口述數學問題,集體解答。
一、全課總結。
六、完成《課堂作業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44444.html
相關閱讀:買電器教學設計
線段
《乘、除兩步計算應用題練習課》教學設計
進位加
淘氣的作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