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節奏樂中,我發現幾個問題,一:節奏譜與勞動號子的節奏不匹配,二、勞動號子喊在用身體表現節奏前要恰當,三、讓幼兒來區分喊出有力的嗬嘿時跺腳。四、用打擊樂前,讓幼兒再來傾聽曲子里有些樂器,或者在第一環節傾聽曲子時,就讓幼兒來聽聽你聽到些什么聲音。
一、活動背景
“撓癢癢”是《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小班“落葉飄飄”主題中的一個歌唱活動,其旋律優美、內容簡單,很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學唱和游戲。我們都知道撓癢癢是一種生活現象,許多幼兒也都有和父母長輩玩過撓癢癢的切身體驗,那種又怕又喜歡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撓癢癢”則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把落葉飄飄的自然現象想象成是毛毛蟲給大樹撓癢癢的結果,活動內容富有情趣,為幼兒所熟悉和喜愛。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的生活體驗和歌曲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創設輕松愉悅地教學環境和心理環境,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和游戲情節,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撓癢癢的快樂情緒。
2.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嘗試情景表演。
(二)活動準備:
配班老師彈琴,毛毛蟲胸飾一個,歌曲課件,歌曲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體驗撓癢癢的快樂
(1)(大樹畫面)師:這是誰呀?大樹爺爺年紀大了,整天一個人站在那里很孤單:“哎!我一點都不開心,誰來陪我玩呀?!”“大樹爺爺,我來陪你玩……!”咦!是誰來了呢?(一條毛毛蟲)它們在一起會玩什么游戲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2)欣賞故事課件
欣賞后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身上干什么呀?(給大樹爺爺撓癢癢)
大樹爺爺癢不癢?你怎么知道的?學一學大樹爺爺大聲地笑起來?
(3)我也想玩撓癢癢的游戲,你們會撓癢癢嗎?撓哪些地方會癢癢?(師幼之間,幼幼之間互相撓癢癢)
(評析:以故事導入,生動形象。由毛毛蟲撓癢癢,給大樹爺爺帶來快樂,喚起幼兒情感共鳴,引申到我們也來撓癢癢。通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互相撓癢癢,在一種輕松愉悅地氛圍中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
2.學唱歌曲,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1)師:撓癢癢真開心,這里還有一首撓癢癢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課件歌曲一次)
(2)提問:歌曲好聽嗎?(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相應要求:跟著音樂拍拍手,點點頭,再次欣賞歌曲)
(評析: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給幼兒帶來了視聽的雙重體驗,配上拍拍手,點點頭等身體動作,幼兒對歌曲的內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12月的時候,我們終于迎來了2010年的第一場雪。我們小三班的小朋友可高興了!興奮得不顧寒冷要去追雪花。在冬天來了的主題中,由于小朋友們親眼看到雪花飄落的過程,而且孩子們對小雪花的感興趣程度,讓我覺得這堂教學活動會深受孩子喜歡。
活動中,因為怕幼兒對整個歌詞對話不理解,所以我引用了冬爺爺這一角色,以冬爺爺和小雪花對唱的形式來讓幼兒學唱。小雪花回答的這句不熟悉,就讓讓幼兒復唱這句。接著用輕柔緩慢的琴聲和歌唱帶領幼兒一起哼唱歌曲;多形式演唱,幫助幼兒熟悉歌曲,并能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演唱。在學唱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詞美,從而產生愉悅的、美好的情感。并鼓勵孩子隨著音樂用動作自由大膽地表現《小雪花》輕柔飄落的情景,通過肢體動作表現、感受小雪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最后幼兒隨著《小雪花》音樂,做雪花飛舞的動作出活動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775776.html
相關閱讀:熊和小孩??韻律活動
波爾卡二(音樂)
中班音樂游戲《身體小鼓》
捉老鼠(音樂)
幼兒園音樂:一千零一個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