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典先生(1924~2019)系廣西師范大學教授。廣西蒙山人。1950年7月北京大學政治系畢業。同年8月受聘為廣西大學史地系助教,并考取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師從鄭天挺教授研究中國近代史。
1953年8月轉入廣西師范學院(今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曾任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副主任、主任,廣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所長。發表論文100余篇,代表著作有《太平軍在永安》《太平天國人物》《太平天國開國史》《廣西客家》等。主編、選編和合著《廣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太平天國史叢書》《廣西通史》《羅爾綱文選》等書。先后榮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廣西精神文明建設"桂花工程"榮譽獎各1項,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曾任廣西社科聯副主席、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會主席團主席、廣西史學會會長、廣西儒學研究會名譽主席、廣西文史館名譽館員等職。1989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2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同年經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①鐘文典先生60多年的史學研究,成果最為豐碩的是對太平天國史的研究,其次是對近代廣西社會歷史的研究。歷史人物研究是他史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成果顯著、特點突出。本文擬就他的歷史人物研究的成就和特點,提出一己之見,并請教于方家。
一、鐘文典先生歷史人物研究的成就
鐘文典先生歷史人物研究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他的歷史人物研究理論、歷史人物研究專著、歷史人物研究論文等三個方面。
第一,歷史人物研究理論。鐘先生的歷史人物研究理論是他從事歷史人物研究和評價的基礎,也是他多年從事史學研究的一大成果。他在《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發表題為"歷史人物研究與氣節問題"的論文,總結他40年來從事歷史人物研究的經驗,提出對歷史人物研究與評價的指導思想、評價標準和研究方法。
鐘先生認為,我們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是為了解決在教學和科研中經常遇到的重要問題。研究人物的目的,在于弄清與歷史人物有關的社會歷史真相,考察他們在歷史活動中的是非功過,總結經驗教訓,以資鑒后人,發揮歷史教育的社會作用。鐘先生認為,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才能正確地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通過實地調查和文獻資料相結合占有翔實的史料,以科學的方法進行歷史 人物研究,研究 成 果 才 能 健 康 長壽。
鐘先生認為,要通過全面考察,實事求是地看歷史人物的行為,是否有利于國家、民族和人民,是否有利于社會的進步。這是他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他還認為,在近代中國,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才是社會進步的最大障礙。凡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歷史人物,都應該值得我們肯定的。③同時,他指出: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要講究氣節。但,不應唯氣節論。如果只抓住歷史人物的某一點有失氣節,而不問他曾經為國家、民族和人民做過多少好事,就不加分析地全予否定。這樣做,極易把復雜的歷史問題簡單化,既無法說清歷史,也難免厚誣古人。
恩格斯說:"判斷一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聲明,而是看他的行為,不是看他自稱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實際是怎樣的一個人。"
⑤鐘先生堅持了這一原則,并認為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首先看他的社會實踐。判斷一個歷史人物是否已經成為革命者,聽其言還必須觀其行。要以人物的社會實踐為依據,要通觀其一生一世,探求歷史的真實,免于把歷史現象誤作歷史的本質。他認為,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要弄清他何以有這些表現和功過,何以會成為這樣或那樣的人物。他善于從歷史人物一生經歷來考察他們的思想變化,善于從思想根源來分析人物的實踐活動。這就是鐘先生歷史人物研究的方法論。
第二,歷史人物研究專著!短教靽宋铩(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一書的出版,是鐘先生對太平天國史研究的一大貢獻,也是他關于歷史人物研究的最大成果。該書以30萬字重點研究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領導人洪秀全、馮云山、楊秀清、肖朝貴、韋昌輝、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等8人;其他重要人物有胡以晃、蒙得恩、莫仕睽、羅大綱、洪宣嬌、蘇三娘等6人。其中,洪宣嬌、蘇三娘為女性人物。通過對這12位人物的研究,讓人們對太平天國運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特別是對于運動中的一些復雜問題更加明朗化。該書一面世,太平天國史研究上最有權威的專家羅爾綱先生,一見到該書,一口氣把它讀完,他贊不絕口,連聲說:"好書!好書!"是"難得到的好書。"接著又說;"考證詳確,記敘生動,論證精嚴,為當今史學著作別開生面。"爾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廣西日報》《新書報》等10余家報刊,相繼發表評論,稱贊它是太平天國史"寫得最好的一部,不但寫作體裁別具一格,資料詳實,而且解決了一些人物史實的疑問",是一本難得的好書。⑥1987年,該書榮獲第二次廣西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鐘先生所編著的其他著作,如《廣西通史》(第二卷)(廣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廣西客家》《廣西近代圩鎮研究》《二十世紀30年代的廣西》《廣西會黨研究》《近代廣西社會研究》《桂林通史》等,也涉及到眾多廣西近代人物的研究與評價。
第三,歷史人物研究論文。鐘先生發表了很多研究與評價歷史人物的論文。如《楊秀清'尊孔投降'說商榷》(載《廣西師范學院學報》1978年第4期)、《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籍貫考》(載《文物》1979年第7期)、《試說洪宣嬌》(載《廣西師范學院學報》1980年第1期)、《論李秀成》(載《學術論壇》1980年第1期)、《陳玉成籍貫再探討》(載《學術論壇》1982年第5期)、《談李秀成的'洋務'觀》(載《蘇州大學學報》1983年第2期)、《洪秀全與皇上帝?孔夫子》(載《社會科學家》1991年第5期)、《愛國?務實?奉獻???談雷沛鴻的教育思想和實踐》(載《桂海論叢》1995年第1期)、《身在民國,心戀亡清???從陸榮廷看民初政治》(載《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馬君武祖籍家世考》(載《廣西文史》1996年第1期)、《利在人民,功垂青史???紀念陳宏謀誕辰300周年》(載朱方?主編:《紀念陳宏謀誕辰300周年研究論文集》,廣西師范大學,1998年)、《革命偉人孫中山???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載《廣西文史》2001年第3期)、《民主革命家馬君武》(載《社會科學家》2001年第6期)、《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談羅爾綱先生的做人和治學》(《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期)、《陸榮廷生平'三問'》(載《廣西文史》2007年第4期)、《勿忘提督軍門蘇元春》(載《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9年第1期)等等。
二、鐘文典先生歷史人物研究的特點
(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來指導歷史人物研究
在《太平天國人物》一書中,他共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經典著作理論14次,說明他對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的重視。鐘先生認為:馬克思主義者評人論史,以其是否對社會歷史起促進作用,是否造福于國家和人民為依據。
因此,他對陳宏謀研究的結語為:陳宏謀生于清康熙中期,成長于雍正年間,而為乾隆朝的重臣,他以數十年艱辛的社會實踐,卓越的政績,為"康乾盛世"的發展繁榮,做了杰出的貢獻,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國家的富強,各民族的團結和生活的改善,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真可說是利在人民,功垂青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17536.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