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寄信》活動反思(美術)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幼兒園音樂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活動目標:1.能用繪畫的形式把自己喜歡的事畫下來。

2.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美術書、繪畫工具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你寫過信嗎?看見過別人寫信嗎?

2.我們還不會寫字,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寫信呢?

3. 你最想給誰寫信?為什么?

二、教師示范,幼兒欣賞。

1.先來看老師給你們示范一下。

2.現在請你們來用畫信的方法來寫信,把你自己喜歡的事情畫下來。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欣賞作品,談談自己繪畫的內容。

隨筆之:活動反思

《寄信》活動反思

科教新城幼教中心南郊幼兒園 王蕾

信件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是比較陌生的。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通訊工具的逐漸發達,人們已經習慣用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產品代替傳統的信件模式。“寫信”對于成人來說,也是很少接觸的,更何況對幼兒來說。因此,在本次活動前,我我仔細的考慮了應該怎么樣把“寫信”的概念傳遞給幼兒。

我首先引導幼兒用語言來表達了自己想對別人說的話。我告訴幼兒,寫信就是把自己心中最想說的話用文字的形式告訴他人。孩子們馬上說:“我們不會寫字!”我說:“那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嗎?”他們嗎,馬上反應過來,可以“畫信”啊!于是我引導幼兒用畫信的方式記錄自己的語言。由于幼兒對畫信的方式還是有點一知半解,因此,我先給他們做了個示范,畫了封信。他們很興奮地說:“我們也想來試試!”于是,我自然的引出了幼兒自主繪畫的環節。

本次活動中,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我的教學,都愿意來說說自己想畫的信得內容。他們的繪畫效果也不錯 ,非常有想象力。

在活動的最后,雖然先畫好的幼兒在等待的時候有點鬧,但是經過我的制止后,都愿意安靜的等待沒有畫好的幼兒。在所有幼兒都完成自己的“畫信”任務后,我們進行了欣賞幼兒作品的環節。孩子們都能大膽主動的介紹自己畫的內容。雖然呈現的畫面與他們畫之前所說的內容有點不同,但是都很漂亮。他們有的畫了邀請好朋友去動物園的信;有的畫了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的信;有的畫了想給爺爺奶奶捶背的信,畫面內容生動有趣。

本次的美術活動有點超時。下次要特別注意美術活動的時間控制。
活動目標:1.嘗試用不同的線條和色彩,創造性的表現《西游記》人物的面部特征,加深對西游記人物的認識和情感。

2.學習制作面具。

活動準備:

1、油畫棒 剪刀 各種色彩的硬卡紙 松緊帶 訂書機;

2、有關《西游記》人物形象的多媒體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喜歡西游記的故事嗎? 看!(播放)課件

提問: 小朋友,故事中都有誰? 他們師徒四人去干什么?我們現在就來一一認識一下他們!
二.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人物的形象特征

師:看 這是誰? 幼:孫悟空

師:孫悟空長得什么樣?誰來說一下!

幼:桃形臉 圓眼睛 周圍長著猴毛

小結:孫悟空長得桃形的臉,臉的周圍長滿了毛,圓圓的眼睛。

同樣方法引導幼兒觀察豬八戒、沙僧、師傅的外形特征并進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三.引導幼兒看步驟圖,學習制作面具

師:小朋友快看!那是什么地方?

幼:西游記小劇場

師:小朋友想不想到西游記小劇場去表演?

幼:想!

師:那去之前我們要準備制作一些他們的?(動作提示)

幼:面具!

師:怎么做呢?看!(出示步驟圖)第一步怎么做?誰來說一下!

幼:畫頭像

師:非常棒!在紙上畫出孫悟空的頭像,孫悟空臉型是什么樣的?

幼:桃形

師:那我們先畫孫悟空桃形的臉,然后在臉周圍畫上他的猴毛,頭上還帶著緊箍咒,最后添畫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教師示范繪畫)

師:第二步怎么做?誰來說一下!

幼:涂上顏色

師:很簡單!涂上小朋友喜歡的漂亮的顏色

師:第三步呢?誰來說一下?

