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后,我國徹底結束了過去那種四分五裂的局面,實現了各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高度統一。黨和國家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使我國出現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和諧景象。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后,為早日完成統一大業,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并成功地解決了香港和澳門問題。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指引下,臺灣問題必將最終得到解決。
1.縱橫聯系法。我們知道歷史事物和歷史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聯系的。在把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運用縱橫聯系的觀點,從整體上把握本單元知識點,如第11課“民族團結”,課文涉及到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的相關知識?山Y合政治課中所學習的有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知識,還可以根據地理來理解各民族經濟發展的情況,這樣更有助于我們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
2.識圖記憶法:我們還可以通過聯系圖片來加強記憶。如通過“團結頌”圖片,了解中國各族人民奮發圖強奔向新世紀的精神風貌。以進一步理解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政策,所起到的重要影響。
3.歌曲記憶法:通過歌曲“愛我中華”“七子之歌”等,來把握歷史知識,以加深對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的理解。也可從歌曲的詞曲內容中獲取豐富的歷史信息。
4.表格比較法:學習“海峽兩岸關系”可以運用表格法和比較法將相關知識,進行歸納學習。我們可以通過列表的方法加以對比歸納,從指導思想和兩岸關系的發展進行詳細比較,也可以抓重點內容列表記憶,如下表。
在學習歷史知識中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分析記憶,不但可以減少記憶量,而且還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培養我們的概括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53077.html
相關閱讀: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