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學習“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是歷史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學習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時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宏觀把握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內容

  在學習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時候,應該首先從宏觀上把握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初步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培養從宏觀的角度認識歷史現象的能力。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內容,主要劃分為三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與發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創制與演變、選官制度的變化和發展。

  二、掌握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礎知識

  在初中階段,關于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礎知識──每一個封建王朝制定的一些制度和這些制度的影響。在學習這些制度的時候,可把它們歸入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三塊內容,以便更容易掌握知識。比如,秦朝實行的三公九卿制,就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元朝的行省制度,可劃為地方行政制度的內容;科舉制,可歸入選官制度。

  另外,在學習的時候,還應該掌握每一個封建王朝為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實行的措施,每一個朝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及每一個封建王朝的重要選官制度。比如,學習秦朝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要從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幾個方面來學習,政治上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經濟上的統一貨幣、度量衡和車軌;軍事上的北擊匈奴,修筑萬里長城,南服越族,設立南海三郡;思想文化上,統一文字,焚書坑儒。關于地方的行政制度,戰國開始的郡縣制,在秦朝時期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漢初的郡國并行制,設立的西域都護,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三司”,清朝時在地方上設18省,五個將軍轄區,兩個辦事大臣轄區,設立臺灣府和駐藏大臣。封建社會的選官制度,要求我們重點掌握科舉制。

  這些知識比較繁雜,學習的時候,可以自制一個知識結構表。

  掌握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發展脈絡以及一些政治制度的關系。

  在學習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時候,要注意理清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發展脈絡,也就是每一個封建王朝實行的不同政治制度,關于這一點,前面的第二點實際上已經說過,不再重復。

  其次,中國封建社會每一個朝代的政治制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有一定的關系,有的是繼承,有的是創新。比如,歷代的封建王朝都沿用夏朝開始的世襲制,歷代的封建王朝都沿襲秦朝開始的皇帝制,漢承秦制,西漢初年沿襲秦的政治制度。這是繼承,更多的是發展,各朝代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創新。比如,科舉制是隋朝創立的,它是在九品中正制不適應封建王朝的人才任用時實行的新的選官制度,科舉制擴大了官吏的來源,也把讀書、考試、做官聯系起來,提高了官吏的整體素質,較之以往的選官制度是創新。

  還有一些政治制度隨著時代發展被淘汰,比如在秦朝設立的丞相制導致了君權和相權之爭,漢武帝時期曾經頻繁的換相,以此削弱相權,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則是設立多個丞相,且降低職位,以削弱相權,加強君權,到明太祖時期,經過胡惟庸案,干脆廢除了丞相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82136.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知識點:西班牙內戰
從一則材料分析中國的對內改革方針
轉變歷史習題講評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歷史模塊與歷史教學
武昌起義的經過 歷史意義及影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