幼:剪下頭像 挖出眼睛

師:怎樣挖出眼睛呢?

幼:把剪刀伸進去剪

師:很好。(老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挖眼睛的方法,從而解決制作難點:先把剪刀在眼睛中間鉆一個孔,然后沿著眼睛的輪廓剪下來)
一、 活動簡況: 《我最喜歡的動畫》活動結束了,全班37位小朋友就用30分鐘時間,人人完成了一幅有情節的作品。其中有19名小朋友用自帶的水彩筆作畫,他們畫“小紅帽走在長滿花草的小路上”, “黑貓警長在大樹下手拿著槍在打老鼠”, “喜洋洋與灰太狼在交流……”;有6名小朋友用蠟筆作畫,他們畫“藍色的機警貓”“漂亮的KT貓……”;還有12名小朋友用橡皮泥塑造,泥工板上 《小蝌蚪找媽媽》、《白雪公主》栩栩如生。在評價交流時,孩子們滔滔不絕講述自己作品的情節,完全沉靜在主動、快樂的情景中。活動結束后,孩子們的余熱還是未盡,我們把作品展示在畫展區,他們三五成對在欣賞、講述。

二、活動準備

這次活動結果,是我預料之外,細細想想,其實,在這成功活動的背后,蘊含了許多的課前準備。

?一?老師的課前準備

這節課是我第一次遇見的教材,我仔細分析了活動目標:“結合已有經驗展開想象,選擇不同的方式表現動畫形象,體驗創想的快樂”。自問:“如何在短短的30分鐘內實現這一目標”。我決定采用“充分的課前準備”之策略來應對。

1.利用午餐后等日常生活與幼兒交流談話,了解班中幼兒最喜歡的動畫分別是什么,然后,把有代表性的動畫角色做成PPT課件。

2.通過家校路路通平臺,取得家長的支持,讓有水彩筆的幼兒,將水彩筆帶到園。

3.合理安排時間。此活動安排在周四進行,可讓幼兒利用游戲等日常生活積累經驗;一節課的時間也恰當分配:活動開始討論用7分鐘,評價交流用6分鐘,作畫時間用17分鐘。

?二?幼兒的課前準備

1.經驗準備。

?1?時間上有計劃安排,利用上一周的日常生活與幼兒交流喜歡的動畫后,大家都能分享講述其故事情節,這為繪畫提供了前提;

?2?利用自主性游戲,讓幼兒各自嘗試繪畫,每次游戲結事時進行評價,幼兒明確什么才是我們所要表現的,如:局布、情節的表現,顏色的搭配;再如;邊框怎樣裝飾等等。

2.物質準備。活動前一天,利用日常生活,統計并規定了水彩筆、蠟筆、橡皮泥及板所放的小組,并將分散在各組的6名蠟筆繪畫者的蠟筆集中在一起,確定臨時負責人發放。各自的水彩筆放在各自的貯藏框中便于取放。當天吃完點心后,就將繪畫用品放置到位,做到不為準備浪費一分鐘。

三、我的感悟

本次活動的背后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課堂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切合幼兒實際?蓺w納為以下二點:

?一?做好課前準備,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課前準備應特別強調時效性。材料早搜集,過程早設計,課件早制作,做好所有準備,那么課堂的時間就能毫無保留的用于教學任務的實施。教學中,將更為流暢、簡潔、緊湊,對教學時間的調控安排將更加科學合理,不再無謂地浪費時間。做好課前準備能使我們每節課都從容淡定,對每節課都謹慎專注,牢牢確立課堂教學的效益觀。長期堅持,水滴石穿,就會幫助我們自己成長,更快地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二?做好課前準備,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準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只有精心地做好課前準備,教師在上課時才能胸有成竹地面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孩子在上課時能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做,能全身心投入,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孩子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人,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長期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孩子自然對學習越來越有興趣,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除了上述之外,課前準備工作在整個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著它的“導向”作用,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853828.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音樂:一千零一個噴嚏
波爾卡二(音樂)
中班音樂游戲《身體小鼓》
捉老鼠(音樂)
熊和小孩??韻律活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