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科學與人文似乎是兩種非常不同的文化,但實際上它們卻有著十分相似的結構。一般說來,無論是科學還是人文,大致都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形而下的,另一個是形而上的。如果說,前者屬于傾向于外部世界的實證的和功利的層面的話,那么,后者則屬于傾向于內心世界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層面。當然,這兩個層面的劃分只是相對的,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貫通的。也正是如此,才使得人和文化保持積極的進取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讓我們領悟到人和文化的活生生的生命以及二者之間的深刻關聯。
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學與人文這兩種文化,須從根本上超越當代流行的各種狹隘的科學觀和文化觀,特別是實證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科學觀,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和現代新儒家的文化觀,還有正在興起的后現代主義的文化觀。的確,科學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證性和功利性,至少其最終成果需要有很強的實證依據,并且最好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于是需要大量的實驗、論證、數學推導和演算等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屬于形而下的技術層面的東西,是人們容易看到的。但是,科學絕對不是可以簡單地依靠實證和功利這兩個“
齒輪”
運作的機器,而是由無數具有極高品位和素養的人(科學家)所參與的極富創造性的活動。這些人帶著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和觀念,懷著什么樣的探索動機,經歷了什么樣的心路歷程和心靈體驗,最終碰到并抓住了什么樣的歷史機遇,在很大程度上是屬于形而上的精神層面的東西,它與人們通常所說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密切相關,是人們不易覺察的。
另一方面,人文作為一種文化,也同樣有形而上和形而下兩個層面。我們不妨以藝術為例。尼采說,藝術是“
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來的形而上活動”
。海德格爾說,一切藝術“
在本質上都是詩”
,而“
詩是真正地讓我們安居的東西”
。這顯然都是從形而上層面來理解藝術。其實,藝術也存在著技術性很強的實證的和功利的層面。在這個形而下層面上,藝術強調的是實驗、技法、技藝和功用等等,這與科學非常相似。要是沒有形而下層面,藝術就不可能成為藝術。
總的說來,無論是科學還是人文,都有形而下和形而上兩個層面,前者是體,后者是魂。如果說,前者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技術層面上的精湛和高超,那么,后者則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精神層面上的深奧和高遠。然而,這兩個層面和兩種價值取向又是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和不可分割的。沒有體的魂只是空洞而抽象的魂,因而不可能有活的生命;反之,沒有魂的體則只是死亡而僵硬的體,同樣沒有生命。正是這種體和魂高度有機的結合,才使得科學與人文成為活生生的生命有機體,充滿著豐富的人性和不竭的創造力,因而充滿著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
(摘編自孟建偉《教育與生命》)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科學與人文形而下的層面是傾向于實證的和功利的層面,形而上的層面是傾向于思想的和精神的層面。
B
.實證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科學觀、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和現代新儒家的文化觀等影響了人們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學與人文。
C
.科學與人文這兩種文化表面非常不同,但在結構上卻十分相似,即都具有形而下和形而上兩個層面。
D
.尼采與海德格爾從形而上層面來理解藝術,沒有關注到藝術形而下的層面,他們對藝術的理解不全面不科學。
8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實證、功利和思想、精神兩個層面高度有機地結合使科學和人文充滿人性、創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B
.科學活動中大量的實驗、論證、數學推導和演算等都屬于形而下的技術層面,是顯性的,容易引起人們重視。
C
.科學和人文都有形而下和形而上兩個層面,這兩個層面的劃分只是相對的,它們更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關系。
D
.科學和人文二者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貫通,能讓我們領悟到它們活生生的生命以及二者之間的深刻關聯。
9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強調科學具有形而上的層面、人文具有形而下的層面,這是對科學與人文中容易被忽視的層面的強化。
B
.因為形而下層面在很大程度上追求技術的精湛和高超,所以形而上層面就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精神的深奧和高遠。
C
.科學需要大量的實驗、論證、數學推導和演算等形而下層面的東西決定了其最終成果需要有很強的實證依據。
D
.只有從根本上超越當代流行的各種狹隘的科學觀和文化觀,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學與人文這兩種文化。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7.C
(模糊信息變為確切信息,原文是“
一般說來,無論是科學還是人文,大致都可以分為兩個層面”
。)
8. C
(A
實證、功利與形而下不等同,思想、精神與形而上不等同。B“
都屬于”
不當,原文是“
很大程度上”
;“
重視”
不合文意。 D
對“
它們”
和“
二者”
理解不當。“
它們”
應改為“
人和文化”
。)
9. A
(B
強加因果。C
因果倒置。D
必要條件變為唯一條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84694.html
相關閱讀:摘編自孫燾《美,價值觀的意義建構》閱讀答案
高二議論文賞析閱讀:《淺議經典文化教育》閱讀答案
“藝術批評”閱讀答案
宋石南《大學的三種精神》閱讀答案
《人類的集體道德記憶》閱讀答案