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兼談高考歷史材料題的解讀訓練  

        下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試驗修訂本《中國近代現代史》下冊第八章第一節課后閱讀思考材料

        從今以后,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外敵入侵,現代化建設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黨的政治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并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的;……現代化建設,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會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

                                                                                                                           《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

                                                                                                                                                       《人民日報》社論 1978年12月25日

        仔細閱讀材料,歸納出材料的主要要點是:指出了黨的中心工作;提出了改革的主要環節;對改革進行了簡要評價。

        在此基礎上,聯系所學知識進行思維拓展:

關于黨的中心工作。

        現代化建設是新時期黨的中心工作,這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一個重要決議。在黨的中心是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問題上,我黨走了一些彎路。

        1949年,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鑒于中國的民主革命即將取得勝利,會議規定了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為一切工作的中心。新中國建立后,經過六年的努力,實現了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黨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地農業國變為先進地工業國。但僅僅在一年以后,從反右擴大化開始,黨地指導思想開始發生變化,黨的中心任務開始向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文化大革命達到頂峰。文革結束后,黨正確的總結了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通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解放了思想,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在此基礎上,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提出了黨的中心工作是現代化建設,從此,我國的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

關于改革的主要環節。

        材料指出,要實現現代化,就必須改變同生產力不相適應的對上層建筑、生產關系、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維方式。

        上層建筑方面,通過政治體制的改革,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逐步建立起適應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政治體系。

        生產關系方面: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額前提下,改革所有制和產品分配形式。在農村,廢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舊體制,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在城市,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分配方面,打破“大鍋飯”,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的多種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

        管理方式上:把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改變為以間接管理為主,宏觀調控的管路體制。通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活動方式和思維觀念方面: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沖破教條主義和個人迷信的束縛。真正實現人的解放。

        最后,材料對“改革”進行了簡要評價——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
鄧小平曾對這一問題曾作過一系列重要論述能:“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斑^去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完全”!案锩且汶A級斗爭,但革命不只是搞階級斗爭。生產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從歷史的發展來講是最重要的革命”。

        現代化建設要求大幅度提高社會生產力,就必然要改變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各種舊習慣和舊方式,,必然要觸及到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等諸多方面,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

        2007年高考文科綜合考試大綱中要求的考核目標第一條第二、三層次要求是:“提煉信息的有效內容和價值,并對其進行分析與整合!保敖M織和運用相關學科的信息,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解讀。”對材料的解讀是歷史高考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長期通過以上方法訓練材料題的解讀能力,將獲得很大的成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82854.html

相關閱讀: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