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文學作品鑒賞 表達技巧(修辭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閱讀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有以下三個層面的內容: 一、 修辭方法 : 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夸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二、 表達方式及表現手法 : ( 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有以下三個層面的內容:
一、修辭方法:
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夸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二、表達方式及表現手法:

(1)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四種表達方式,
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
(
直抒胸臆
)
;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
情景交融)。
☆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

(2)表現手法:
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征聯想等。
三、篇章結構:
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第一節:修辭技巧
1.比喻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析: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里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還可體現出意象的情態特征。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析:“如眉”:以眉喻月,繪出了三月時月亮的形狀并體現出了它的清秀。“鏡”:以鏡喻蘭溪之水,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靜;亦反襯出月光的明潔。
2擬人

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詩用擬人的手法,讓楊柳化身為美人“碧玉”出現,栩栩如生地刻畫出楊柳的婀娜多姿。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
杜甫《春夜喜雨》
詩歌細膩生動地描繪了春夜雨景,并以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夜雨
的神奇,喜悅之情躍然紙上。

3、隱語(諧音)、雙關

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為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隱語、雙關的修辭手法。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析】“晴”與“情”同音,是雙關隱語。這是作者用民歌體寫的戀歌,雙關隱語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在對她唱歌言情,但情傳的含蓄,“倒是無晴勝有情”。

4、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終歲不聞絲竹聲”、

詩中以“絲竹”代音樂


③“門前冷落鞍馬稀”(白居易《琵琶行》)詩中的鞍馬代“客人”
④“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詩中以“杜康”代酒。

再如:“長安”原為漢唐的都城,后世也作為其它國都的代稱。因為漢唐是漢民族強盛的代表,所以后世用作其它朝代的代指,多少寓有昔盛今衰的感慨;
“陽關”“折柳”寄托離別,“鷓鴣”“杜鵑”寓有悲憤;“石壕村”代窮苦百姓,“長生殿”代統治階級……。

5、夸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發,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竟有“三千丈”那么長,可見愁思的深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73189.html

相關閱讀:高考人物傳記復習對策
現代文閱讀常用術語和答題格式表格分析
探討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解題規律
閱讀測試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認識實用類文本的文體特征與主要表現手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