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運白菜——三位數連減混合運算教學案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數學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運白菜——三位數連減混合運算案例
背景:
在一年級下冊“乘船”一課,學過百以內數的連減計算。當時學生體驗到從一個數依次減去兩個減數所得的差與從這個數減去那兩個減數之和所得的差是一致的。可是當時還沒學過小括號,所以還不能用一個綜合算式表示從一個數減去兩個數之和的運算。教材注意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用連減計算的實際問題。
本課節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連減混合運算的方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以及連減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及數量關系。教學難點是敘述兩種解法的解題思路。
我的設想:
教學論專家楊啟亮教授說過:“教材不是供傳授的經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記憶的知識倉庫,而是供教學使用的材料。面對新課程標準,教師和學生不是“材料員”而是“建筑師”,他們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學智慧創生的主體。”這段精辟的論述,指明了教學中師生對教材開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F行實驗教材盡管在編寫上有了很大的改進,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以及教育理論的不斷豐富和發展,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實驗教材仍可能存在有待完善之處。
比如“連減問題”在生活中有很多題材,教材采用“運白菜”這一題材創設情境,我認為是合適的。學生在一年級下期學過“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及其應用”,本冊剛學過“三位數的加減運算及其應用”,這些都是學習“三位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我們應當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或舊知識的延伸點,突破常見的“購物情境”,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采取遷移訓練,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但我認為,本課節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探索連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我認為對三位數的加減法的計算能力,可以訓練但不是重點,教材在“運白菜”這一情境中出現的三位數過繁(第一車運走256棵,第一車運走288棵),我認為不利于學生對兩種解法的探究,以及不利于對今后減法運算性質的學習認知,達不到對學生簡算技能的培養。因此,本課在設計時,對“運白菜”這一情境中出現的三位數進行了改動:第一車運走255棵,第一車運走245棵。這樣做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好處:
(1)同樣是三位數的連減,但學生在計算的時間上、難度上會大大降低。教師和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多地移到探索連減混合運算的方法上。
(2)可以讓學生對兩種解法的解題思路的不同、必要性、最優解法產生更好的認識,滲透簡算意識,提高計算技能。
(3)讓學生對習題的解決有了知識的依托,這樣做有利于因材施教、鍛煉和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比如:①436-179-21=436-(179+21)=436-200=236②368-(168+127)= 368-168-127=200-127=73
通過教師對學生生活及興趣的理解,以學生已有經驗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組織學習材料,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到處是數學,數學就在生活中。
我的思考:
通過和本校二年級教師和學生的訪談,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1、創設良好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
2、學生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數學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悟到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使他們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
3、站在學生角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一種寬松、平等的學習氣氛。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就會給他們帶成就感,漸漸地對數學產生興趣,主動地去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
總之,教師要精心的組織、要有效的引導、真誠的合作,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根據以上分析,我確立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探索連減的具體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運用連減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結合“運白菜”的情境,發展提出問題,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簡算、估算意識,提高計算技能。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活動:
《運白菜》教學活動設計
活 動 內 容活動的組織
與 實 施設計意圖時間
分配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旅游嗎?今天王老師將給你們介紹一個好地方!那就是坐落在我們的家鄉,秦皇島海關的“萬里長城”。下面先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壯美的景色吧!演示(萬里長城風光)
師:萬里長城雄偉壯觀,他不但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舉世聞名。所以每年都會迎許多中外游客。比如,在今年的“五一”黃金周期間,每天的游客的數量都接近2萬人。
師:這么多游客又要玩好、又要吃好,所以景區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接待游客。(所以景區準備了許多綠色食品接待游客。)
師:請看,今天賓館的工作人員在運什么呢?演示(運白菜的情境圖)下面讓我們一起研究一下“運白菜”過程中的數學問題。
師:注意觀察“運白菜”過程。師生交流利用秦皇島旅游的豐富資,通過多媒體呈現雄偉壯觀、美麗多姿的黃果樹瀑布風光,讓學生產生一種民族自豪感。使學生一開始就以最佳的心理狀態主動地進入到對新知識的探求中去,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體驗。3


