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說明:
在本次中,我盡量挖掘教材的“潛力”,尊重對、創造性活動的需要,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引導幼兒感知和表達“強弱”這一音樂,要素,使學得輕松、有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活動一
目的:
1、 感知聲音的強弱變化。
2、 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學唱歌曲。
準備:
小鼓、米粒、紙制小動物、歌曲錄音帶。
過程:
一、引起。
1、 用小鼓敲擊一段節奏,請幼兒想像小鼓在說什么。
2、 教師分別用不同力度敲擊小鼓,引導幼兒聽辨鼓聲強弱,說說小鼓是怎樣唱歌的。
二、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并學唱。
1、 今天,小鼓要和米粒做游戲呢!請你們仔細聽、認真看。
2、 教師將米粒放在鼓面上,用不同力度擊鼓,引導幼兒觀察米粒動態,即“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
3、 幼兒根據鼓聲強弱,邊念以上歌詞,邊模仿米粒做跳的動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71089.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音樂:一千零一個噴嚏
波爾卡二(音樂)
中班音樂游戲《身體小鼓》
熊和小孩??韻律活動
捉老鼠(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