二、主動探索,體會知識形成的過程。
1、提出問題。師:小朋友,誰能告訴大家, 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想提什么數學問題?
2、解決問題。師:要求還剩多少棵白菜,能一步解答嗎?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能獨立列式并解答出嗎?
師生交流歸納并板書:
(1)850-256-288
(2)850-288-256
(3)850-(256+288)
(4)850-256=594(棵)
(5)256+288=544(棵)
594-288=306(棵) 850-544=306(棵)
(6)850-288=562(棵)
562-256=306(棵)
3、明細解法。演示
(1)借助線段圖幫助學生進一步理清“連減問題”的兩種典型思路。讓學生明確①、②、④、⑥的解題思路是一樣的,是同一種方法;③、⑤的解題思路是一樣的,是同一種方法。
(2)比較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第一種方法:先求第一車運走后剩下多少棵,再求第二車運走后剩下多少棵?第二種方法是:先求兩車一共運走多少棵,再求還剩多少棵?
讓學生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棵白菜,但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運算順序上也不同。引導學生描述從圖中收集到的數學信息和提出數學問題。
(1)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先估計得數的大致范圍,再嘗試算出得數。
(2)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各種算法。
(3)全班交流,用投影展示,讓學生指著講說說每個算式的意思。
(4)小結:對于方法合理、計算正確的同學予以表揚。啟發學生用心觀察,既能感受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又能養成愛提數學問題的習慣。
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通過有效引導、獨立探索、交流建模等互動活動,讓每位學生都較快的理解“連減問題”的兩種典型思路。
通過對比兩種解答方法,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15


三、實踐應用,內化提高。
師:剛才我們通過解決“運白菜”的問題,學會了“三位數的連減”,
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也想湊湊熱鬧,帶了兩道數學題,小朋友你會做嗎?
1、出示:試一試。
(1)436-179-36 (2) 368-(168+127)
師:學會了知識,讓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2、有一位外國游客到了萬里長城景區。
(1)他帶了1000元錢的人民幣,吃飯用了205元,住宿用了495元。請問:這位游客還剩多少元?
(2)這位外國游客非常喜歡海關這個美麗的地方,于是他決定買一些旅游紀念品帶回去。他準備拿出200元買紀念品。他看到了哪些紀念品呢?(出示:蠟染畫52元;民族娃娃?25元;地戲面具75元;波波糖18元)①這位游客買了一幅蠟染畫和一對民族娃娃后還剩多少元?②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會解答嗎?(1)讓學生獨立試做兩道連減題目,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全班交流。
(2)先在小組內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然后試著解答,最后集體訂正交流。(1)滲透簡算和估算意識,提高計算能力。
(2)借此擴大學生視野,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不僅能解決自己身邊的問題,還能解決我們生活周圍的許許多多的實際問題,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探究能力和意識。
這一層次練習的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情趣,練習形式多樣,層次分明,步步深入,把全課教學推向一個新的高潮。5

10


四、自主小結。
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有哪些收獲?
師:生活中有很多連減的數學問題,就像今天研究的運白菜一樣,同學們要善于發現這些數學問題,并且要學會選擇合理的算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談感想,談收獲,學生間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2


課后反思
在課的情境設計上,運白菜——外國游客買禮物。前一個為后一個做鋪墊,還比較自然。實用化的數學。
在運白菜中更改了課本的數據,使數據更有特點,計算變得不那么復雜,讓不同的學生的思維更清楚的體現出。
對于“估算”,學生把數字看作整十整百數進行估算,能進行估算。估算的方法也不盡相同,重在學生能力的表現。
“算法多樣化”這是學生計算方法多樣化的思維,學生能出現什么的想法,就展示什么的想法,不要強加給學生。
“關注學生方面”,學生表現的有點拘謹,我盡量的給學生機會,讓學生有表現自我的時間。用不同的評價方式,給自己們鼓勵,讓他們喜歡數學。
有關數字的更換的問題,課本上的數字是比較接近整十整百數,另外兩車的數據差的太大,也不是很合實際。
對于多媒體展示運白菜的信息,就是這樣展示的,運用動畫反映學生的思維。
對于這個內容,認為看似簡單,其實知識點很多。因為上一節課的有關算理的問題是突破點,這節課重在估算和精算方面。估算是在每節課的教學中不斷的滲透的。重在三位數的連減計算,在黑板上板演是必要的。
有關數據的問題,試教的過程中用過可以湊整的數據。教材不用購物的情境,改為購物,是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對于學生學習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51214.html

相關閱讀:《乘、除兩步計算應用題練習課》教學設計
線段
買電器教學設計
淘氣的作息時間
進位加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